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在国家外专局出国项目的支持下,我们一行4人,对智利猕猴桃生产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学习,现就智利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谈谈我们的所得。
1 产量和面积情况
智利猕猴桃产业和我国同时起步,开始于1978年。当年建园20公顷,最大面积位于科瑞克,只有5公顷。目前总面积约1万公顷,在种植业中所占面积份额为3.7%,在世界猕猴桃产业界排名第三;年产量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份额的17%,南半球排名第二,2004—2005年总产量1200万吨。单位面积产量排名第四。
猕猴桃生产主要分布在智利中部的5、6、7区,立地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高的可超过10%,pH值6~8,高pH值地区缺铁现象不严重。降雨量南北差异大,年降雨量400~1200毫米不等,但在夏季均少有降雨,果园均具有灌溉条件。冬季低于0℃的天气很少,夏季高于35℃的天气不多,日夜温差大。成熟期从北至南不断推迟,最早采收期在3月,最晚在4月。品种主要为海沃德,授粉品种马图阿和陶木里。雌雄比例1:8,砧木为海沃德实生苗。
近10年内智利猕猴桃的产量基本稳定,总产量的90%用于出口。其中40%销往欧洲,30%销往美国,20%销往亚洲,均价约0.5美元/千克。有机猕猴桃的比例约占2%~3%,其价格比一般猕猴桃的高10%~30%,在产量少的年份,价格优势下降,反之优势更明显。
2 进出口情况
智利的猕猴桃出口工作做得非常好,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其一,智利人口少,国内消费量小,需要出口来维持产业的良性发展;其二,位于南半球,果品成熟期正处于北半球猕猴桃果品缺少期:其三,果品产业的标准化程度高,符合商品果的比例较高,残次果比例很小。但智利猕猴桃出口价位较低,原因一是由于劳动力价值较低,即劳动力比较便宜,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商品价位评估规则条款的限制下,其对于果品价位的计算有负面影响;其二商品果的远洋运输,对于到岸后的果品货架期有影响,从而降低了果品价格。
世界四大猕猴桃主产国猕猴桃果品的商业流通量有所不同,新西兰和智利的流通量主要为出口量,意大利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我国则主要为进口和内销量。
3 有机猕猴桃生产
由于猕猴桃本身具有较好的抗性,加之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有机猕猴桃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机猕猴桃生产和一般猕猴桃生产在很多方面相同,下面以南方第8区(LOS SANGLES)有机猕猴桃园为例,对智利的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进行总结。
3.1 立地条件
该地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但雨季在冬季,生长季为旱季。冬季温度2~15℃,最低温度-2℃,夏季8~38℃。壤土,有机质含量8%。面积12公顷,通常用工12~15人,用工相对较多。
3.2 育苗
在温室中,将海沃德种子播种在营养钵中,出苗后移植到营养袋(15厘米×30厘米)中,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加温,促进生长。大棚用黑色遮阴网遮阴,幼苗用竹竿牵引,通过摘心促壮。通常在春季劈接,也可在生长季嫁接。嫁接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从大棚中转移到露地锻炼,但仍然遮阴。锻炼一段时间后,再用于建园。
3.3 定植
大苗定植,老果园一般株行距为4米×5米,新建果园密度加大,应用2.5米×4米。每株有立杆进行支撑。为了防止冬季雨季积水,通常采用高畦栽培。
3.4 整形修剪
采用大棚架,单干双臂,在双臂上直接着生结果母蔓,2臂上结果母蔓间隔20~30厘米,每株25~30个母蔓。通常对母蔓每年进行更新,如枝量太少在结果母蔓基部选留结果枝作为第2年的母蔓。注意促发新枝,防止后部光秃。冬剪后留芽量140000~165000个/公顷,萌芽率50%~60%。架上枝叶不能过密,架面下应见光斑。要求生长季叶幕下透光率为25%,即75%遮光。如透光率过小,果实硬度下降,影响品质。如过密,实行夏季修剪,通常在果实的上方2~4叶处剪截,如叶片少空间多可不短截。去除位置不好的无果枝或枝向不好或过弱过强的新梢。为防止夏剪过重,距2臂1.3米以内区域不行夏剪。
最近新建的果园,定植后第1年,当主干达到2米左右时,进行短截,促发2个新梢,然后沿45°角向上牵引这2个新梢,以增加新梢的生长势,培养健壮的2臂。冬季修剪时将2臂沿行向放下,促放第3年的结果母蔓。
3.5 花果管理
花前人工疏花,将畸形花和侧花除去。花期租用蜜蜂,每公顷12箱蜜蜂,改善授粉条件。花后人工疏果,根据枝条强弱决定留果量。为增大果实,在结果母蔓基部进行环割。
3.6 肥水管理
每年将秸秆(薄荷)粉碎后施于土壤表面,稍作浅翻,施用量10吨/公顷。为提高土壤有机质,修剪后的枝叶粉碎后施在土壤表面。施用鱼肉,施用量600千克/公顷。碳酸钙和硫酸钙轮换使用,每年1000千克/公顷。使用BASF公司出品的海藻提取物,每年2次,每次40升(溶入200升水中)/公顷,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还使用钾、硫、镁、磷、石灰等矿质肥料。
由于夏季干旱无雨,如采取滴灌或微喷,需每天进行,如为沟灌每4~7天灌溉1次。滴灌和微喷100%的计算机控制,在叶子和土壤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树体生长情况进行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的补差施肥。
3.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为介壳虫,喷施机油进行防治;溃疡病危害枝干,通过控制灌溉,剪除枯枝等防治传染,不用药控制;蒂腐病危害果实,通过修剪,改善光照条件,减轻危害。
3.8 产量和品质
定植后第4年进入结果期,平均产量20吨/公顷,好的年份可达30吨/公顷。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是风害吹折新梢,结果枝数量偏少。按照这种管理,60克(有机猕猴桃出口标准最低标准)以上果实比例可达93%,90克以上果可达60%,果实越大价格越高,低于60克果实免费送福利院。价格0.5美元/千克以上,比一般的果实价格高15%~20%。
4 一般猕猴桃生产
一般猕猴桃生产与有机猕猴桃生产相比,在管理技术上差异主要是可以使用一些化学物质。
4.1 化学肥料使用
为提高果实耐贮性(增加硬度),在12月,1月和2月喷施钙肥,浓度为600~900毫克/千克氯化钙,也有施用氧化钙或Wuxal(化学成分不清楚),每月2次,早期浓度低,后期浓度高。有些地区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钙,所以不用补施。开始试用乙烯合成抑止剂(AVG),以增 加硬度。
氮肥使用量100~300千克/公顷,年,钾肥100~200千克,公顷/年,有灌溉条件的果园,肥料氮、磷、钾、镁等通过灌溉系统施入。叶面喷施锰等微量元素。南方土壤pH值偏高的地区,有缺铁现象,叶面喷施Fe-EDDHA。
4.2 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应用
为增大果实,花后2周喷施5~10毫克/千克氯吡苯脲。智利政府允许使用氯吡苯脲,大约30%~50%种植户使用,但控制用量,残留不得超过出口的标准。在中部地区,当需冷量不足时,使用高效破眠催芽剂(DorMex)提高萌芽率,根据低温累积情况决定使用浓度,一般为1%~2%。株间使用化学除草剂ROUND~UP除草。
4.3 产量与品质
一般商品果的出口标准为果实最低不得小于72克。产量一般控制在30~40吨/公顷,高产可达70吨/公顷。
5 包装和贮运
由于其果品主要外销,为了满足各种客户的要求和保证贮运过程中果品新鲜、不变质腐坏,智利特别注重果品的包装和贮运。访问期间参观考察了3个包装厂,现场观看了葡萄、樱桃、桃等的包装过程。参观了三大果品外运港口之一的VALPARAISO港,观看了果品装运过程。其包装贮运特点如下。
包装车间一般具有控温控湿条件,与冷库和冷藏车连接,实行冷链贮运。在没有控制条件下,尽快完成包装,然后马上拉到贮藏库。包装车间按照等级、重量、销售商的要求进行包装。人员分工明确,挑选、称重、包装、质监等责任分明。
果园收获后在2小时内运到包装车间,如在24小时内进行包装可不进行预冷。包装的步骤通常是:用水清洗→消毒(水中含120毫克/千克氯气)→去表皮水(干燥)→上蜡→分级→包装→预冷→进入冷库保存。如采收过早,成熟度不够,风味不好,硬度在10~12磅,将包装后的果实放在20℃下放置7~14小时,待硬度下降到7~8磅时,进行预冷,然后进入冷库。
对于樱桃,将果园采收的果实先进行预冷,然后进入冷库。包装处理时先在0℃水中清洗,去梗、去杂质、消毒(25毫克/千克氯气)、分级、包装、抽空气、充二氧化碳气体、封口,然后在冷库保存。
新鲜果品在包装厂包装完毕,摆放在标准的基盘(PELLET)上,每个基盘的尺寸按照不同市场或货船冷仓的规格制作,码放的高度有要求,一般重量1吨左右。然后进入冷库,或直接装上冷藏车拉至指定的地点接受检疫,然后根据港口的指令拉至码头。在装船之前,船运公司检测果实的温度,如温度不符合贮藏条件,拒绝装船。为了避免装船过程中果实温度升高,对装船时间有要求。装完后各基盘垛之间如有空隙,用特制的充气袋填充,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装船后按照要求设定温度,并作记录以便以后发生纠纷时查阅。
6 新品种在智利发展
目前智利的猕猴桃品种主要为海沃德,但也有外国公司开始试种新品种。新西兰的新园16A(zesprigold,HORT 16 A)在第6区建有大约120公顷猕猴桃园,尚未结果。
意大利一家公司在第6和第7区建有400公顷的猕猴桃园,品种为夏桃“SummerKiwi”,已经4年生。
意大利一家公司在第七区建有30公顷金桃(JINTAO)果园,认为金桃要好于新园16A。
7 智利猕猴桃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蒂腐病的防治;
(2)鲜果在贮运过程中硬度下降,果实变软,影响货架期;
(3)同一包装中硬度不一致也是主要问题;
(4)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干燥。猕猴桃幼树管理较为困难。
凤庆:大山里走出个“核桃县”
农民纯收入28%来自核桃树 71%农户成为核桃专业户
云南省凤庆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群众一直沿袭着种植核桃的传统,泡核桃林成了全县主要的特色经济林。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十五”以来,凤庆县整合各类项目和资源,走“经济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广泛发动群众,在海拔1500米以上2200米以下的地区大力发展泡核桃,并以每年6667公顷的进度推进,变核桃零星种植为产业化发展。在泡核桃产业发展上,凤庆县坚持“一个标准(种植)塘、一棵合格苗、一担农家肥、一挑定根水、一块覆盖膜”的“五个一”种植标准,“铁核桃高枝嫁接、铁核桃实生苗嫁接移栽、野生铁核桃移栽嫁接、泡核桃低产改造、青果直播”五种发展模式,严把“种苗管理关、前期规划关、造林质量关、检查验收关、抚育管理关”五个管理环节。2004年,凤庆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高优泡核桃种植“五个一”标准化示范区。
目前,全县已完成核桃种植5.67万公顷,其中泡核桃挂果面积1.2万公顷,产量8600吨,产值突破1.8亿元。全县核桃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近1000户,单户农户核桃年收入最高达7万多元。现已建成61个核桃专业村。
据悉,凤庆正在筹建核桃研究所,将对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探索。同时,2007年计划新植核桃园1.67万公顷,使全县核桃累计面积达7.33万公顷。
(据《农民日报》)
1 产量和面积情况
智利猕猴桃产业和我国同时起步,开始于1978年。当年建园20公顷,最大面积位于科瑞克,只有5公顷。目前总面积约1万公顷,在种植业中所占面积份额为3.7%,在世界猕猴桃产业界排名第三;年产量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份额的17%,南半球排名第二,2004—2005年总产量1200万吨。单位面积产量排名第四。
猕猴桃生产主要分布在智利中部的5、6、7区,立地条件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高的可超过10%,pH值6~8,高pH值地区缺铁现象不严重。降雨量南北差异大,年降雨量400~1200毫米不等,但在夏季均少有降雨,果园均具有灌溉条件。冬季低于0℃的天气很少,夏季高于35℃的天气不多,日夜温差大。成熟期从北至南不断推迟,最早采收期在3月,最晚在4月。品种主要为海沃德,授粉品种马图阿和陶木里。雌雄比例1:8,砧木为海沃德实生苗。
近10年内智利猕猴桃的产量基本稳定,总产量的90%用于出口。其中40%销往欧洲,30%销往美国,20%销往亚洲,均价约0.5美元/千克。有机猕猴桃的比例约占2%~3%,其价格比一般猕猴桃的高10%~30%,在产量少的年份,价格优势下降,反之优势更明显。
2 进出口情况
智利的猕猴桃出口工作做得非常好,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有:其一,智利人口少,国内消费量小,需要出口来维持产业的良性发展;其二,位于南半球,果品成熟期正处于北半球猕猴桃果品缺少期:其三,果品产业的标准化程度高,符合商品果的比例较高,残次果比例很小。但智利猕猴桃出口价位较低,原因一是由于劳动力价值较低,即劳动力比较便宜,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商品价位评估规则条款的限制下,其对于果品价位的计算有负面影响;其二商品果的远洋运输,对于到岸后的果品货架期有影响,从而降低了果品价格。
世界四大猕猴桃主产国猕猴桃果品的商业流通量有所不同,新西兰和智利的流通量主要为出口量,意大利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我国则主要为进口和内销量。
3 有机猕猴桃生产
由于猕猴桃本身具有较好的抗性,加之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有机猕猴桃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机猕猴桃生产和一般猕猴桃生产在很多方面相同,下面以南方第8区(LOS SANGLES)有机猕猴桃园为例,对智利的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进行总结。
3.1 立地条件
该地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但雨季在冬季,生长季为旱季。冬季温度2~15℃,最低温度-2℃,夏季8~38℃。壤土,有机质含量8%。面积12公顷,通常用工12~15人,用工相对较多。
3.2 育苗
在温室中,将海沃德种子播种在营养钵中,出苗后移植到营养袋(15厘米×30厘米)中,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加温,促进生长。大棚用黑色遮阴网遮阴,幼苗用竹竿牵引,通过摘心促壮。通常在春季劈接,也可在生长季嫁接。嫁接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从大棚中转移到露地锻炼,但仍然遮阴。锻炼一段时间后,再用于建园。
3.3 定植
大苗定植,老果园一般株行距为4米×5米,新建果园密度加大,应用2.5米×4米。每株有立杆进行支撑。为了防止冬季雨季积水,通常采用高畦栽培。
3.4 整形修剪
采用大棚架,单干双臂,在双臂上直接着生结果母蔓,2臂上结果母蔓间隔20~30厘米,每株25~30个母蔓。通常对母蔓每年进行更新,如枝量太少在结果母蔓基部选留结果枝作为第2年的母蔓。注意促发新枝,防止后部光秃。冬剪后留芽量140000~165000个/公顷,萌芽率50%~60%。架上枝叶不能过密,架面下应见光斑。要求生长季叶幕下透光率为25%,即75%遮光。如透光率过小,果实硬度下降,影响品质。如过密,实行夏季修剪,通常在果实的上方2~4叶处剪截,如叶片少空间多可不短截。去除位置不好的无果枝或枝向不好或过弱过强的新梢。为防止夏剪过重,距2臂1.3米以内区域不行夏剪。
最近新建的果园,定植后第1年,当主干达到2米左右时,进行短截,促发2个新梢,然后沿45°角向上牵引这2个新梢,以增加新梢的生长势,培养健壮的2臂。冬季修剪时将2臂沿行向放下,促放第3年的结果母蔓。
3.5 花果管理
花前人工疏花,将畸形花和侧花除去。花期租用蜜蜂,每公顷12箱蜜蜂,改善授粉条件。花后人工疏果,根据枝条强弱决定留果量。为增大果实,在结果母蔓基部进行环割。
3.6 肥水管理
每年将秸秆(薄荷)粉碎后施于土壤表面,稍作浅翻,施用量10吨/公顷。为提高土壤有机质,修剪后的枝叶粉碎后施在土壤表面。施用鱼肉,施用量600千克/公顷。碳酸钙和硫酸钙轮换使用,每年1000千克/公顷。使用BASF公司出品的海藻提取物,每年2次,每次40升(溶入200升水中)/公顷,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还使用钾、硫、镁、磷、石灰等矿质肥料。
由于夏季干旱无雨,如采取滴灌或微喷,需每天进行,如为沟灌每4~7天灌溉1次。滴灌和微喷100%的计算机控制,在叶子和土壤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树体生长情况进行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的补差施肥。
3.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为介壳虫,喷施机油进行防治;溃疡病危害枝干,通过控制灌溉,剪除枯枝等防治传染,不用药控制;蒂腐病危害果实,通过修剪,改善光照条件,减轻危害。
3.8 产量和品质
定植后第4年进入结果期,平均产量20吨/公顷,好的年份可达30吨/公顷。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是风害吹折新梢,结果枝数量偏少。按照这种管理,60克(有机猕猴桃出口标准最低标准)以上果实比例可达93%,90克以上果可达60%,果实越大价格越高,低于60克果实免费送福利院。价格0.5美元/千克以上,比一般的果实价格高15%~20%。
4 一般猕猴桃生产
一般猕猴桃生产与有机猕猴桃生产相比,在管理技术上差异主要是可以使用一些化学物质。
4.1 化学肥料使用
为提高果实耐贮性(增加硬度),在12月,1月和2月喷施钙肥,浓度为600~900毫克/千克氯化钙,也有施用氧化钙或Wuxal(化学成分不清楚),每月2次,早期浓度低,后期浓度高。有些地区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钙,所以不用补施。开始试用乙烯合成抑止剂(AVG),以增 加硬度。
氮肥使用量100~300千克/公顷,年,钾肥100~200千克,公顷/年,有灌溉条件的果园,肥料氮、磷、钾、镁等通过灌溉系统施入。叶面喷施锰等微量元素。南方土壤pH值偏高的地区,有缺铁现象,叶面喷施Fe-EDDHA。
4.2 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应用
为增大果实,花后2周喷施5~10毫克/千克氯吡苯脲。智利政府允许使用氯吡苯脲,大约30%~50%种植户使用,但控制用量,残留不得超过出口的标准。在中部地区,当需冷量不足时,使用高效破眠催芽剂(DorMex)提高萌芽率,根据低温累积情况决定使用浓度,一般为1%~2%。株间使用化学除草剂ROUND~UP除草。
4.3 产量与品质
一般商品果的出口标准为果实最低不得小于72克。产量一般控制在30~40吨/公顷,高产可达70吨/公顷。
5 包装和贮运
由于其果品主要外销,为了满足各种客户的要求和保证贮运过程中果品新鲜、不变质腐坏,智利特别注重果品的包装和贮运。访问期间参观考察了3个包装厂,现场观看了葡萄、樱桃、桃等的包装过程。参观了三大果品外运港口之一的VALPARAISO港,观看了果品装运过程。其包装贮运特点如下。
包装车间一般具有控温控湿条件,与冷库和冷藏车连接,实行冷链贮运。在没有控制条件下,尽快完成包装,然后马上拉到贮藏库。包装车间按照等级、重量、销售商的要求进行包装。人员分工明确,挑选、称重、包装、质监等责任分明。
果园收获后在2小时内运到包装车间,如在24小时内进行包装可不进行预冷。包装的步骤通常是:用水清洗→消毒(水中含120毫克/千克氯气)→去表皮水(干燥)→上蜡→分级→包装→预冷→进入冷库保存。如采收过早,成熟度不够,风味不好,硬度在10~12磅,将包装后的果实放在20℃下放置7~14小时,待硬度下降到7~8磅时,进行预冷,然后进入冷库。
对于樱桃,将果园采收的果实先进行预冷,然后进入冷库。包装处理时先在0℃水中清洗,去梗、去杂质、消毒(25毫克/千克氯气)、分级、包装、抽空气、充二氧化碳气体、封口,然后在冷库保存。
新鲜果品在包装厂包装完毕,摆放在标准的基盘(PELLET)上,每个基盘的尺寸按照不同市场或货船冷仓的规格制作,码放的高度有要求,一般重量1吨左右。然后进入冷库,或直接装上冷藏车拉至指定的地点接受检疫,然后根据港口的指令拉至码头。在装船之前,船运公司检测果实的温度,如温度不符合贮藏条件,拒绝装船。为了避免装船过程中果实温度升高,对装船时间有要求。装完后各基盘垛之间如有空隙,用特制的充气袋填充,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装船后按照要求设定温度,并作记录以便以后发生纠纷时查阅。
6 新品种在智利发展
目前智利的猕猴桃品种主要为海沃德,但也有外国公司开始试种新品种。新西兰的新园16A(zesprigold,HORT 16 A)在第6区建有大约120公顷猕猴桃园,尚未结果。
意大利一家公司在第6和第7区建有400公顷的猕猴桃园,品种为夏桃“SummerKiwi”,已经4年生。
意大利一家公司在第七区建有30公顷金桃(JINTAO)果园,认为金桃要好于新园16A。
7 智利猕猴桃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蒂腐病的防治;
(2)鲜果在贮运过程中硬度下降,果实变软,影响货架期;
(3)同一包装中硬度不一致也是主要问题;
(4)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干燥。猕猴桃幼树管理较为困难。
凤庆:大山里走出个“核桃县”
农民纯收入28%来自核桃树 71%农户成为核桃专业户
云南省凤庆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群众一直沿袭着种植核桃的传统,泡核桃林成了全县主要的特色经济林。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十五”以来,凤庆县整合各类项目和资源,走“经济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广泛发动群众,在海拔1500米以上2200米以下的地区大力发展泡核桃,并以每年6667公顷的进度推进,变核桃零星种植为产业化发展。在泡核桃产业发展上,凤庆县坚持“一个标准(种植)塘、一棵合格苗、一担农家肥、一挑定根水、一块覆盖膜”的“五个一”种植标准,“铁核桃高枝嫁接、铁核桃实生苗嫁接移栽、野生铁核桃移栽嫁接、泡核桃低产改造、青果直播”五种发展模式,严把“种苗管理关、前期规划关、造林质量关、检查验收关、抚育管理关”五个管理环节。2004年,凤庆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高优泡核桃种植“五个一”标准化示范区。
目前,全县已完成核桃种植5.67万公顷,其中泡核桃挂果面积1.2万公顷,产量8600吨,产值突破1.8亿元。全县核桃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近1000户,单户农户核桃年收入最高达7万多元。现已建成61个核桃专业村。
据悉,凤庆正在筹建核桃研究所,将对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探索。同时,2007年计划新植核桃园1.67万公顷,使全县核桃累计面积达7.33万公顷。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