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产水稻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广大种植户在大力引进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提高化肥使用量,以此提高水稻产量。但是这也造成水稻倒伏现象发生概率不断提高,通过及时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止水稻发生倒伏,以此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水稻倒扶;原因;防控技术
水稻倒伏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的提高和病虫危害加重以及大风、大雨等不良天气频繁出现的条件下,更容易倒,一倒一大片,轻则减产10%~20%,重则高达40%,甚至绝收。水稻倒伏后,不但影响了水稻产量,降低了米质,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水稻机械收割,费时费工,增加了成本,从而减少农户种稻的收益。
一、水稻倒伏原因
水稻倒伏按成因可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导致的倒伏主要是基部倒伏和茎杆倒伏两种:基部倒伏主要是由于水稻根系入土较浅、下层根系发育差引起;茎秆倒伏主要是由于茎基部第一、第二伸长节较细、机械组织不发达引起。外因导致的倒伏主要有栽培措施不当、水肥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引起的倒伏,以及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倒伏。
二、预防治措施
1选择耐肥抗倒性品种
选择耐肥抗倒品种是预防水稻倒伏的首要措施。应选择株高偏矮、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叶片上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以提高自身的抗倒伏能力。
2培育壮秧
2.1育苗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排水顺畅,较肥沃的旱田地做育苗地。
2.2晒种处理
选晴好天气晒种2—3天,每天翻动2—3次,使种子上下受热均匀,促进后熟作用。
2.3选种与浸种
用20—25%的盐水或20%的硫铵水选种,捞除秕粒,用清水清洗2—3遍,洗去盐分。将选好的种子放入盛满清水的容器中浸种5—7天,同时加入5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种消毒。
2.4苗床施肥
每平米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肥15公斤,过磷酸钙200克(或二铵100克),然后用耙将上述肥料拌入床土中,目前许多地区推广水稻育苗床土调制剂,效果好,又方便,可按说明使用即可。将苗床用水浇透后等待播种。
2.5适时播种
根据天气条件,一般选择在3月末至4月5日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10日。每50公斤种拌D801250克用于防治立枯病,并严格控制播种量。每平方米播干籽200克,播种过多反而易育出殇苗。覆土后,每10平方米苗床用50%丁草胺3克兑水1公斤喷雾防治杂草,并覆盖塑料布或无纺布。
2.6苗期管理
在秧苗一针一叶时,浇1000倍液的敌克松药水一次。塑料布覆盖的苗床在2—4叶要及时通风炼苗,如床苗缺水可适量补水。通风炼苗应根据外界温度及风力条件,通过在塑料布两面开小窗的方法进行。目的是把床内温度控制在30℃。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可加大开窗面积直至昼揭夜盖,以适应外界环境。选一晴好天气揭布。在插秧前每10平方米用硫铵和水,按1∶100比例配置,作为送嫁肥,以促进秧苗插到本田后尽快缓苗。
2.7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测试值以及水稻的需肥規律,平衡土壤养分供应,创造理想株型,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底肥在耙地前,亩施用配方肥20—23㎏,硅钙肥25㎏(二者不能混用,须间隔一天分二次施用)。分蘖肥在水稻插秧后5—7天,亩施硫铵2.7㎏加上尿素4.7㎏混用。增穗肥在水稻拔期(即倒数第二片刚伸出时),根据田间长势,亩施尿素3.3—4.7—6㎏,加上(k20≥60%)的氯化钾4—4.7㎏混用。整体上,要控氮、增磷、补钾、添微,切实解决氮肥用量过多的问题,达到养分的平衡供应。
2.8分期灌水
水稻虽是喜水作物,但长期深水灌溉对其生长极为不利,主要是在深水长期浸泡条件下,土壤耕层温度低,气体交换受阻,养分转化速度慢,根系发育不良,茎秆变软,容易倒伏,所以除返青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7月15—20日)和开花期要保证建立浅水层外,其他时期应实行浅、湿、干交替的灌水方法,即前水不见后水,从而达到透气养根、壮秆防倒的目的。个别长势过旺田块应及早排水晒田,以控制长势过于旺盛。在收获前10天左右撤水。
2.9防病除草
防止水稻倒伏还需要防止病虫害。病虫害对于水稻的危害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害虫会不断繁殖,水稻会吸引更多的害虫,最终就会导致水稻的根部、茎部几乎都被害虫啃食,很难再保持完整的形态,抵抗暴雨、干旱等一些自然灾害,甚至有些病虫害严重的水稻,不用雨水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就很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如果想要对水稻的病虫害治本的话,就需要研发自身能够防治病虫害的水稻,改善水稻品种,从根本上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插秧5—7天,每亩用50%丁草胺0.2—0.25公斤兑细土10公斤全田扬撒防治杂草。防治三棱草可用二甲四氯每亩75克兑水30公斤在有效分蘖未期(6月下旬)喷雾。防治稻瘟病可用1000倍液稻瘟净乳油600倍液喷施。防治稻曲病(乌米)应在水稻出穗前每亩用多菌铜2公斤粉剂全田喷洒。
3倒伏补救措施
3.1及时排水
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以减缓倒伏密闭腐烂,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同时,保持干干湿湿交替的灌水方法,以恢复水稻自身调节能力。
3.2根外施肥
水稻倒伏后,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影响灌浆结实,必须及时补充营养,进行根外施肥。一般用1.5%—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爱苗”进行叶面喷施,保护好倒一叶、倒二叶,以利继续灌浆成熟。
3.3防病治虫
水稻倒伏后,很容易诱发病虫害,尤其是纹枯病。可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确保倒伏茎秆继续有效地供给营养。
结语
水稻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的农作物,水稻倒伏会对粮食的收成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给种植者带来一定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刚开始就主要分析了水稻倒伏的原因,之后提出了防止水稻倒伏的具体方法——进行苗床管理、选择合理的栽培方式、防治病虫害、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
参考文献
[1]刘畅,李来庚。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6,30(2):216-222.
[2]庞云峰。浅析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280.
关键词:水稻倒扶;原因;防控技术
水稻倒伏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的提高和病虫危害加重以及大风、大雨等不良天气频繁出现的条件下,更容易倒,一倒一大片,轻则减产10%~20%,重则高达40%,甚至绝收。水稻倒伏后,不但影响了水稻产量,降低了米质,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水稻机械收割,费时费工,增加了成本,从而减少农户种稻的收益。
一、水稻倒伏原因
水稻倒伏按成因可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导致的倒伏主要是基部倒伏和茎杆倒伏两种:基部倒伏主要是由于水稻根系入土较浅、下层根系发育差引起;茎秆倒伏主要是由于茎基部第一、第二伸长节较细、机械组织不发达引起。外因导致的倒伏主要有栽培措施不当、水肥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引起的倒伏,以及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倒伏。
二、预防治措施
1选择耐肥抗倒性品种
选择耐肥抗倒品种是预防水稻倒伏的首要措施。应选择株高偏矮、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叶片上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以提高自身的抗倒伏能力。
2培育壮秧
2.1育苗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排水顺畅,较肥沃的旱田地做育苗地。
2.2晒种处理
选晴好天气晒种2—3天,每天翻动2—3次,使种子上下受热均匀,促进后熟作用。
2.3选种与浸种
用20—25%的盐水或20%的硫铵水选种,捞除秕粒,用清水清洗2—3遍,洗去盐分。将选好的种子放入盛满清水的容器中浸种5—7天,同时加入5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种消毒。
2.4苗床施肥
每平米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肥15公斤,过磷酸钙200克(或二铵100克),然后用耙将上述肥料拌入床土中,目前许多地区推广水稻育苗床土调制剂,效果好,又方便,可按说明使用即可。将苗床用水浇透后等待播种。
2.5适时播种
根据天气条件,一般选择在3月末至4月5日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10日。每50公斤种拌D801250克用于防治立枯病,并严格控制播种量。每平方米播干籽200克,播种过多反而易育出殇苗。覆土后,每10平方米苗床用50%丁草胺3克兑水1公斤喷雾防治杂草,并覆盖塑料布或无纺布。
2.6苗期管理
在秧苗一针一叶时,浇1000倍液的敌克松药水一次。塑料布覆盖的苗床在2—4叶要及时通风炼苗,如床苗缺水可适量补水。通风炼苗应根据外界温度及风力条件,通过在塑料布两面开小窗的方法进行。目的是把床内温度控制在30℃。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可加大开窗面积直至昼揭夜盖,以适应外界环境。选一晴好天气揭布。在插秧前每10平方米用硫铵和水,按1∶100比例配置,作为送嫁肥,以促进秧苗插到本田后尽快缓苗。
2.7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测试值以及水稻的需肥規律,平衡土壤养分供应,创造理想株型,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底肥在耙地前,亩施用配方肥20—23㎏,硅钙肥25㎏(二者不能混用,须间隔一天分二次施用)。分蘖肥在水稻插秧后5—7天,亩施硫铵2.7㎏加上尿素4.7㎏混用。增穗肥在水稻拔期(即倒数第二片刚伸出时),根据田间长势,亩施尿素3.3—4.7—6㎏,加上(k20≥60%)的氯化钾4—4.7㎏混用。整体上,要控氮、增磷、补钾、添微,切实解决氮肥用量过多的问题,达到养分的平衡供应。
2.8分期灌水
水稻虽是喜水作物,但长期深水灌溉对其生长极为不利,主要是在深水长期浸泡条件下,土壤耕层温度低,气体交换受阻,养分转化速度慢,根系发育不良,茎秆变软,容易倒伏,所以除返青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7月15—20日)和开花期要保证建立浅水层外,其他时期应实行浅、湿、干交替的灌水方法,即前水不见后水,从而达到透气养根、壮秆防倒的目的。个别长势过旺田块应及早排水晒田,以控制长势过于旺盛。在收获前10天左右撤水。
2.9防病除草
防止水稻倒伏还需要防止病虫害。病虫害对于水稻的危害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害虫会不断繁殖,水稻会吸引更多的害虫,最终就会导致水稻的根部、茎部几乎都被害虫啃食,很难再保持完整的形态,抵抗暴雨、干旱等一些自然灾害,甚至有些病虫害严重的水稻,不用雨水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就很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如果想要对水稻的病虫害治本的话,就需要研发自身能够防治病虫害的水稻,改善水稻品种,从根本上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插秧5—7天,每亩用50%丁草胺0.2—0.25公斤兑细土10公斤全田扬撒防治杂草。防治三棱草可用二甲四氯每亩75克兑水30公斤在有效分蘖未期(6月下旬)喷雾。防治稻瘟病可用1000倍液稻瘟净乳油600倍液喷施。防治稻曲病(乌米)应在水稻出穗前每亩用多菌铜2公斤粉剂全田喷洒。
3倒伏补救措施
3.1及时排水
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以减缓倒伏密闭腐烂,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同时,保持干干湿湿交替的灌水方法,以恢复水稻自身调节能力。
3.2根外施肥
水稻倒伏后,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影响灌浆结实,必须及时补充营养,进行根外施肥。一般用1.5%—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爱苗”进行叶面喷施,保护好倒一叶、倒二叶,以利继续灌浆成熟。
3.3防病治虫
水稻倒伏后,很容易诱发病虫害,尤其是纹枯病。可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确保倒伏茎秆继续有效地供给营养。
结语
水稻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的农作物,水稻倒伏会对粮食的收成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给种植者带来一定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刚开始就主要分析了水稻倒伏的原因,之后提出了防止水稻倒伏的具体方法——进行苗床管理、选择合理的栽培方式、防治病虫害、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
参考文献
[1]刘畅,李来庚。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6,30(2):216-222.
[2]庞云峰。浅析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