正常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正常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血压情况,选择80例正常高值血压老年受试者和50例非正常高值血压老年受试者,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分别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检测,描绘出两组受试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曲线,并测定所有受试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正常高值组非杓型血压曲线者明显多于非正常高值组,正常高值组非杓型血压曲线组的MALB、LVMI均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正常高值组非杓型与杓型血压曲线组的MALB、LVMI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高值组老年人非杓型血压曲线者明显多于非正常高值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老年正常高值血压者靶器官损害有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320例颅脑手术后38例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开颅术后感染38例患者中,31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7例患者死亡.结论 开颅术后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脑脊液漏、开放性颅脑损伤、后颅凹手术、脑室外引流为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术中术后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清扫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随访,观察术后1、3、6个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仅出现轻微皮肤感觉异常,并且在感觉异常区域皮肤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 通过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双源CT脑血管造影(CTA)的结果,探讨双源CT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通过外科开颅夹闭术或DSA介入栓塞术等治疗.结果 78例CTA检查阳性70例,可疑6例,阴性2例.对可疑6例及阴性2例行DSA复查,结果确诊动脉瘤6例,阴性2例,假阳性及假阴性各2例.结论 CTA是一种快速、无创、可靠、简便的方法
目的 探讨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均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超声影像检查,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其CT及超声表现、手术方法安全有效性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平扫呈现低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肿块边缘呈斑片状强化,并于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
慢性骨髓炎的病程迁延且反复,是创伤骨科面临的一项临床难题.近些年,随着医学、药学及材料学的研究进展,其治疗方法的研究也有了进步。
因绝育术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要求恢复生育功能时大多需要手术行输卵管复通及吻合术.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阅读发现,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方案有:介入治疗、传统经腹直视或显微外科下输卵管端端吻合术、腹腔镜下输卵管端端吻合术、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分瓣外翻吻合复通术、输卵管宫腔移植术、宫腹腔镜介导下的输卵管镜、卵巢移植术,各种术式的适用对象及各家报道的术后受孕率均不尽相同.且术后再次受孕率受诸如年龄
目的 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的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对比分析2011年、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情况.结果 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1%,例次现患率为4.75%;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76%,例次现患率为4.88%;2011年、2012年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
目的 探讨影响脑白质病变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120例脑白质病变患者采用MMSE评分相关标准确定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分为脑白质组及脑白质合并认知障碍组,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脑白质病变合并认知障碍与文化程度(OR2.581,95% CI:1.281 ~5.199)、工作状况(OR 2.293,95% CI:1.070~4.910)、体育锻炼(OR 1.877,95% CI:0.978 ~
目的 观察Vitapex在根尖闭合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年轻恒牙及恒牙经临床判断已不能用根尖诱导形成术使其牙根完全形成的根尖闭合不全的患牙共168颗,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8颗牙,使用Vitapex药物,对照组80颗牙,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对两组封药后的疼痛及根尖闭合情况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封药后两组疼痛均完全消失时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封药2年后对比患牙
目的 观察抗病毒基础上应用强的松治疗早期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早期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和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的松30 mg,晨起顿服,待胆红素下降至一半时,每周减量5 mg直至停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