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结肠黑变病的辨证治疗思路概况与进展

来源 :河北中医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肠黑变病(MC)属中医学“便秘”“腹胀”等范畴,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则可通过宏观辨病、微观辨证之原则及独特优势,弥补西医在治疗上的不足,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各名家、学者治疗结肠黑变病的经验总结,归纳出从活血祛瘀论治、从益气养阴论治、从温阳通便论治、从肝脾论治、从脾胃肾论治等中医辨证治疗思路,对MC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慢性难治性荨麻疹(CRU)疗效及对血清IgE、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儿童CRU患儿151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法分为单药组75例和联合组76例,单药组患儿给予口服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瘢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2例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异体ADM+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自体刃厚皮片治疗,对其予以2年随访,观察皮片成活率、移植皮肤恢复情况、瘢痕程度、术后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成活率100%;两组皮片颜色评分(t=1.522,P=0.133)、感觉评分(t=1.566,P=0.122)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皮片质地(t=10.916
目的:研究补肾调经方对子宫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ERS)状态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方法:将人子宫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EMECs)分为对照组、雌激素(E2)组、补肾组和E2+补肾组,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表达变化。结果:在给予补肾调经方预孵育
目的:研究长针平刺内关穴结合毫火针针刺膻中、鸠尾等穴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三河市医院就诊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以上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2组各脱落1例,每组实为45例。治疗组采用长针平刺内关穴结合毫火针针刺膻中、鸠尾等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心电图P-R间期均较前延长,治疗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RS时限均较前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