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索r——基于中国边境云南段的调查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稳定边疆、加强边疆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是集中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探究,对边境地区学校教育的研究寥寥无几,总结归纳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经验具有重要价值.云南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交融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一统”等理论渊源的写照,因此有必要以中国边境云南段为调查对象,应用在线访谈、实地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三个维度对其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考察,提炼经验成效,分析面临的困境,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适合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加强应对重大疫情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整体性治理视野下,现有应对重大疫情决策支撑系统运行机制存在着数据监测体系的机构设立不全、机构责权及机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缺乏对监控数据应有的研判,队伍的素质达不到要求,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必须增强复杂性时代和风险社会应有的底线意识和警觉,进一步织密重大疫情监测网,通过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的机制建设,提高应对重大疫情决策支撑的专业化适时分析能力,以及综合的集中研判能力.
挂牌督办是我国督查体制下的重要政策工具,已普遍运用到各地方的安全生产治理实践.本文建构“压力—回应”的分析框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挂牌督办对地方安全生产治理效果的影响,并揭示挂牌督办下不同的压力类型如何驱动地方政府差异化的回应策略.研究发现,挂牌督办能够显著提升地方安全生产的治理效果,并塑造出不同的压力类型,进而影响地方回应策略.具体而言,政治压力均会驱动地方政府采取对上负责(“一刀切”)与向下服务(“切一刀”)的回应策略,而社会压力仅促使地方政府采取向下服务的回应策略.基于压力类型和回应取向的综合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站在共同体立场与体系中看待个人、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蕴含着对内团结包容、对外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民族高校要切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引导各民族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从单主体到双主体、从单向度个体到多维共同体的意识转换.本文在阐释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困难基础上,从后主体性理论视角出发,重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民族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意义复合的文化共同体、同感境遇的命运共同体”多层次内涵,最终提出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新
[背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各方面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建设事关党的人心向背,事关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目的]系统把握学界关于党的建设研究的流变趋势,梳理党的建设研究的主题框架,为党的建设研究后续深入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工具Citespace的相应分析功能,呈现国内学术界有关“党的建设”研究概貌,厘清由不同学科背景学者的研究成果所形成的研究网络、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提出未来党的建设研究深入推进的路向.
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背景,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体系构建区域价值链前后向参与度,研究嵌入区域分工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关系,并从国家整体及行业细分层面实证分析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制造业升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相对于区域价值链后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也较高.从国家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实证结果来看,区域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技术创新、物质资本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区域价值链后向参与度、人力资本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为负.提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沿边地区对外开放事宜已成为两国或者多国贸易往来前沿地区与关键环节,在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至关重要.推动沿边地区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开放,不仅是新时期加速形成东西双向开放格局、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历史使命,更是沿边地区从“边缘地带”变为“开放前沿”的战略机遇.沿边地区发挥其独特的空间特性与制度改革创新特点,在融入与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应把握政策机遇,跳出现有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约束,依据价值链体系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找准自身定位,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的重要教育任务和使命,必须高度重视有效开展.教育评价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工作中,CIPP模型和知信行理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4个一级指标,其中背景维度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各方需求、培养目标4个二级指标;输入包括经费保障、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组织制度保障4个二级指标;过程包括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外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
“中国经验”聚焦于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一种反映中国人的客观存在与经验的话语.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经验的一面伟大旗帜,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屈辱历史,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借鉴已有的毛泽东海外研究成果,深入考察毛泽东思想国际传播对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及实践中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当下价值与现实启示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梳理了毛泽东思想国际传播的历程及其价值取向,从国际传播图景、特点与经验等方面来重新观察与勾勒毛泽东思想国际传播的历史成就,提出毛泽东思想国际传播对于当下中国经验走
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云南边境地区教育现代化治理在培养沿边建设人才、加深边民国族认同、增强跨境教育竞争力、树立和提升国家良好形象、促进睦邻友好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独特性作用日益彰显.边境教育治理现代化已然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但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各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治理理念薄弱、治理主体之间权责边界模糊、教育管理者教育治理能力不足、边境学校自主办学活力不足、教育治理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渠道等现实问题.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培育边境地区教
孝道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从知识分子到社会大众均意识到儒学所彰显的传统道德价值无法对抗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新思想冲击,进而引发对传统孝道及孝道文化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