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退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he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為浸润着儒家精神一路走来的民族,“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于我们而言是气度与胸襟的载体。“退”的精神在名利纷争、喧嚣不休的当今社会,更是常作为一种方法消解了诸多潜在的危机,化干戈为玉帛。然而“退”的力量远不止于此。我们退入的那片海阔天空,不只给予我们安然无恙,更成为我们乘风破浪的新天地、直挂云帆的新起点。
  “退”是自我保全的智慧、坦然接纳残缺的豁达。《论语》中说过:“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的确,以一己之力强硬地与时代、制度激烈对抗,终将伤痕累累而鲜有所获。正如孔子曾力图挽救“礼崩乐坏”的时代,四处游说诸侯却处处碰壁,“惶惶如丧家之犬”。而当他晚年选择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沂水之浴、舞雩之风,退出名利场,潜心讲学著书,不仅免去了奔波劳顿之苦,还培育了于后世不断繁茂、枝叶荫庇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种子。苏轼的一腔经世济民家国梦破碎于官场倾轧之后,他毅然退出了权位争逐的泥潭。他看清了名利的污垢,经历了命运的波折,将穷山恶水之地治理成民生乐土,将清贫苦涩的生活书写成壮美诗篇,豪放派大家之名得以流传千古。他们的“退”不是求一世苟安,不是随其流扬其波的放任,而是寻一片安全的天地,在大众的认可与接纳之中,将自己的抱负和才情挥洒得淋漓尽致。“退”不是熄灭自己的锋芒,而是懂得有所遮掩,使其更柔和,这样才能得以长久地熠熠生辉。
  对于有大格局者来说,“退”更是力量与智慧的积累,是重整旗鼓的前奏、蓄势待发的号角。苏轼曾言:“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以退为进,是所有成大事者的必经之路。楚庄王在“三年不鸣”的退却中观察朝臣、分析时局,才能有“一鸣惊人”后并国数十、开地千里的辉煌霸业;刘邦在破秦咸阳后退军霸上,鸿门宴上称臣谢罪的忍让为他争取到壮大势力的时间,终得以建立汉王朝。所谓一静可制百动,一退可胜百勇,便是如此。
  “退”的精神不仅对个人成就至关重要,在国家的发展中也不可或缺。当今的中国处于时代潮头,比起一味追求发展速度,更应在缓和的“退”中逐步积蓄科技力量、沉淀文化底蕴、完善制度与基本设施,并在追求与生态环境共赢的基础上可持续地发展,平稳地迈步向前。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迎来合适的时机,爆发出蓬勃力量,走向新的巅峰。
  我辈新时代青年,在奋勇拼搏、砥砺前行的同时,切莫忽视“退”的作用。小则于己,大则于家于国,“退”是求安维稳的良药、抵御灾难的武器,更是走向辉煌的起点、通往终极成功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衙内”,本意指官宦或富家子弟,属中性词,如今蜕变为令人鄙夷的贬义词,专指那些利用父辈的权力或钱势为所欲为的纨绔子弟们。“衙内”一词成了倚仗权势为非作歹的“官二代”或“富二代”的代名词。    “我爸是李刚”    10月16日晚,原本温馨的河北大学校园,被一辆狂飙的轿车打破了宁静,惨剧瞬间发生,两名女生被撞倒,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一人重伤,车窗玻璃当即粉碎。撞人后,肇事者不但没有减速或停车,反
“细节上的追求不遗余力,却恰好掩饰了人物内在的苍白。房屋看上去像房屋;街道看上去像街道;人物举止、说话像人物,但缺乏人性、可信性和动机。”《金钱无眠》显然不是揭示人性的大片    艺术家的伤感与银行家的冷血  《华尔街》续集《金钱无眠》(Wall Street—Money Doesn’t Sleep)主要讲的还是华尔街的故事,是金融危机的全景故事,是需要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故事,被压缩到一部两个小时
先生姓王,名国维,字静安,是深受后人敬仰的国学大师。他出生在一个极其黑暗的年代,朝廷窳败,列强蚕食,民生凋敝,这些社会现实都在先生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与当时实业救国的思想不同,他认为教育方能救国,因而他译介国外名著,开办学堂,引导国人放眼看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先生逐渐意识到传统学术文化的巨大价值,并为之潜心钻研。  清廷灭亡,先生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悲痛的不仅是封建王朝的终结,更是传
北京市平谷区,著名的全国桃乡,22万亩的桃林总面积曾一度入选吉尼斯纪录。在这个以务农、种树为本的北京远郊区,80%的地是农业用地,80%的人口是农民,农村的和谐发展是永远的话题。  在平谷的270个村子里,有一种特殊的村长,叫法制村长。法制村长严格说来其实不是村长,他们未被纳行政编制,他们也并不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这些法制村长其实来自于平谷区检察院,是检察院的检察官,他们带着普法下乡的任务,为村民
《老師·好》《青春派》这两部深受高中师生欢迎的电影告诉我们———“接地气”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共同特点。高中生写记叙文也应如此,不能走虚无缥缈、风花雪月的路线,贴近生活、直面生活,写原汁原味的高中生活,写朴朴实实的校园生活,才是真理。一、为什么要强调“接地气”———分数是硬道理  当下很多学生写记叙文,一味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而忽略尊重客观规律,写出来的人物言行既不食人间烟火,又违反事理逻辑。这样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断臂女孩时装周走秀视频走红网络  近日,一位断臂女孩在深圳时装周走秀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女孩虽然没有双臂,却迈着自信的步子走在T台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网友纷纷评论:“折翼的天使,依然是美的。自信的人最美。”  视频中的断臂女孩是四川姑娘雷庆瑶。她三岁时因被电击失去了双臂,但她开朗大方,克服了常人几乎无法想象的困难学会了游泳、画画、骑自行车、用脚吃饭等技能,参加残运
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  2020年4月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三个重要时间。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被救“驴友”声称“做人需要留一手”  “做人需要留一手。”2021年5月14日,一名“驴友”上了热搜,遭到网友痛批。不久前,北京市房山区蓝天救援队三十多名队员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中艰难搜寻一整夜,前后历时十八个小时,最终将十八名因迷路、受伤被困的“驴友”安全护送下山。救援队员还把自己的水让给了“驴友”,自己忍着口渴。到了山下,一名早说自己没水的“驴友”却从包里
丘吉尔曾说:“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诚如此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力量的支撑。而文化的力量来源于两点:一是文化自身丰富的内涵,二是文化创新。此二者缺一不可。  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它们拥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一首诗词,诉尽悠悠千年情思;一声秦腔,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一曲评弹,评说古今,拨动心弦……  然而,近些年中国文化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乱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當。(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