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就业结构性失衡及应对

来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就业比重是衡量我国城乡、区域就业结构性差异的重要指标。研究对城镇就业比重变化、城乡和区域就业结构差异度、影响城镇就业比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全国层面城镇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南北方城镇就业比重同步上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起步差距不大,粤港澳2012年后大幅提升;(2)全国省份间的城镇就业比重不平等呈现缩小趋势,东中西部和东北的城镇就业比重不平等呈现缩小趋势;(3)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每万人拥有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大城镇就业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增高会显著降
其他文献
标准劳动供给理论认为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此存在较多争议。为了应对上述争议,本研究对标准理论进行适当延展,通过考察非劳动收入对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阿维菌素类农药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及4-n-壬基酚(以下简称NP)进行检测,分析乳油(EC)、水乳剂(EW)、悬浮剂(SC)和微乳剂(ME)4种剂型中NPEOs
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为了补齐京津冀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增强公共服务供给弱项、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满足京津冀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
财务风险评价是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为了合理评价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选择多家上市企业2017-2019年的数据,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样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