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各种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总有效率.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1年10月20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Cochrane Handbook偏倚风险工具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和R 3.6.2软件gemtc、rjags程序包进行统计学分
【机 构】
:
河南中医药大学 康复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 康复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各种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总有效率.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21年10月20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Cochrane Handbook偏倚风险工具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和R 3.6.2软件gemtc、rjags程序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查阅9324篇文献后,最终纳入21篇研究,总样本量为1522例,其中试验组764例,对照组758例,共涉及7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温针灸、火针、腹针、芒针、张力平衡针法、电针、毫针.结论 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效果具有一定优势,其中温针灸的总有效率最佳,火针次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总体疗效,观察两组踝关节量表(Olerud-Molander、Baird)评分变化情况、踝关节功能包括踝关节肌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70.91%vs.43.63%,P<0.05).治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一种以全身慢性广泛性疼痛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药物治疗是目前纤维肌痛综合征综合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研究证实,电压门控钙通道α2-δ亚基配体(VGCCα2-δL)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VGCCα2-δL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社会支持与经验性回避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20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文版关节炎自我效能感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验性回避、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8.59±10.02)分、(35.49±7.35)分、(6.25±1.64)分;社会支持与经验性回避呈负相关(r=-0.316,P<0.001),自我效能与经验性回避呈
目的 观察亚麻醉剂量盐酸艾司氯胺酮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及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为其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7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即盐酸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即舒芬太尼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0.2μg/kg+盐酸艾司氯胺酮0.3 mg/kg,麻醉维持采用舒芬太尼+盐酸艾司氯胺酮+七氟醚,术后镇痛配方:舒芬太尼100μg+盐酸艾司氯胺酮100 mg+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至总
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是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之一.在高度近视眼底的一系列并发病中,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eleral staphyloma,PSS)是最基础的病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就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机制、检查方法、分类及治疗展开综述,为临床上后巩膜葡萄肿的防控提供更好的认识.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04/08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82例203眼,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98眼)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105眼),DM组患者按照白内障术后30mo是否发生PCO分为PCO组(26眼)和非PCO组(72眼).比较DM组和非DM组术后PCO的发生及分级情况,分析术前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因素对DM组患者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