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及特点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当下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今后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教学中,体能训练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教师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一个合理化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探析体能训练,简要阐述体训练对中小学生的意义及特点。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体能训练 身体素质
  由于中小学生还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所以,体育教学在众学科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所谓体育教学就是教师通过体能训练,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1]。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功能,还能促进学生的骨骼发育。实施科学化的运动锻炼,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免疫能力。
  一、体能训练对中小学生的意义
  体能训练对中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增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首先,体能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时,不仅要训练学生的体能素质,还要担负起强化学生身体体质的责任,使其能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其次,体能训练能够强化学生身体健康的发育。由于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所以时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助于增强学生体内的新陈代谢,而且通过锻炼,也能增加学生的体能产热及消耗,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2]。经调查显示,体能训练能够增加学生胸围、体重和身高等指标,促进骨骼的生长。可见,中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能训练,可有助于骨骺微循环的活跃,同时也能促进身高的增长及发育。
  另外,时常参加体能训练的学生,其神经细胞的氧气与葡萄糖供应是极为充裕的,能够让大脑在紧张劳动的状态下,也能保证营养的充足。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的反应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增强大脑的工作能力及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体能训练除了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外,也属于一种运动型休息。能够因疲劳导致听觉和视觉降低的感受力提升到31%,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有敏捷的思维与饱满的精神。定期参加体能训练,能够让肌肉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摄取更多营养。不只能增强肌肉的耐力与肌力,还能有利于肌纤维的增长。
  同时,体能训练还能增加学生的心输出量。人体在处于安静的状态下,50-80ml为脉搏心输出量;人体在处于运动的状态下,其脉搏心输出量会是平常的3-5倍。而且,体能训练也能增大学生的心脏容量。在运动量较少的人群中,其心脏容积通常为750-800ml;在运动量较多的人群中,其心脏容积通常为1000ml。经常参加体能训练,除了能增大心脏容积外,还可减慢心率,增强血管弹性。此外,体能训练提高机体供氧能力,增加肺活量,减少呼吸疾病的患病率。
  二、体能训练对中小学生发育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运动较少的学生其发育能力都明显低于运动型学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加些运动型游戏,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能,也能强化学生的身体体质[3]。举例:教师可组织学生玩“老鹰捉小鸡”游戏,并根据游戏做出奖罚措施,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教学方式,不但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提高学生的动作敏捷度及反应能力。再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玩+“扔口袋”游戏,学生可通过跑步运动,来增加自身的体能产热及消耗,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由于上述所示的案例均为运动量较大的运动,所以,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让身体得到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的骨骼发育,还能增加肺活量,同时,也能强化学生身体健康的发育,提高学生的神经反应能力与动作的敏捷能力。
  其次,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可通过体能训练进行培养。由于当下中小学生的意志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体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及顽强精神品质。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养成拼搏进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和体能训练质量,并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期间,也可把体能训练转换成一种竞争意识,通过对比比较,让学生产生竞争思想,使其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要学生了解正确的姿势动作,并指出学生动作不协调的地方,这样能有效防止学生因伸展动作出现肌肉拉伤等情况。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动作速度及反应速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敏捷性。这样不只锻炼了学生的耐力及力量,还能为今后的体能训练打下坚定的基础。对于青少年而言,体能训练不单单只是强化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于思维反应的敏捷,也能起到有效的锻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因为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多以德、智、体、美、劳等多方位立体化发展,所以,体能训练在中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中小学生正处身体发育阶段,体能训练的强化,能够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还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免疫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俊.浅谈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及特点[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03):48-48.
  [2] 耿建华,王建刚.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4(05):64-67.
  [3] 张巍.试论高校开展大学生野外体育训练的意义[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04):162-16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篮球比赛中带球走违例判罚过程的分析,讨论国际篮联与NBA不同规则下产生的带球走违例,从而得出结论,有助于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认识带球走违例,以改善原有的接球、运球和投篮技术动作。帮助广大篮球爱好者更好的观赏篮球比赛。  关键词 国际篮联规则 NBA规则 带球走违例 争议判罚  在篮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残疾人排球运动这一特殊群体,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现场观察、逻辑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女子坐式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现状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女子坐式排球 现状 发展战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显著的对抗性得到了进一步放大,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发挥越来越依赖频繁的身体对抗,高强度的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各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陆续开始强调“体能”训练,本文从体能的定义、篮球项目的特征和我国体能训练科研缺失三个方面简单讨论篮球运动体能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体能训练是随着运动技术日趋完善,训练水平不断提高,竞技比赛日益激烈而产生和必然出现的。对于竞技运动来说,21世纪是运动训练科学化创新的新阶段。但是,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客观地分析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更新观念、落实措施、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886.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跆拳道属于智能型搏击项目,运动员主要通过拳、腿和脚进行身体对抗,在正规比赛中主要得分部位是头部和躯干。其中击头技术得分最高,所以,在比赛中击头技术运用的愈加频繁,衡量一名跆拳道运动员的水平高低主要看其击头能力。本文主要对击头技术在跆拳道运动中的运用及技能训练进行着重探讨,同时提出部分有效训
中图分类号:G886.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本人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找出了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现就柔道投技“双手背负投”的形成及运用过程,按顺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认知阶段、练习阶段、应用阶段、形成阶段。从理论上来讲,这四个阶段化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下面对这四个阶段逐一进行介绍。  关键词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