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摭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课程内容和品德教育融合在一起,能达到寓教于乐、寓德于教的目的。文章简述思政教育,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指出中小学语文渗透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方法是:重视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合理选用教学内容,优化文本内容,重视课堂评价。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思政教育;融合;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40-02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过去的教学理念更关心的是教书,即知识传授,主要靠学生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现以教学为载体,将课堂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培养充分结合,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所在,也是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本文主要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进行探讨。
   一、思政教育简述
   思政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思政和课程,其中课程为执行的载体,思政则是执行的关键,两者相互结合,有效促进。从思政教育的目的来看,思政是将所有科目中与思政有关系的知识提取出来,然后加以概括、修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创设德育环境,全面渗透思政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
   首先,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转变教学理念,积极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既能保证教学方案的合理实施,又能合理进行创新,与学生深入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而使师生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应将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创新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从具体的学生学情出发,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例如,以《诚实与信任》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对讲述的方式进行合理调整。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定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与学生进行更充分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于现阶段学习的想法,使教学节奏和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显著提升。
   2.紧密结合语文科目特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只有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政渗透。要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这门学科相比其他学科,被赋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多变的情感表达方式等,因此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要学科。例如,教学《我们的祖国真大》一课时,教师在讲解之前可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让学生对中国的面积、人口、地形、资源等进行深入研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很多领域都有较大的优势,进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3.完善教学结构,融合传统文学
   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是离不开对传统文学的教学,而传统文学包含了我国文化的精髓,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文言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多是以诵读、解释为主,枯燥乏味,让学生敬而远之。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弘扬传统文化。例如,教学《咏雪》一课时,教师先讲解内容,让学生对整体内容有所了解,然后组织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分别是谢太傅、谢朗和谢道韫。故事主要讲述了东晋的谢太傅在一个下雪天里,高兴地把自己的儿子、侄子、侄女们叫在一起,与他们讨论诗词歌赋。大家正聊得兴起,雪突然下大了,谢太傅爽朗地笑了,问孩子们:“天空中飘飘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谢太傅的侄子第一个答道:“就像是在天空中撒了盐一样。”谢太傅的一个侄女说:“应当比作柳絮在风中舞动。”谢太傅高兴地笑了……这样,通过角色扮演,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文章的意义,既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又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中小学语文渗透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方法
   1.重视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
   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综合课文知识和日常真实案例加以剖析,强化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语文中的文章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以及品德修养,这些都可作为教学的着手点,并适当添加一些生活案例、热点新闻等,以帮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良好人格的形成。
   2.合理选用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渗透思政教育的载体,教师合理、正确选择教学内容,能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并非每一篇文章或每一个片段都具备思政属性,所以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内容,截取与思政有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修饰、完善,更好地突出思政的属性,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当然,教学过程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忽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内容,而要巧妙将课堂内容和思政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融合。例如,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说话有礼貌、谦虚好学,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花的勇气》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感悟生命,感悟小花傲风斗雨的精神,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利用图文和视频,通过声情并茂的形式向学生渗透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润物細无声”的效果。
   3.优化文本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文本内容,对其进行拓展和完善,更好地落实思政教育。拓展和完善的方式是多样的,如文本内容可借助多媒体立体呈现,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情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来展现漓江的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赏析漓江的美景,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诵读,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热爱环境的思想。通过对上述文本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学生的感受更真切,提升了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4.重视课堂评价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影响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推动思政教育,对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一言堂”的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培养学生的“三观”有积极的作用。课堂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师生互评等。例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理解知识的同时,积极展示自己,进而树立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思政教育应有效结合语文课堂内容,对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教师要将思政教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合理选用教学内容,优化文本内容,重视课堂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尚泽.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刍议(上)——“学习 反思”做新学问[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20(03).
  [2]樊莉.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贵州教育,2020(13).
  [3]郑丽芬.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教育观察,2020(23).
其他文献
摘 要: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使中学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概述人工智能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影响,分析人工智能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探究人工智能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以促进人工智能与中学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学教育;课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
摘 要: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班级管理。文章分析沟通艺术,探讨班主任运用沟通艺术的重要性,指出班主任运用沟通艺术的途径:要构建平等的沟通关系,重视学生的需求,创新沟通引导方式。   关键词:班主任;沟通艺术;师生关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6;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42-0
摘 要:高中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让学生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和方法进行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在组合技能单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新的运动技能,通过有效串联,实现知识的整合,并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迁移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组合技能;单元教学;爱好;专长;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 要:在全面推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根据青少年个性化特点和兴趣爱好等需求对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还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文章分析校外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学校要提高校外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校内外教育的衔接效果,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氛围。   关键词:校外教育;素质教育;青少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文章分析传统TBL教学模式的利弊,探讨信息技术融合下TBL教学模式的优势,指出信息技术融合下TBL教学在康复专业解剖学基础中的具体实施策略: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精选TBL教学内容,完善信息技术融合的TBL教学模式,发挥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TBL教学;解剖学基础;康复专业;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摘 要: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来审视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文章分析核心素养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指出教师要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法治常识,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加强师生互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实际感知。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
摘 要: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应用于零件普通车床加工课程教学中,可通过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巩固及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翻转课堂;零件普通车床加工;传递;内化;巩固;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物理学科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文章以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过程、教学立意、思维训练、学习兴趣等方面,探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思维训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7
摘 要:结构游戏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幼儿教师在设计结构游戏时应通过多样化化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结构游戏的环境中锻炼幼儿的语言技能。   关键词:结构游戏;幼儿教育;综合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可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强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现象,开启学生的化学学习;选取生活素材,激活学生的探究动力;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感知化学学科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实现知识服务生活。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能力;动力;价值;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