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一: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猎豹移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傅盛说。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不断重塑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的生活。“过去40年,前几年的数字化进程改变了生产资料,后20年的网络化进程重构了市场关系,未来20年人工智能模糊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界限,其使命是与传统产业嫁接,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力产生数量级的提升。”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吴甘沙说。
  据咨询公司埃森哲2017年6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显示,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3个行业。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政府的很多管理方式都有必要从追逐式管理变成预测式管理。
  对个人而言,除了生活领域的改变,影响还将发生在职业领域——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29日)
  材料二:
  材料三:
  港媒称,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标是成为这一变革性技术事实上的全球领袖。
  自2012年到2016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融资26亿美元,而美国的同类公司融资179亿美元。但这种情况正在迅速变化,曾经被视为技术研发落后者的中国公司,正在以人工智能作为契机赶超外国同行。
  2015年,全世界范围内出版的顶尖人工智能相关学术论文中,有超过40%的论文至少有一名中国研究人员。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申请在2010年到2014年间增长186%,比此前五年有显著增加。而且,过去两年,在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竞赛大规模图像识别挑战赛中,所有表现突出的团队成员都是中国人,并有一半的团队在中国工作。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全都旨在推动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7年8月29日)
  材料四:
  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规划》明确,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规划》提出六个方面重点任务:一要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二要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三要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四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五要构建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六要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摘编自国务院2017年7月8日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一读一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不斷发展改变了生产资料,重构了市场关系,重塑了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的生活,这说明“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B.根据预测、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长率虽高,但增长率曲线明显放缓,这说明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趋于饱和。
  C.对比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长率,中国远低于全球的増长率,说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还是低于全球。
  D.《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的2020、2025、2030三步走发展目标,证明了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决心。
  2.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上采取了哪些举措?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望谟县布依族文化的概况和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布依族文化传播存在定位不明确、文化继承断层、网
·订单总额和基础订单增长3%;三个大区订单额均实现增长;·销售收入增长1%;·本季度受大宗商品价格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影响,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12.4%;·
本文从各地经济发展与高校办学水平数据相关性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阐述了海南高校人才引进标准现状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素质测评指标
从可再生能源并网、大容量储能、智能配电到快速充电,ABB支持中国构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ABB与中国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ABB向中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