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英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喇昆仑山上,戍边英雄的战斗事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2020年4月起,正当人们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费尽周折时,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班长李确祥和新兵陈祥榕等紧急前出处置。李确祥问年轻的战友:“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他们赶到前沿后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陈祥榕在日记中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慣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巡逻途中路过一条冰河,祁发宝带头跳下水探路,几名战士也准备直接蹚河,却被祁发宝叫住了:“水很凉,我背你们!”本已过河的祁发宝蹚水回来,把战士背起来一步一晃往前走……
  这次前出交涉,祁发宝依然“站前头”,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陈红军也是个关键时刻“站前头”的人。一次宿营,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宿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在营救团长过程中,陈红军等人也遭到围攻。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摄像取证的战士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左二)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视频截图)
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悍然进行挑衅。(视频截图)

  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战士王焯冉和战友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喜欢读书,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18岁的陈祥榕则写下自己的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他坚定地说:“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直到牺牲那一刻,陈祥榕紧紧趴在营长陈红军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
  肖思远曾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边防斗争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那场战斗后,陈祥榕所在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考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场战斗后,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那场战斗后,全国各地掀起学习、悼念戍边英雄的高潮。《环球人物》记者也走进他们的家乡,采访了他们的亲友、乡邻、老师、同学等,还原那一个个铮铮铁骨的人生故事。他们心怀祖国,祖国人民也将永远铭记他们。(根据《解放军报》等报道整理)
加勒万河谷的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其他文献
黄西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突围赛上,黄西出场,全场观众、选手、领笑员纷纷起立鼓掌,人群中发出不可置信的感叹“是真的吗?”“他是我的偶像!”  表演中,黄西调侃邀请他上访谈节目的杨澜、以编剧身份给他节目供稿却被拒绝的李诞,也把自己这些年的起起伏伏写进段子:“如果不是我当年把脱口秀引到中国,就不会有《脱口秀大会》,我今天也就没有这个机会来参加海选。”开讲两分钟,4位领笑员全部拍灯。  入行19年,这
横店开年,本是一场铆足了劲的大戏。腊月二十三,城内五大主题地点就做好了迎接游客前来的准备。《陈情令》《庆余年》《锦衣之下》……一系列热播剧的主题设计都颇花心思,6场明星见面会、“跟着热剧游横店”让这个春节充满期待。  1月23日,6場明星见面会宣布延期;1月25日,横店各景区暂停对外开放;1月27日,暂停防控期间的剧组拍摄活动——对影视、旅游两条腿走路的横店来说,疫情带来的是双份冲击。  遭受重击
在古希腊,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去往另一个世界——冥界。冥界的入口处河水湍流,摆渡者卡戎负责把亡魂渡到冥河的另一边去。家属通常会在死者口中放一枚硬币,用于支付摆渡的船资。  希腊神话中,掌控冥界的是冥界之神哈迪斯,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的普鲁托。尽管哈迪斯和死亡有关,令人不寒而栗,但他并没有被世人冷落,而是对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家热衷表现冥王抢亲  关于哈迪斯最经典的形象来自意大利雕塑家吉安
董宝石。1986年生于吉林长春,2005年开始说唱创作,2016年推出首张个人EP《样带:38场29镜2次》,2017年推出EP《你的老舅》。2019年,参加《中国新说唱2019》,凭借歌曲《野狼disco》被广泛关注,并登上2020年央视春晚。  电影《甲方乙方》结尾,葛优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我们对上世纪的眷恋,在新世纪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开始了。这些念想催发了一种新的艺术—
沃伦·甘梅利尔·哈定(1865年11月—1923年8月)出生于俄亥俄州,毕业于俄亥俄州中心学院,共和党人,1921年3月就任美国第二十九任总统,1923年8月在任期内去世。  一百年前的1920年,肆虐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引发世界乱局,而美国又处于实施禁酒令的保守时期,刚从一战创伤中走出来的美国人渴望重振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共和党人沃伦·哈定以“恢复常态”为竞选口号,吸引了大批支持者,并于次年
2021年4月23日,陈正道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张天宇/摄)  1981年生于中国台湾,导演、编剧、制作人。2004年执导短片《狂放》,入围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周竞赛单元与东京“亚洲之风”竞赛单元。2005年执导第一部电影《宅变》。2006年凭借《盛夏光年》获第十一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代表作《盛夏光年》《重返20岁》《催眠大师》等,近日由其执导的悬疑片《秘密访客》上映。  陈正道的悬疑
样式丰富的泸州油纸伞  在伞界,“中国伞王”有两个含义,既是一把1500斤重的油纸伞,也是一位固执的老师傅。  四川泸州有个分水岭镇,世世代代制油纸伞的人会称自己为“伞帮”。毕六福祖上世代制伞,传到他这里已是第六代了,乡亲们喜欢喊他老毕,还有人称他制作的伞为“毕帮伞”。老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任分水油纸伞厂厂长。这个厂生产的泸州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毕则是泸州油纸伞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 
徐学陈之藩  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那时,港中大人才荟萃、风流云集,余光中与港中大7位教师过从甚密,一起度过近10年逍遥时光,他们被后人称为“沙田七友”。余光中晚年对港中大同事甚是怀念,每逢小聚,总会说起,我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那些友人的音容笑貌和出众才华。其中,陈之藩让我印象深刻。他居港中大7年,宿舍就在余家楼下,两家来往,只需走18级楼梯。陈之藩夫妇厨艺自成一格,余夫人常下楼
陈数,原名陈澍,197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旅人的故事》。代表作有《暗算》《倾城之恋》《铁梨花》《和平饭店》等。多次获得华鼎奖、白玉兰奖、金鹰奖等最佳女演员。  5月26日,新剧开播当晚,陈数在微博上写了一句话:“何谓逻辑,何谓输赢,田蕾就是刚刚好的样子”。  田蕾是新剧中陈数饰演的角色——一心拼事业的女律师,优雅、时尚、气场强大,手眼身步皆是
一笔助学贷款,照亮教育扶贫的路  又是一年金榜题名时。这样的场景,你我并不陌生——在部分地区,面容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的家长,眉宇间一半憧憬一半忧愁。憧憬的是孩子高考发挥不错,寒窗苦读12年,终于取得了超过一本线不少分数的优异成绩,即将收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愁的事则难以启齿:学费从哪儿来。在县里“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家里的基本生活大有起色,但是供一个孩子去大城市上大学,可不是一副轻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