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电子游戏没有配乐,这个世界该会怎样?
少了《密林の戦い~戦栗の鼓动》的密集鼓点,可能就无法想象手持步枪穿梭在《魂斗罗》的热带丛林中,失去躲避枪林弹雨的紧张感。
少了《Guile’s Theme》的激昂旋律,或许街机厅的孩子就难以燃起战斗意志,搓不出《街头霸王》中美国大兵的“音速手刀”。
少了《地上BGM》的俏皮音符,沒准《超级马里奥》中采蘑菇、踩乌龟的水管工不会成为风靡世界的可爱形象,只是玩家眼中的一个中年大叔。
科乐美(KONAMI)是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日本游戏公司,它也在游戏音乐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乐美旗下有个大名鼎鼎的音乐制作部门叫“矩形波俱乐部”,它为科乐美音乐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成绩。《魂斗罗》《恶魔城》《沙罗曼蛇》《赤色要塞》这些响彻全球的大作配乐,统统来自“矩形波俱乐部”。
科乐美的音乐独树一帜,与这家公司专注从硬件层面改善音质是有关系的。
科乐美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其卡带中搭载的VRC系列音源。VRC独有的两个方波声道和一个锯齿波声道,使自家游戏在红白机上的声音出类拔萃,某些VRC7更是将8bit音乐发挥到了接近16bit家用机水平的巅峰。
8bit游戏机的性能,渐渐被科乐美这种追求极致的公司榨干,同时16bit游戏机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作为从街机时代就一直坚持游戏主机制作的厂商,日本世嘉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6位主机MegaDrive。
技术上的领先,使世嘉自豪地将大大的“16bit”写在了游戏机身上。16位主机的意义是划时代的,不光画面进步还有音乐层面的进步。在音乐上,MegaDrive采用了雅马哈PCM10和自家独创的FM音源,16bit的规格提供了更多的声道和好得多的音质。
16位主机上最为知名的角色,莫过于索尼克。这个浑身蓝色,世界最有名的“刺猬”诞生于1990年。世嘉为这只当家主角,编写了明快动感的POP音乐,在16位的音乐平台上,索尼克配乐使无数少年热血沸腾。
在16位机时代,世嘉的音乐天才—古代佑三,以一己之力定义了FM音源创作领域的上限。作为很牛的程序员,古代佑三开发了一个MML音乐编辑器,辅助自己驾驭声音。由他操刀的《超级忍》《怒之铁拳》系列,都是水准极高的游戏原声。
1990年代《街头霸王2》的横空出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电子游戏的最高峰。时至今日,它广泛地被认为是格斗游戏的先驱,它优秀的操纵性及竞技性都是跨时代的。其成功与它的配乐也密切相关—作曲师下村阳子为每一个角色编纂了一首出场主题曲,且每首曲子都风格迥异,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每个角色的背景。
战后,日本实施了教育改革,注重基础教育中的艺术和体育课程。这使得日本整体国民的艺体素养大幅提升。同时,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基础国民教育和专业精英教育的比例分布合理,结构层次清晰。水涨船高,有了本就不低的群众基础,拔尖的音乐人才自然更是实力不俗。
随着国家动漫、游戏、影视产业的日趋发达,其对音乐以及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音乐逐渐地产业化,虽说是艺术,但遵循章法与套路后也可以如流水线般产出。
日本制造领域也涌现了大批乐器厂商,其中不乏柳泽、雅马哈、罗兰、村松、卡西欧、Takamine、SANKY、TOMBO这样的巨头。这为音樂人进行艺术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持。
渐渐地,日本发展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这也要归功于日本国内相对较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以及大量高素质国民的音乐消费需求。
至于自由的创作环境,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就更不用谈了。那都是日本在各行各业拥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与技术的共通之处。
少了《密林の戦い~戦栗の鼓动》的密集鼓点,可能就无法想象手持步枪穿梭在《魂斗罗》的热带丛林中,失去躲避枪林弹雨的紧张感。
少了《Guile’s Theme》的激昂旋律,或许街机厅的孩子就难以燃起战斗意志,搓不出《街头霸王》中美国大兵的“音速手刀”。
少了《地上BGM》的俏皮音符,沒准《超级马里奥》中采蘑菇、踩乌龟的水管工不会成为风靡世界的可爱形象,只是玩家眼中的一个中年大叔。

时代强音
科乐美(KONAMI)是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日本游戏公司,它也在游戏音乐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乐美旗下有个大名鼎鼎的音乐制作部门叫“矩形波俱乐部”,它为科乐美音乐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成绩。《魂斗罗》《恶魔城》《沙罗曼蛇》《赤色要塞》这些响彻全球的大作配乐,统统来自“矩形波俱乐部”。
科乐美的音乐独树一帜,与这家公司专注从硬件层面改善音质是有关系的。
科乐美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其卡带中搭载的VRC系列音源。VRC独有的两个方波声道和一个锯齿波声道,使自家游戏在红白机上的声音出类拔萃,某些VRC7更是将8bit音乐发挥到了接近16bit家用机水平的巅峰。
8bit游戏机的性能,渐渐被科乐美这种追求极致的公司榨干,同时16bit游戏机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作为从街机时代就一直坚持游戏主机制作的厂商,日本世嘉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6位主机MegaDrive。
技术上的领先,使世嘉自豪地将大大的“16bit”写在了游戏机身上。16位主机的意义是划时代的,不光画面进步还有音乐层面的进步。在音乐上,MegaDrive采用了雅马哈PCM10和自家独创的FM音源,16bit的规格提供了更多的声道和好得多的音质。
16位主机上最为知名的角色,莫过于索尼克。这个浑身蓝色,世界最有名的“刺猬”诞生于1990年。世嘉为这只当家主角,编写了明快动感的POP音乐,在16位的音乐平台上,索尼克配乐使无数少年热血沸腾。
在16位机时代,世嘉的音乐天才—古代佑三,以一己之力定义了FM音源创作领域的上限。作为很牛的程序员,古代佑三开发了一个MML音乐编辑器,辅助自己驾驭声音。由他操刀的《超级忍》《怒之铁拳》系列,都是水准极高的游戏原声。
1990年代《街头霸王2》的横空出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电子游戏的最高峰。时至今日,它广泛地被认为是格斗游戏的先驱,它优秀的操纵性及竞技性都是跨时代的。其成功与它的配乐也密切相关—作曲师下村阳子为每一个角色编纂了一首出场主题曲,且每首曲子都风格迥异,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每个角色的背景。

战后,日本实施了教育改革,注重基础教育中的艺术和体育课程。这使得日本整体国民的艺体素养大幅提升。同时,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基础国民教育和专业精英教育的比例分布合理,结构层次清晰。水涨船高,有了本就不低的群众基础,拔尖的音乐人才自然更是实力不俗。
随着国家动漫、游戏、影视产业的日趋发达,其对音乐以及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音乐逐渐地产业化,虽说是艺术,但遵循章法与套路后也可以如流水线般产出。
日本制造领域也涌现了大批乐器厂商,其中不乏柳泽、雅马哈、罗兰、村松、卡西欧、Takamine、SANKY、TOMBO这样的巨头。这为音樂人进行艺术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持。
渐渐地,日本发展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这也要归功于日本国内相对较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以及大量高素质国民的音乐消费需求。
至于自由的创作环境,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就更不用谈了。那都是日本在各行各业拥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与技术的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