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方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学语文低学段格外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此时学生学习的自制力差,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更加重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展开分析,讨论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段使识字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实践
  一、 字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需要锻炼,主要以形象思维来理解事物,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汉字的逐渐简化,汉字的构成越来越抽象,学生仅仅靠死记硬背无法准确地记忆和书写。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自己教学的方式,利用汉字的演变过程为学生的学习降低难度,由于学生对于抽象的汉字较难理解,教师可以从实物入手,将不同时期的汉字制作成卡片来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同时配合相关史实或小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例如,《小书包》一课的学习涉及书、包、尺、作、业、本等11个生字需要学生了解和认识,其中早、书、刀、尺和本五个字需要学生学会书写,对此,教师可以从词义入手进行文字演变的讲解,增加学生对于汉字的了解。比如,“早”原意是指天将要亮,太阳从地面升起,这也是最早的金文中“早”的形态,包括太阳逐渐升起的三种表示形式,如下图所示,图 1a 表示太阳刚刚升起,图1b表示太阳升离地面,图1c表示太阳已经离地面较远。
  图1a
  图1b
  图1c
  这种图片的展示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早”字的演变,其实,图1c已经与现在的“早”字有些相像,教师可以仅进一步讲解随着各国流行字体的更换,“早”字的形态也不断变化,主要有秦代的小篆、汉隶和楷书等,最终成为现在的书写方式。另外,教师应注意渗透早的笔画顺序,在逐步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文化底蕴的同时规范学生的书写顺序,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除却“早”字的演变外,其他汉字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猜其他汉字的演变,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 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情境教学是指通过课堂上创设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和识字教学进行整合,为学生的识字学习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具体的情境创设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也可以是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为学生创设的虚拟情境,也可以是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意在引起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情境中的体验丰富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春夏秋冬》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的动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四季的变化,其中包含课本中涉及的青草、红花、飞鸟等,将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情境完整地呈现出来。首先,针对“春”字的教学,教师可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并为学生展示春天校园里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场景中的绿草、梨花、杏花等,风富学生对于春天多明媚的理解。其次,根据“春”字的书写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将学生分为表演组与猜词组,表演组的同学根据“春”字的结构或寓意进行表演,猜词组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进行猜想,提高学生对于“春”字结构的理解和内涵的体现。最后,其他汉字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充分增加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增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 联想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但学生的想象大多比较分散,对于汉字的了解较少导致学生针对汉字进行联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汉字意义和读音的透露引导学生联想相同读音或意义的汉字,并通过合理的讲解使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更加深刻。这种通过一个汉字联想其他汉字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区分相同读音或意义的汉字的结构,且联想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教师的引导又可以使得学生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想象,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歪”字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听到,如你写字写得歪歪扭扭等,但真正学习“歪”字时学生还是比较难理解和记忆,这时,教师可以从汉字的拆分入手,将“歪”分解成“不”“正”两个字,并引导学生分析“不正”指的是什么意思,一般情况下,“不正”直接指向的意思就是“歪”,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直接理解“歪”字的意义和构成,能够简明的完成识字教学。在教学“卡”字时,教师可以请两名学生来到讲台上,引导其中一名学生站直,另一名学生蹲下来抱住他的腿,而教师则负责压住学生的肩膀,使学生保持一种不能动的状态。此时,教师可以问台下的学生,被困住的学生现在是什么状态,学生有的回答不能动,有的回答没办法离开讲台,教师可以稍加引导:“他现在能向上蹦吗?能下蹲吗?”学生纷纷表示,教师按住可肩膀所以不能向上蹦,同学抱住了腿导致腿不能弯曲,也无法下蹲。这时,教师就可以出示要学习的“卡”字,引导学生将黑板上的“卡”字与被困住的学生作对比,学生可以发现,“卡”字的结构为“上”和“下”的相加,而中间一横重复使用,教师可以语言引导:“‘卡’字虽说看起来像上和下的结合,但分开之后可以发现,它既不是上也不是下,也就是不上不下,和这位同学现在的状态有点像,不过他是被我们俩困住了。不过,还是要谢谢两位同学的配合,尤其是被困住的这位,大家给他们鼓鼓掌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夠根据教师和学生形象性的表演更好地认识“卡”这个字的结构和意义,且将学生作为汉字进行表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宽广度。
  四、 因材施教,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汉字的结构和组成,读音及意义并不是按照统一的规律进行演变的,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汉字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由于学生性格的不同,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也不一致,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汉字的兴趣不一,汉字的掌握程度不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关注到课堂上的差异性资源,将其通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能够促进全体学生顺利掌握汉字的资源。这需要教师具备极高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状态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包括意外生成和本就存在的差异),提高汉字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拍手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边拍手边朗读的方式进行学习,虽然学生可能在动物园见过课文中涉及的动物,能够通过图片说出动物的名称,但本节课的生字较多,且容易记混。对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最容易记混的“鸟”字旁的字入手,借助锦鸡、黄鹂、海鸥、乌鸦等动物的图片和纪录片片段展示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区分几种动物,在图片和纪录片中反复出现这几种动物的字词,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为考查学生是否准确地进行了记忆,教师还可以采取谜语的方式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并将谜面写到黑板上,尽量避免学生的记忆错误。另外,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邀请学生在家中带来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或蔬菜,在课堂上,学生带来的水果和蔬菜五花八门,有些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汉字,有些是生词。这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提问,由带来的学生说出名字和喜欢它的原因,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可以知道,学生对于水果和蔬菜的名字比较了解,而如何进行书写却是一个大难题。比如,西红柿作为学生比较喜爱的蔬菜在课堂中的“出场率”较高,对于“西”和“红”,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写出,而“柿”字却常常将偏旁写错,或是写不出,教师可以将“柿”字拿出来单独讲解。从“木”字旁出发,表明“柿”是一棵树的形式存在的,本义是指柿子树,也指柿子树的果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柿”字不但应用于柿子的组词中,还应用于“西红柿”等词语中,增强学生对于“柿”字结构的理解。另外,由于学生的语言根基不同,有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积累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基本能够了解并进行正确的书写,而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兴趣或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课文的学习充满新鲜感,因此,教师不能要求学生达到同一的标准,需要为表现优异的学生拓展生词,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保证根基不稳固的学生能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总之,有效的识字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丰富学生的认知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教师还是要针对具体的汉字实施不同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行方法的选择,也就是因材施教,关注到全体学生对于生字的接受度,逐步提高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掌握更好地进行汉字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刘育.以字源识字法为主导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9(10):55-56.
  [2]池黎静.走进“智·趣”识字课堂——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57-58.
  [3]王寿彩.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37.
  [4]马莉.寓教于乐,轻松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6(22):203.
  作者簡介:
  韩艺青,福建省漳州市,江滨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甚至全球,课堂教学中已广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有好多专家专门立项研究,也有比较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支持,但是实际操作中“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合作学习表热实冷,合作淡然”这种情况还是有很多。深究其因,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把小组合作落到实处,要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需把小组合作的各个环节做细做实。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解
摘 要:初中阶段属于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处于青春发展期,由于这一时期学生身心存在急剧变化,可能会有众多的不稳定性。由此能够看出初中阶段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危险期,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引起教师以及家长的广泛重视。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初中学生的身心發展特点,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于一体的教育观念,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家庭教育;发展对策  
摘 要:针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经验与生活告诉我们,他们的性格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因各种因素影响,造成了他们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留守儿童;性格形成;成因分析     現如今,精准扶贫如火如荼,为了真脱贫,千千万万个家庭顶梁柱外出求职,增加收入,也促使外出务工子女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数量也逐年增加。从全国妇联2013年5月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亮点和难点。虽然它们已经实施多年,但教师们在实践中一直在探索和向前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没有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没有教学,没有专职教师,没有评价标准、课程体系,规范和规范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一线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片面或偏见的理解。教师的指导和指导行为经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耐心地指导学
摘 要:随着社会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其能力越来越重视,如何提升此种能力成为讨论的热点。本研究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其一为内部因素:(1)学习目标设置,(2)归因因素,(3)意志控制水平;其二为外部因素:(1)教学方式,(2)教材编写的合理性与逻辑性,(3)教育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并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     我国当前
摘 要:恰当有效的批评往往可以促进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喜欢用批评来促使学生进步,但对于这个恰到好处的度,既可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又可让其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很少有人可以把握地好,稍不如意,就会将学生推入相反的方向发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学习孔子的批评艺术,孔子弟子三千,懂得因材施教,在批评教育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希望本文可以对喜欢运用批评教学的老师有所启迪。  关键词:孔子;批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