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长白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经济学角度看,根据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经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失信往往成为其理性选择.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对失信现象的惩罚力度不够,失信比守信更容易获利,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失信,成本收益失衡成为当前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从根本上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其他文献
清末民初,一批西方传教士进入康区,在他们以西方视角对康区进行多方位考察,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将西方的学术方法带入了中国,间接或直接地产生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客观上推
建立高校招标风险防控体系是促进招标工作规范操作、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梳理高校校内自主公开招标的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招标信息
关于民国时期图书馆委员会与馆长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图书馆委员会是馆长的后盾、咨询机构,事实并非如此。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马宗荣曾著文《现代图书馆经营论》,从理论上
会计作为连接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媒介,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需要相对自由的空间,以便充分发挥职责。但自由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需要一定的规范进行约
行政垄断在中国有很强的经济转型色彩,主要是体制性原因、法律制度的立改废及政策滞后和通谋滋生腐败造成的.行政垄断加剧了市场运行的不平等性、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的蔓延.
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政府职能的日益扩大,对政府自身行为的监督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政府自我约束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