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文化的包容性及其形成原因

来源 :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莒文化即莒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是古老的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莒文化的包容性及其形成原因,莒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很有研究价值。莒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莒文化体现了最早的“和合”精神。这种特点的形成是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家地位及民族地位有密切关系。 莒 Culture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at goes back to ancient times and has rich heritag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cient Dongyi culture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cultural inclusiveness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It has great vitality an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ch is of great research value.莒 Culture is an open culture, very inclusive.莒 culture embodies the earliest “harmony” spirit. The formation of this fe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national status and national status.
其他文献
<正> 太极拳的搏击是以拳架和推手为基础的,太极拳家认为"拳架即是推手,推手即是拳架",意思是要将推手与拳架要统一起来。拳架是"知己"的功夫,推手是"知彼"的功夫,"知己知彼"
期刊
用时空滤波和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1958-2000年夏季东亚(20&#176;-45&#176;N,110&#176;-135&#176;E)不同纬带(由南到北分为4个区域)的降水分别与太平洋同一纬带上大气30-60 d振
<正> 推手是太极拳学以致用的原则和方法。推手,也被称之为"搭手"、"打手"等。本文介绍的推手法,源于静功缠丝太极拳推手,这套推手的着眼点在上肢的三节,是"周身变手"的初步
期刊
<正> 麻辫功是著名武术家、山西形意拳名师李桂昌所传,系南少林拳五功之一。麻辫应该用处理过的麻编成辫子,长1.5米左右,前端粗约一把,往后逐渐变细,由于麻辫前粗后细,前重后
<正> 要想使太极拳应用于实战搏击,不仅需要有太极拳的搏击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体能是发挥太极拳技术的基础。本文所探讨的
分析了氧透轴瓦烧毁事故原因,针对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报警装置。改进后不仅提高了系统安全可靠性,而且降低了非正常停机的风险。
为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近年来武义县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设立企业创新奖,通过政策引导,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