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类型,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方法 对本院近几年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各种血液成分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类型,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方法 对本院近几年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各种血液成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比率。结果 22 734例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0例,发生率0.26%;输注成分以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发生率较高;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血浆、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结论 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特别是把握血浆输注指征,积极开展输血新方法、新技术,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定期维护和校准,以减少血液因ALT不合格的报废率。方法每3个月采用CLSIEP15-A指南中推荐的方法进行验证:5d,每日一分析批,每日2个浓度水平,每个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白蛋白肌肝比值(UACR)、C肽(C.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扬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献血者的跟踪调查情况。方法 对22518例献血者先经ELISA法两次检测及NAT一次检测;对本血站HBsAg ELISA法双试剂阴性或
目的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产酶现状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50株。常规药敏试验采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受控基因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87例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样本(胃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黏膜上皮组织(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 探讨血站最佳血液库存量的设定方法,制定符合站内实际情况的安全库存量,在最大限度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的前提下保证临床血液的供应.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 0 1 2-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联合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复查策略。方法 采用CLIA法
目的研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
目的探讨造成血小板检测项目不合格报废的主要原因,降低阳性报废率。方法对唐山血站2009~2014年度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因血液检测项目不合格而报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以采取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