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K-MB活力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实验诊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某些非心源性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CK及CK-MB,检出CK-MB异常升高者,且CK-MB/CK超过30%者,进一步用CK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结合病情进行分析。结果4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标本中(包括3例溶血标本),总CK活力相对较低,癌症患者CK-MB假阳性比例较大,其中CK-MB占CK总活力在30%-49%有24例,大于50%的有18例。42例经CK同工酶电泳证实,CK-MB活性实际为正常,但出现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或异常CK同工酶带。结论应用酶免疫抑制法测定非心肌梗死患者CK-MB时,如果CK-MB超过CK30%以上,可能是血清中CK-BB、巨CK、腺苷酸激酶的存在,影响CK-MB的假性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分子在老年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按照性
人的血液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有两类。一类是真性胆碱酯酶(AChE EC.3.1.1.7),或胆碱酯酶Ⅰ。它分布于红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支配肌细胞的交感神经节的运动神经终板。此酶
目的回顾性对比小主动脉根部条件下,使用St.Jude Regent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和主动脉根部扩大重建后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围术期风险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将41例小主动脉根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