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兴起,可能给顽强生存的寻呼机配货划上一个句号,键盘的敲击和鼠标的移动,将会打开一个新的空车配货纪元

很难想象,在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寻呼机依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货车司机就是寻呼“遗老”中的一个群体,很多货车司机依旧腰挂一个寻呼机,等待着下一个配货信息在寻呼机上显示出来。
但是网络的兴起,可能给顽强生存的寻呼机配货划上一个句号,键盘的敲击和鼠标的移动,将会打开一个新的空车配货纪元。
从寻呼机到键盘加鼠标
秋风所过之处,片片黄叶转悠飘落;数字化所兴之处,行业变革风起云涌。网络配货在网络狂潮时兴时灭之际,也不断地上演着自己的沉浮故事。
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在《六一居士传》中自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手? ”
传统配货行当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有些许“六一居士”的味道。现在也能够见到这样的配货办公场景,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名接线员,一支笔,一个小笔记本,汇集在一个小的办公室,而这样配货场景在现在依然有着自己的固有市场。
本刊记者询问了一些运输业的老前辈,如果再往前追溯,在电话还没有普遍使用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公告板的形式,将配货信息写在公告板上,货运司机看到信息后直接面谈,完成配货过程。
在摩托罗拉的形状还是砖头块的年代,寻呼机也成为一种先进而又略显奢侈的装备。在货运市场短缺的时候,跑运输的成为相对富裕的一个阶层。货运司机拉更多的货物,就可以挣更多的钱;而想要拉更多的货物,获取更多的货运信息就成为很关键的因素。信息的流通就意味着钱财的增加,货运司机在国内也算较早装备起来的一批人,在寻呼机兴起之时,就开始购买寻呼机开展业务了。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空车配货也开始搭乘网际快车。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快速沟通和发布成为可能,信息交流的平台一旦形成,在这个舞台上就能够施展出漂亮的拳脚了。
不可否认,在传统的运输行业,很多人的口头禅就是“从小不读书,长大搞运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不是很高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但是随着运输市场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知性”因素也开始进入运输市场,货车司机也开始跟上时代,过上了“.com”的生活。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互联网就是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地渗透进各行各业。“变亦变,不变亦变”,在办公日益趋向无纸化的今天,货车司机也必然要向“网络化生存”进行。
抛弃寻呼机,拉起上网线,准备网络配货!
网潮中起起落落
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中输入“配货”两个字, 就会搜索到305,000篇网页,而各地配货网的网址也是一个接一个,不仅有全国性的配货网,如中国配货网、中国货运网、中国货运联盟、华夏配货网等,还有大区域性的配货网,比如华东货运网等,而一个城市和一个省的配货网更是俯拾皆是。
这么多的配货网络,呈现出来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人将其形容为朝阳产业。
与年轻的网络行当一样,现在从事网络配货的很多都是年轻的面孔。而在这些年轻的面孔后面,也经历了互联网的几度沉浮。与本刊记者见面的中国配货网老总丁华波和严文峰都是在三十以内,有着和互联网很相匹配的青春面孔,从他们的脸上和口中,不难读出这个行业的活力。而在这种活力的背后,不能忽略前面的网络配货所走过的风雨之路。
在网络配货的起始阶段,科利华公司的中运网无疑承担着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在2000年5月19日,以经营教育软件、Internet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电子出版物等为主的科利华公司,投资建设了中运网(WWW.2188.com),开始了网络配货的巨大赌注。在网络狂潮当兴之时,风险资本频频出手,网络概念不断兴起。在大家对电子商务前景普遍迷茫的时候,科利华投资网络配货,无疑是给当时脆弱的电子商务前景注入了一丝清凉剂。
中运网成立伊始,首月就实现了“开门红”,成交额突破了200万。从2000年的5月19日至8月9日,科利华的交易总额就突破了1000万元。科利华公司在当时的新闻稿上豪迈地拟出一个标题——“八十天,三级跳,网络交易屡翻番过千万,再奔亿,民族大业终实现”。当时纳斯达克市场的股票滑至谷底,重创了众多的网络概念股,人们对于网络的盈利模式开始持很大的否定态度,而中运网在哀鸿遍野中红旗飘扬,所引起的行业瞩目至今都让IT行业人士记忆犹新。
实际上,在网络配货的青涩季节,有众多的兄弟网站和中运网共同度过,这些“烈士”名单有华夏在线和亚之桥等。值得一提的是,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当时可谓如日中天,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的题词——“高效畅通”,这个题词至今仍然停留在亚之桥网站的首页上。
但是短暂的愉悦之后,留下来的却是无尽的回忆。好景不长,这些网络配货站点由于各种原因,纷纷沉寂了下来。
经历了互联网的暴风洗礼,网络配货在偃旗息鼓中开始东倒西歪,有的艰难度日,有的关门大吉。惨淡的经营过后,互联网开始理性起来,踏实地寻求自己的盈利模式。
有人将这个低迷时期比作一个槛,逾越过这个艰难的槛,就有可能从沦陷区走向解放区,迎来解放区明朗的天空。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上网群体增幅惊人,互联网开始冷静下来,国内的运输市场在经济的高涨时期也水涨船高,货运市场增加了一些活跃迹象。
所有的这些迹象表明,网络配货的空间开始有了拓展的想象。2003年左右,中国配货网(WWW.peihuo.com)等一批配货网络的网站也开始出现,网络配货在度过萧条季节后,开始逐步复苏了。随着更多网络配货的网站的跟进,网络配货市场开始壮大,出现了行业性的整体复苏。
中国配货网的总经理丁华波向本刊记者回顾了网络配货发展的轨迹,透过这种轨迹,不难读出网络配货在网潮中所经历的起起伏伏。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浮谁胜出天知晓!”
潮涨潮落终有因
为什么科利华公司投资中运网会失败呢?相比之下,科利华公司创办中运网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同行竞争对手,但是科利华还是遭遇到了失败的命运。而且倒下的还不是一个,而是一批。
丁华波说,以前科利华公司做过空车配货,包括华夏在线,亚之桥等一系列的公司都尝试过这 个行当,但是当时他们做的不是很成功,当然也有很多原因,一个就是互联网当时的环境还不是很理想,1999年和2000年的时候.基于这种成熟的运用理念还没有,而且当时运行的成本也很大,整个上网的环境也不是很理想,综合的因素导致他们走向了失败。
据说当时网络概念爆炒的时候,网络运行的成本很大,单是一个小小的网络编辑,就需要7000到8000人民币一个月来供养。而且技术成本也很高,技术员的工资也是高的很。配货网站办公的地点都是高档的写字楼,每个月的租金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正是这些庞大的支出,使得网站的运营捉襟见肘,势必难以为继。
相比之下,现在网络环境成熟了,而且洗净了很多泡沫,沉淀下来的都是精华了,现在的网站运营不用高额的成本来维护运营了。而互联网的成熟和支撑互联网的群体在逐步增长,也成为配货网站发展的强劲动力。
还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运输专家于永成说,空车配货行业市场应该很大,但是相反国家组织做的配货网络都难以运营下去,但是个人单枪匹马建立配货网络的网站却很成功,在浙江义乌就有私人的配货网站运营的不错,而国家的网站却纷纷倒闭。
于永成对此奇怪现象的解释是,市场要在配货网络的网站运营中起主要作用。国家主导的网络配货的网站竞争意识不够,市场感觉差,遭遇到败仗也在所难免。
“现在进入了比拼服务的时代,网络配货实质上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谁把配套的服务做好,谁就会在竞争中胜出。”丁华波说。
中国配货网在上地办公,记者在与同样在上地办公的GOGO配货网接触,仗着港资的背景.GOGO配货网对待客户的态度极其傲慢无礼,可以想见,这样的配货网,有着什么样的服务,在服务制胜的今天,走向失败估计也是不久的事情。
在配货网络的框架搭建起来后,并不是直接开启了通向盈利的道路,只有将体贴的服务做到家,配货网络的网站存活机会才会增加。
将骗货斩在认证处
据丁华波介绍,中国配货网分为两类会员,第一类是信用VIP,即金卡会员,全年的价格是1288元,第二类就是普通会员,价格在288元。
本刊记者在与中国货运联盟接洽中得知,中国货运联盟关于会员的设置以及价格都与此相近。
而且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网络配货的网站运营人员都是由年轻的群体组成,运营的方式是地上和地下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手段都派上用场,有论坛、QQ、短信等。只要能够扩大网站的影响力,网站就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
但是,与传统的空车配货方式一样,目前横亘在众多空车配货网站面前的难题,主要也是空车骗货。每年因为空车骗货造成的损失巨大,将空车骗货遏制在萌芽状态,成为众多货主和空车配货网站的最大愿望。
丁华波说,检查网络配货的网站服务是否到家,很重要的就是你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是否信息量很大,对市场的维护,包括对车主和货主的认证。中国配货网的会员都有一些严格的认证,车主要提交身份证、驾驶证、道路运输许可证、运营证等。
目前中国配货网正在跟公安部三所以及交通部合作,对身份证进行认证。现在公安部提供的是三亿人,到2006年全部入库.在库的人口都可以查到。在空车配货市场,出现了很多的空车骗货情况,骗的人身份没法认证,核查身份最权威的数据就是公安部的数据,现在中国配货网和公安部相关部门的合同已经签订好了,正酝酿着如何一起推出来。
货主最怕把货给骗走了,我们动员货代提高自己的保险意识,对车主和货代的认证技能进行提高,现在也有很多车主联合货代骗货主的情况,中间商就是配贷商,在国外叫货代,国外的货代市场很发达,货代也要进行认证,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是否是正规的经营单位。
再规范一点,就是引进第三方认证,像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就引进第三方的认证,“我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必然是不合理的,你是我的会员,我就说你很诚信,那是当然不合理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进第三方来进行认证,营业执照和诚信纪录情况如何,然后把这些信息提交给会员。”丁华波说。
第三就是道路运输业的一些保障机构,万一出现骗货了,有专门的保障机构来保障。现在国内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有建立真正的信用体系,骗货的局面就不再出现了。
身份认证、第三方认证,专门的保障机构,只有三管齐下,再加上国家信用体系的完善,空车骗货将会使骗货分子“有贼心但没有贼胆”,网络配货也就迈向光明大道了。
(编辑/宋艳玲,陈致成)

很难想象,在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寻呼机依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货车司机就是寻呼“遗老”中的一个群体,很多货车司机依旧腰挂一个寻呼机,等待着下一个配货信息在寻呼机上显示出来。
但是网络的兴起,可能给顽强生存的寻呼机配货划上一个句号,键盘的敲击和鼠标的移动,将会打开一个新的空车配货纪元。
从寻呼机到键盘加鼠标
秋风所过之处,片片黄叶转悠飘落;数字化所兴之处,行业变革风起云涌。网络配货在网络狂潮时兴时灭之际,也不断地上演着自己的沉浮故事。
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在《六一居士传》中自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手? ”
传统配货行当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有些许“六一居士”的味道。现在也能够见到这样的配货办公场景,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名接线员,一支笔,一个小笔记本,汇集在一个小的办公室,而这样配货场景在现在依然有着自己的固有市场。
本刊记者询问了一些运输业的老前辈,如果再往前追溯,在电话还没有普遍使用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公告板的形式,将配货信息写在公告板上,货运司机看到信息后直接面谈,完成配货过程。
在摩托罗拉的形状还是砖头块的年代,寻呼机也成为一种先进而又略显奢侈的装备。在货运市场短缺的时候,跑运输的成为相对富裕的一个阶层。货运司机拉更多的货物,就可以挣更多的钱;而想要拉更多的货物,获取更多的货运信息就成为很关键的因素。信息的流通就意味着钱财的增加,货运司机在国内也算较早装备起来的一批人,在寻呼机兴起之时,就开始购买寻呼机开展业务了。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空车配货也开始搭乘网际快车。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快速沟通和发布成为可能,信息交流的平台一旦形成,在这个舞台上就能够施展出漂亮的拳脚了。
不可否认,在传统的运输行业,很多人的口头禅就是“从小不读书,长大搞运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不是很高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但是随着运输市场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知性”因素也开始进入运输市场,货车司机也开始跟上时代,过上了“.com”的生活。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互联网就是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地渗透进各行各业。“变亦变,不变亦变”,在办公日益趋向无纸化的今天,货车司机也必然要向“网络化生存”进行。
抛弃寻呼机,拉起上网线,准备网络配货!
网潮中起起落落
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中输入“配货”两个字, 就会搜索到305,000篇网页,而各地配货网的网址也是一个接一个,不仅有全国性的配货网,如中国配货网、中国货运网、中国货运联盟、华夏配货网等,还有大区域性的配货网,比如华东货运网等,而一个城市和一个省的配货网更是俯拾皆是。
这么多的配货网络,呈现出来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人将其形容为朝阳产业。
与年轻的网络行当一样,现在从事网络配货的很多都是年轻的面孔。而在这些年轻的面孔后面,也经历了互联网的几度沉浮。与本刊记者见面的中国配货网老总丁华波和严文峰都是在三十以内,有着和互联网很相匹配的青春面孔,从他们的脸上和口中,不难读出这个行业的活力。而在这种活力的背后,不能忽略前面的网络配货所走过的风雨之路。
在网络配货的起始阶段,科利华公司的中运网无疑承担着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在2000年5月19日,以经营教育软件、Internet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电子出版物等为主的科利华公司,投资建设了中运网(WWW.2188.com),开始了网络配货的巨大赌注。在网络狂潮当兴之时,风险资本频频出手,网络概念不断兴起。在大家对电子商务前景普遍迷茫的时候,科利华投资网络配货,无疑是给当时脆弱的电子商务前景注入了一丝清凉剂。
中运网成立伊始,首月就实现了“开门红”,成交额突破了200万。从2000年的5月19日至8月9日,科利华的交易总额就突破了1000万元。科利华公司在当时的新闻稿上豪迈地拟出一个标题——“八十天,三级跳,网络交易屡翻番过千万,再奔亿,民族大业终实现”。当时纳斯达克市场的股票滑至谷底,重创了众多的网络概念股,人们对于网络的盈利模式开始持很大的否定态度,而中运网在哀鸿遍野中红旗飘扬,所引起的行业瞩目至今都让IT行业人士记忆犹新。
实际上,在网络配货的青涩季节,有众多的兄弟网站和中运网共同度过,这些“烈士”名单有华夏在线和亚之桥等。值得一提的是,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当时可谓如日中天,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的题词——“高效畅通”,这个题词至今仍然停留在亚之桥网站的首页上。
但是短暂的愉悦之后,留下来的却是无尽的回忆。好景不长,这些网络配货站点由于各种原因,纷纷沉寂了下来。
经历了互联网的暴风洗礼,网络配货在偃旗息鼓中开始东倒西歪,有的艰难度日,有的关门大吉。惨淡的经营过后,互联网开始理性起来,踏实地寻求自己的盈利模式。
有人将这个低迷时期比作一个槛,逾越过这个艰难的槛,就有可能从沦陷区走向解放区,迎来解放区明朗的天空。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上网群体增幅惊人,互联网开始冷静下来,国内的运输市场在经济的高涨时期也水涨船高,货运市场增加了一些活跃迹象。
所有的这些迹象表明,网络配货的空间开始有了拓展的想象。2003年左右,中国配货网(WWW.peihuo.com)等一批配货网络的网站也开始出现,网络配货在度过萧条季节后,开始逐步复苏了。随着更多网络配货的网站的跟进,网络配货市场开始壮大,出现了行业性的整体复苏。
中国配货网的总经理丁华波向本刊记者回顾了网络配货发展的轨迹,透过这种轨迹,不难读出网络配货在网潮中所经历的起起伏伏。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浮谁胜出天知晓!”
潮涨潮落终有因
为什么科利华公司投资中运网会失败呢?相比之下,科利华公司创办中运网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同行竞争对手,但是科利华还是遭遇到了失败的命运。而且倒下的还不是一个,而是一批。
丁华波说,以前科利华公司做过空车配货,包括华夏在线,亚之桥等一系列的公司都尝试过这 个行当,但是当时他们做的不是很成功,当然也有很多原因,一个就是互联网当时的环境还不是很理想,1999年和2000年的时候.基于这种成熟的运用理念还没有,而且当时运行的成本也很大,整个上网的环境也不是很理想,综合的因素导致他们走向了失败。
据说当时网络概念爆炒的时候,网络运行的成本很大,单是一个小小的网络编辑,就需要7000到8000人民币一个月来供养。而且技术成本也很高,技术员的工资也是高的很。配货网站办公的地点都是高档的写字楼,每个月的租金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正是这些庞大的支出,使得网站的运营捉襟见肘,势必难以为继。
相比之下,现在网络环境成熟了,而且洗净了很多泡沫,沉淀下来的都是精华了,现在的网站运营不用高额的成本来维护运营了。而互联网的成熟和支撑互联网的群体在逐步增长,也成为配货网站发展的强劲动力。
还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运输专家于永成说,空车配货行业市场应该很大,但是相反国家组织做的配货网络都难以运营下去,但是个人单枪匹马建立配货网络的网站却很成功,在浙江义乌就有私人的配货网站运营的不错,而国家的网站却纷纷倒闭。
于永成对此奇怪现象的解释是,市场要在配货网络的网站运营中起主要作用。国家主导的网络配货的网站竞争意识不够,市场感觉差,遭遇到败仗也在所难免。
“现在进入了比拼服务的时代,网络配货实质上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谁把配套的服务做好,谁就会在竞争中胜出。”丁华波说。
中国配货网在上地办公,记者在与同样在上地办公的GOGO配货网接触,仗着港资的背景.GOGO配货网对待客户的态度极其傲慢无礼,可以想见,这样的配货网,有着什么样的服务,在服务制胜的今天,走向失败估计也是不久的事情。
在配货网络的框架搭建起来后,并不是直接开启了通向盈利的道路,只有将体贴的服务做到家,配货网络的网站存活机会才会增加。
将骗货斩在认证处
据丁华波介绍,中国配货网分为两类会员,第一类是信用VIP,即金卡会员,全年的价格是1288元,第二类就是普通会员,价格在288元。
本刊记者在与中国货运联盟接洽中得知,中国货运联盟关于会员的设置以及价格都与此相近。
而且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网络配货的网站运营人员都是由年轻的群体组成,运营的方式是地上和地下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手段都派上用场,有论坛、QQ、短信等。只要能够扩大网站的影响力,网站就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
但是,与传统的空车配货方式一样,目前横亘在众多空车配货网站面前的难题,主要也是空车骗货。每年因为空车骗货造成的损失巨大,将空车骗货遏制在萌芽状态,成为众多货主和空车配货网站的最大愿望。
丁华波说,检查网络配货的网站服务是否到家,很重要的就是你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是否信息量很大,对市场的维护,包括对车主和货主的认证。中国配货网的会员都有一些严格的认证,车主要提交身份证、驾驶证、道路运输许可证、运营证等。
目前中国配货网正在跟公安部三所以及交通部合作,对身份证进行认证。现在公安部提供的是三亿人,到2006年全部入库.在库的人口都可以查到。在空车配货市场,出现了很多的空车骗货情况,骗的人身份没法认证,核查身份最权威的数据就是公安部的数据,现在中国配货网和公安部相关部门的合同已经签订好了,正酝酿着如何一起推出来。
货主最怕把货给骗走了,我们动员货代提高自己的保险意识,对车主和货代的认证技能进行提高,现在也有很多车主联合货代骗货主的情况,中间商就是配贷商,在国外叫货代,国外的货代市场很发达,货代也要进行认证,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是否是正规的经营单位。
再规范一点,就是引进第三方认证,像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就引进第三方的认证,“我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必然是不合理的,你是我的会员,我就说你很诚信,那是当然不合理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引进第三方来进行认证,营业执照和诚信纪录情况如何,然后把这些信息提交给会员。”丁华波说。
第三就是道路运输业的一些保障机构,万一出现骗货了,有专门的保障机构来保障。现在国内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有建立真正的信用体系,骗货的局面就不再出现了。
身份认证、第三方认证,专门的保障机构,只有三管齐下,再加上国家信用体系的完善,空车骗货将会使骗货分子“有贼心但没有贼胆”,网络配货也就迈向光明大道了。
(编辑/宋艳玲,陈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