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理论下山体公园规划设计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u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逐步提升,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园林景观有了更加高的追求。自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我們党和政府在权衡发展与生态这个问题上所倡导的发展新模式。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力求中国城乡社会进行生态转型。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更要时刻牢记“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对传统城镇发展的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在这个背景下,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外观设计已经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绿色生态变得越来越重要。响应绿色生活号召、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潮流。“生态设计”理念应运而生,“生态设计”是通过对破损绿地的肌理进行景观生态修复,使其在修复自身生态问题的同时,又能与周边破损绿地相互修复,达到循环的状态。
  我国丘陵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68%,大多数城市用地包括了山体。山体公园作为公园绿地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其地形地貌高差大,起伏广。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方针导向下,在山体公园规划设计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既要根据城市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加强山体轮廓的有效保护,向人们展示山体公园的文化特色,也要增加城市绿色空间,积极推动立体式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城市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题,由此可见,即便不是多山的区域,山体公园对于所在区域的小气候,空气污染的改善,生态环境的平衡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山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特征首先体现地质稳定性差,地质的稳定性外部因素包括降雨、人类工程活动、地表水的动力变化作用,内部因索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工程岩组类型及区域构造背录等。这些因索的相互彩响常会引发滑坡、危岩、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次,生态敏感脆弱,山地城市公园易出现陡坡、堡坎、山崖等生态敏感区,这些区域往往坡度陡、土壤贫瘠、土壤水分含量低,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原生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一旦人为破坏,就极难恢复,生态环塊极为脆弱。
  山地城市公园指城市用地范围内基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能对公园布局与空间形态起到控制作用或具备山地地形特征的公园绿地。但由于山地公园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生态环塊遭到破坏的山体易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坍塌;影响城市录观和区域经济发展,导致局部气候恶化等诸多社会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理念在山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再之前山体公园在发展中所潜在的问题是建成年代较早,但现如今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老旧的山体公园已不能满足现代游人的需求了;在山体公园的规划过程中,一些老旧的建筑设施于新建景点间缺乏景观联动性;早前山体公园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总体规划不够完善,景观设计缺乏体系,不符合时代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体公园潜在的问题有了很大的变化,近现代山体公园在规划过程中,总体是人工景观大于自然景观。山体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这也使山体园失去文化特色,过于注重山体造景,而没有意识到城市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造成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大多数城市在建设中并没有意识到山体公园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仅凭借传统的山体公园旅游建设经验。山体公园旅游线路,对自然山体造成严重破坏,同时还无法满足游客的众多需求,使得山体公园的舒适性、观赏性大大降低。此外,山体公园植被修复建设并不完善,导致山体公园绿化效果、植物种植等效果不佳,单一化的植物品种也影响了山体公园的美观程度。基于这种背景下,城市山体公园建设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城市发展的根本需求,阻碍城市发展的同时,还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造成阻碍。
  山体公园设计主要以城市中以自然山体为主,围绕自然山体展开规划设计,对公园进行空间布局和造景。城市山体公园有着复杂多变的地势地形、丰富的植被资源,“山”是公园的核心景观。通过利用景观设计手法,对山体公园主入口,主要景观节点,主干道进行规划设计。由点及线形成主要景观廊道,来组织游客的旅游游线。再针对景观主轴线周边的景观节点展开细节设计与优化,由线成面达到景观的视觉空间要求。
  城市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山体的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等。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建设目标,从而为城市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公园场所,同时,还能发挥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防灾避险等积极作用。山体公园依托于现存的自然山体,合理建设城市山体公园,让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得以保障。因此,提高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有效性,是进一步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生壤修复:受损山体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在于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使之恢复到可再利用的状态。
  系统重构:受损山体的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士地利用、基础设施、视觉效果、交通及周边环境多种因素,合理配置“斑块”、“廊道”、“基质”等生态要素,建立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于一体的山体生态环境。
  景观营造:受损山体的景观资源再利用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等学科密切联系。规划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达到综合开发的目的。
  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的同时留下诸多“山疤”在我国城市转望发展的过程中,规划应在山体生态环境改善和山体生态修复方面投入更多目光,山体公园是有独有的山体地貌,这个是其它公园无法相比的,在生态园林指导下,山体公园建设规划也越来越重要。因此,通过对城镇绿地中的山体公园进行景观绿化上植物造景设计,使其在满足城镇居民日常使用,游憩,休闲,观赏的需求基础上,又要能够对周边绿地系统中的绿地斑块进行生态上修复整合,还原城镇绿地的生态自然性。修复过程并不是完全将其恢复到原始状态,而是修复自然植被,扭转系统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山体录观格局,控制水体流失,从而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此同时,又能够使居民达到娱乐养生的目的,最后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穆慧华(1995-),女,汉族,籍贯:山东日照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十分漫长艰难,而电力工程技术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这个技术的应用明显改变了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同时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和专家需要对这项技术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研究  前言  智能電网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保证施工的整体进程和效率,我们还需要学习更为先进的技术。本文我们主要对电力工程
期刊
摘 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造价管理是控制其经济效益的最大保障,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不仅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程序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以为施工建设节约成本,而传统的造价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只有大力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并在建设工程中对其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才能为整个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才能更好的达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水平,实现工程建设的整体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和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越来越多,超高层混凝土泵送压力高、难度大,给泵送施工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难题,研究超高层混凝土泵送中的关键技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主要核心技术有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泵管布置及安装、混凝土供应及机械选择、管道清洗、堵管预防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引言  本工程位于南昌市红谷
期刊
摘 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电气安装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性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通过使用防雷接地技术,能够防止建筑物受到雷击,并给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建筑物。基于此,本文主要将阐述防雷接地技术在建筑电气安装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防雷接地技术;建筑电气安装;应用  0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大背景下,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加强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组织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图书馆更好的发挥服务职能。基于此,下文就知识管理的定义、特征以及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探析做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管理创新;应用
期刊
摘 要: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对危险点分析是提高变电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危险点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降低各种危险事故给电网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就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控制措施  一、变电运行中常见的危险点  1、天气对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危险点  
期刊
摘 要:为实现焚烧装置的不间断运行,本文在介绍西门子S7-300软冗余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天津某化工尾气处理提标改造项目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充分考虑了成本、可维护性等因素,通过配置电源模块、CPU、冗余模块、通讯模块及相关I/O模块等硬件,完成软件组态,实现了焚烧炉控制系统的冗余功能。  关键词:S7-300;软冗余;软件组态;控制系统  0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1]
期刊
摘 要: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施工技术,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一般都较为特殊,陡峭坡道与湍急的河道都较为常见,因此需要科学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以支持工程的正常开展。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施工器械与施工技术也呈现多样化,工程精细度、技术发达度及器械精准度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度和质
期刊
摘 要:在科技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共存的今天,人们对现代室内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外来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盲目的模仿,不加以思考,这样的作品缺乏了自身的魅力。因此,当代设计师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优质精神,结合新技术,新科技,做到具有多元化并存的室内环境,又能展现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通过对壮族传统元素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将其与
期刊
摘 要:土建工程建设的主要施工项目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机电设备安装以及装饰装修几个阶段。其中安装与土建装修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人员的使用以及审美需求,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够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所以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关注安装与装修相关施工技术,以推进我国土建工程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安装与土建装修配合的施工技术,以供参阅。  关键词:安装;土建装修;施工技术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