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苹果酸产生菌筛选及高产突变株诱变选育

来源 :真菌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广泛收集和分离,获得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及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等属菌株897株。产酸指示平板上的变色圈测定结果表明,它们中间628株为产酸菌。通过纸层析对产酸菌发酵液酸谱的分析,获得129株L-苹果酸产生菌,经进一步测定发酵液中L-苹果酸的含量,筛选出以葡萄糖为原料,摇瓶发酵140小时,L-苹果酸产率48.37g/L,对糖转化率48.37×10-2的菌株LM02。经初步鉴定,这一菌株为曲霉(Asper-gillus sp.)以LM02作为出发株,采用亚硝基胍、自然污染细菌、甲基磺酸乙酯及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葡萄糖为原料,L-苹果酸产率较高的突变株N1-14、N1-14′、NE1412、NU1416及NU1419。其中N1-14′的L-苹果酸产量最高,比出发株提高46.2×10-2。N1-14′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摇瓶发酵葡萄糖140小时,平均L-苹果酸产率为72.53g/L,对糖转化率53.74×10-2。全发酵液经薄层层析测定,不含黄曲霉毒素。发酵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结晶,经纸层析、质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L-苹果酸。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新经济社会学进行重新解读的一种尝试。这一尝试建立在作者对经济社会学的独特理解的基础之上 ,即这一学科应该把自己的任务限定在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交易秩序
被字句以不同的结构形式来适应不同的语体风格,以不同的指称形式来适应语篇的发展。就主语而言,被字句不仅可以保持语篇的连贯,主题的同一,有时还可以转换主题、发展语篇。被
<正>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产品认证机构,批准号为CNCA-R-2002-102。CRCC在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范围内,按照国际通行
<正>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一些社会矛盾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的一年间,各地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党和国家高
本文通过一实例分析,讨论了如何根据创道长度为鉴定依据,从而准确给出法医学鉴定。
欧李(Prunus humilis(Bge).Sok)是蔷薇科樱桃属的小灌木植物,原产于我国,它是一种抗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适应性很强的野生果树。本研究以欧李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
目的了解温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鹿城、泰顺等8个城乡社区共
从病因病机、临床分型论治、专方与单味中药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及评价了近十年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
<正>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卫生系统的医务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医德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本文通过详细考察韦伯核心的科学学说文本,认为在韦伯的科学学说中,价值的自由形态之所以不同于价值的自然正当性,是因为其必须借助科学这一“中间性的世界”来成全,因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