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刘明慧 《168cm》 玻璃钢烤漆 导师:李象群 [参展作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刘明慧 《168cm》 玻璃钢烤漆 导师:李象群 [参展作品]
其他文献
“空中花园”的创作构想始于某天我在公园偶遇的一棵橡树。它被连根拔起之后,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在一座玻璃山丘之上睡去似的。时隔几日,当我返回原地,发现那树已不复存在,但它的根却在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大块的土堆与坑陷。我想象着不久之后会有新的树木在这块土地上继续茂盛地生长,就像苏美尔人神话故事中的女神一般。我想要把这棵树移植到我的精神花园中去,希望它在一个崭新的理想世界静静地睡去。好似印度教中的
2016年11月20日17:30,适逢“爱·跟随、跟随——中匈雕塑艺术交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之际,以“爱·跟随、跟随”为主题的座谈会在文韵时光咖啡厅举办。参加展览的嘉宾、作者以及北京文化、雕塑界的专家近30人参加了座谈活动。在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罗敏主持下,大家围绕本次展览以及今年8月初中国艺术家赴匈牙利的展览,涉及艺术哲学、中匈文化、展览策划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彩研讨。以下为部
内容摘要:自当代艺术风潮成型起,艺术的商业化进程就备受学者关注。市场成为左右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艺术的商业化之路是闽台两地的共同前进道路,两地艺术家也走出了各自的特色和故事。闽台两岸隔海相望,无论从血缘还是文化上均具有无可否认、不可割舍的深厚血缘关系。历史上,无数闽地的商贾农人,文人艺匠离家去台,在台湾落地生根,并在闽台两地建立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如今,在商业化浪潮的席卷下,闽台两地
一、从《夏露德女士像》说起 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仓库”的玻璃橱窗中,存放着郑惠南先生的雕塑作品《夏露德女士像》,作品满是灰尘,无人提及,渐渐地被人们所忘记,在今天很多老作品大红大紫、价格攀升对照下,“夏露德女士”显得格外冷清与寂寞。 1956年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年轻教师郑惠南先生和李克勤女士,受学院派遣赴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进修,为期半年。他们回国后所带来的理性、冷
从本质上讲抽象雕塑是关于雕塑本体语言的话题。在具象雕塑上探讨雕塑的本体语言总是受到对象解剖结构的干扰,语言的锤炼总是进行得不那么纯粹。而抽象雕塑的极致性形态无非是几何形、有机形、点、线、面、体、块等,雕塑家可以在其间直接思考诸如空间与形体、能量与重力、生命与架构、物质与精神等关于雕塑的终极命题。 抽象雕塑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形态要素的有限性,且并不影响艺术家发挥的无限性。就是同一类型的形态,N个雕塑
中国是否进入了消费社会,人们对此还存有争议,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消费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它不仅仅是人们用来满足物质需求的简单行为,而是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消费来建构自己的社会阶层、文化身份,满足某种自我想象和价值定位,对商品的符号意义、文化特性及形象价值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说,至少在中国的某些地区或阶层中,已出现了消费社会的现象与特征。 关于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在文化艺术界引起
那是26年前的事了。 那年我10岁,与母亲住在院南那座叫茅山的山脚下。那时父亲远在一家工厂上班,一年最多回家两次,住的时间也极短,因此他留给我的印象平淡得不如那个十天半月便到我们村子来吆喝一阵的补锅匠。在我脑海里,他的模样一直有些模糊不清。 母亲长着一副高大结实的身板和一双像男人一样打着厚茧的手。这双手只有摸着我的脑袋瓜子、送我上学或者搔着我的后背抚我入睡的时候,才使我感觉它不可抗拒的母性温柔
可能很多男性观众都会暗暗地羡慕陈连富,因为他雕塑了那么多美丽的身体。 陈连富虽然也做过许多金属焊接作品,也做过一些头像之类,但是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成就的,应该是那些女人体。 一个男人喜欢女性的身体,特别是性感的,有魅力的身体,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在这一点上,它不是什么“当下”不“当下”的问题,而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当下的男人关注女性的身体;过去的男人难道就不关注吗?何况,当下的女性同样也
文:潘特斯·肯杰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 译:王梦佳 学院成立的故事 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模仿由路易十四于1648年在巴黎建立的法兰西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艺术院校开始在欧洲被广泛建立。直到1 738年,丹麦的独立君主克里斯汀五世才开始在财政上支持丹麦的一个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个学校针对艺术家、艺术业余爱好者和工匠培训绘画和素描。它于1740年开始运作。这个学校经常只有极少的
特奥蒂瓦坎人的永生之门 美国考古学家戈麦斯·塞尔吉 奥屏住了呼吸。在特奥蒂瓦坎古城 遗址,他的团队花了六年时间挖一 条138米深的墓道。他和他的团队 已经移动了1000吨的石头和碎片, 让无数珍宝重见天日。现在,在墓道 的尽头,三个墓室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三个深埋地下的墓室将会揭示或 解答哪些谜题? 在公元100年到公元700年之 间,特奥蒂瓦坎古城十分繁盛,这块 36平方千米的土地曾养育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