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邓州梁庄,中原大地上一个普通的村庄,是作家、学者梁鸿的家乡。2008年到2009年间,梁鸿回到梁庄居住了五个多月。其间,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结集而成《中国在梁庄》一书。随后,梁庄这个名字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各类图书的榜单上。有读者称:“作为文学作品,它比余华的《活着》更加真实;作为田野调查,它比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更加人文。”
  2008年,梁鸿带着三岁多的儿子登上了回乡的列车。车到河南穰县,亲人在月台上浩浩荡荡迎接她,父亲、大姐、二姐、三姐,还有妹妹一家,总共十几人。车门打开,站在门口的儿子却忽然不愿下车,他指着地面哭着说:“太脏。”
  前一夜刚下过一场雨,地面上满是瓜果皮、纸屑等垃圾,苍蝇绕着垃圾嗡嗡地飞。在梁鸿看来,这没有什么,可是生长在北京的儿子却忍受不了。大家哄堂大笑。梁鸿却心里明白,这不过是中国内地县城常见的缩影。
  在梁庄生活了20年,1993年,梁鸿离开河南邓州的乡村,异地求学。博士毕业后,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书。被考试改变命运的梁鸿,身为高校讲师,长久以来却对自己的工作深感困惑,觉得“与现实,与大地,与心灵没有任何关系。每天教书,高谈阔论,夜以继日地写着言不及义的文章,一切都似乎没有意义”。
  为故乡写点什么,成了她最初寻找意义的动力。梁庄只是中国上百万个村庄中普通的一个。总人口近2000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梁鸿利用寒暑假回去,与乡亲们聊天,对村里的姓氏成分、宗族关系、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做了类似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调查,乡村中从生到死,从儿童到老年,从自然环境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似乎每个环节都有让她困惑的问题。
  与小时候的家乡不同的是,如今的梁庄,大约有60户人家成了“废墟”。梁鸿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梁庄600多个梁姓家族的人,留在村里的不足200人,很少有壮劳力,多半只剩下了留守老人和儿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村里人纷纷外出打工。早先,他们集中在北京和西安,大多在工厂做工人、保安,或者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来,他们又分散到广州、深圳一带,干的仍是又脏又累的“低等活”。梁庄出去的这些乡亲,只是中国两亿多农民工中的沧海一粟。
  出外打工的人,通常会把孩子留给老人。父母帮着儿子看孩子,儿子给父母养老,无形中好像是一种亲情交换。
  梁鸿笔下的梁庄是30年来中国乡村变化的缩影,30年间,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的现实危机被梁鸿的如椽之笔展现殆尽。她的“梁庄”讲述了一个个中国农民的生存故事。留守儿童、留守农民、农民工、乡村政治、乡村信仰……在梁鸿眼里,中国的乡村在加速衰落,正朝着城市的范式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赝品”。
  “有没有可能,农民不离开自己的村庄,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或底层,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够过上幸福、团圆、现代,同时也有主人公之感的生活?”梁鸿在她的书中如此发问。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眼睛,寻找到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现代化追求与乡村之间的合理关系。
  知识分子参与农村建设是中国20世纪以来便有的传统。费孝通、李景汉,当代的于建嵘等人是典型代表,他们从学术意义上分析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及当代的温铁军等则以亲身实际行动,开展各项乡村建设试验。
  “他们的实践非常勇敢,但对于整个知识分子阶层来说还是不够。”梁鸿说。
  在书的序言里,梁鸿提出一连串问题: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当代社会变迁中乡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状况和物理形态,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现代性追求与中国乡村之间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
  《中国在梁庄》试图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路径,但是,单靠一部非虚构的纪实作品,不可能得出足够的结论。通过《中国在梁庄》,梁鸿想告诉大家:乡村,并不全然是被改造的,或者有许多东西可以保留和传承。
  “从乡村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深层情感,爱、善、淳厚、朴素、亲情等,失去它们,我们将会失去很多很多。”
  本书出版后,梁鸿曾经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不断地说谢谢她。原来,这是一个农民,在天津开出租车。为了找到梁鸿,他一连往北京打了十多个电话,_上午连活儿都没好好拉。
  “谢谢你,你说出了我们农村人的心声。”陌生人对她说,“你写的简直就是我们村里的事,太真实了。”
  天津的评论家张莉说,《中国在梁庄》书写了当下中国村庄的普遍性命运,它让我们感同身受,辗转难眠,《中国在梁庄》书写的不只是梁鸿的家乡,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乡在这个时代的沦陷模样。
  因为“非虚构”,因为真实,还因为有着普遍的代表性,该书获得了《人民文学》2010年度非虚构作品奖,授奖辞称赞梁庄是“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该杂志主编李敬泽评价道:“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认为:“这本书,写梁庄,只是最近30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
  香港《亚洲周刊》将“粱庄”选为2010年十大华文好书(非小说),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进入了国内几乎所有年度好书的榜单。
  关于故乡的文字所激起的反响,梁鸿自己完全没有预料到。“我不认为这部书的内容有多深刻,文学性有多高,它的价值可能更多在于启发_生。”她说。
  在本书前言中,梁鸿写道:“它(梁庄)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我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尤其是,当它,及千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成是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段话,也许可以成为认识梁庄的坐标:“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其他文献
在zài过ɡuò去qù的de两liǎnɡ个ɡè月yuè,小xiǎo朋pénɡ友you们men度dù过ɡuò了le一yí段duàn轻qīnɡ松sōnɡ快kuài乐lè的de时shí光ɡuānɡ——暑shǔ假jià。在zài假jià期qī里li,大dà家jiā的de活huó动dònɡ安’ān排pái是shì你nǐ自zì己jǐ的de主zhǔ意yì,还hái是shì爸bà爸bɑ妈mā妈mɑ的de主zhǔ意
期刊
松鼠(shǔ)萨米觉得干什么都没劲(jìn),没劲,真没劲!他说:“妈妈,我好无聊,没什么事可做。”  妈妈说:“你怎么不去修理你攒(zǎn)的那些坏玩具、收音机和电话呢?你不是喜欢摆弄(nònɡ)那些小玩意儿吗?”  “可是,今天我不想做。”萨米说道,“也许苏菲(fēi)能帮我想个好玩的主意。”  萨米敲了敲苏菲房间的门。咚(dōnɡ)、咚、咚,没人应。  “苏菲去图书馆了。”妈妈说,“去还上礼
最近的举措将向二手房交易行为收取20%的个人所得税,并进一步提高首付要求和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限制。消息传出,国内关于买卖双方近乎疯狂的加快交易的行为充斥国内各大报章媒体。  中国各大都市的房地产市场正以各种方式抵制新一轮的调控措施。不但交易量大幅飚升,连原本希望稳定的价格也背道而驰一路走高。国内的媒体对在地方税务部门及房屋管理机构外整天整夜排队等待交钱、办理过户手续的人们进行了长篇累牍的大量报道。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
有钱了你想干什么?微笑,是所有听到这一提问的被采访者共同的表情,是因为超越现实憧憬未来而产生的愉悦。    如果真有钱了,每个人的具体想法是不同的:经理人查乾希望能多做些慈善事业,从他目前物质生活而言,房子车子已经不在计划内了;记者徐索索追求的是精神生活,像三毛一样去流浪,做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行者;杂志编辑史建国奋斗的目标是创办属于自己的杂志;外企白领郑晟贵除了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外,还想开一个孤儿院;
气温虽然不断降低,密云的冬季旅游活动却渐入高潮。去年底,由密云县旅游局主办的“幸福大家庭,温暖密云行”——2011北京密云冬季贺年月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温暖幸福”为主调,让游客在寒    温暖冬季,这“乡”有礼——贺年月优惠活动    大礼一:在冶仙塔景区的普照寺内,将上演各种开运祈福的仪式,从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2月2日-17日),“进福门”、“登福山”、“走福路”、“撞福钟”、“送福
“宪法各表”是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对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论述,也是这次香港红绿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的主要讨论议题。谢长廷及其追随者在研讨会上再次重点论述了“宪法各表”的要意与用意。  谢长廷及其追随者“宪法各表”的主要论述是:两岸两个宪法,“中华民国宪法”治理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治理大陆,两岸对等,互不隶属,但依宪法有特殊关系。谢长廷提出的“宪法各表”论述,在绿营内部是一種积极、务实的做法
小平同志在外交上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十八大后,中国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今后10年,对于中国至关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重温小平同志30多年前在谋划中国改革开放大战略时,外交上的思考和行动以及他的大思路,是十分有益的。  今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15周年。15年对于人类的历史是短暂的,然而,小平同志逝世15年来,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1997年,中国GDP总量仅为9525亿美元,居世界第七
“未来十年是中国发展最好时期。”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在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期间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谢国民麾下的正大国际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公司,作为最早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外商,已经进入中国市场33年。近期,面对中国经济出现下滑,谢国民不但没有撤资退股,反而加大投资,2012年底以9 6亿元入股中国平安,最近又准备着手购入李嘉诚名下物业百佳超市,并投
开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中东部,八朝古都,11-12世纪曾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当时,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往来,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这里交会,开封成为丝绸之路贸易的货物集散地。如今,随着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建设,这里已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未来,开封将以怎样的定位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开封市市长吉炳伟。  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  “开封,古称汴梁、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