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文本理解中的促进作用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可靠的认知停靠点,成为学生有效活动的背景,增强学生主动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生成,为有效学习提供保障。
  一、情境创设,提供认知背景,让理解有依据
  维果茨基指出:“在人的已有知识水平与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过低或过高确定教学,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创设情境,同样应该深入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创设情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对此也有过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应始于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充分了解和利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1.同学们,你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1998年夏天,长江发生了一件大事,为歌颂在这件事中涌现出的许多无名英雄,有人满怀激情地谱写了一首歌,这首歌他唱遍大江南北,十分感人!想听听吗?(放音乐)知道这首歌是赞扬谁的吗?(出示图片)通过教师情境创设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和多媒体的运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做了铺垫,学生活动兴趣倍增。
  二、情境创设,感受语言形象,让体验更准确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一个重要规律:直观可感的东西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推动理性认识的发展。教学“二泉映月”时为体验阿炳坎坷人生,教师出示板书“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问:“整天”这个词说明什么?(出示图片: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或疾病缠身的某一天……)阿炳是怎样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的?图形的再现加上学生的想象,将阿炳坎坷的生活画面展示出来,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深切地体会到阿炳的坎坷人生,有效地加强对语言情境的感受,促进语言情感的感悟。
  三、情境创设,展示语言内含,让领悟更丰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教学实践表明:真正的好课不是靠花样翻新的游戏、表演塑造出来的,也不是依赖声、色、形俱全的现代媒体包装出来的,而是在读、说、听、写、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然催生出来的。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发、有所得,这才是文本的意义所在,才是最可贵的、最有效的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文章结尾写道:“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教师问:阅读了上面一段话后,你认为除了他的“话”,还会有什么印在我的脑海里?古人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通过想象挖掘,表演外化,进一步显化语言内含,学生领悟更丰厚。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学生感悟到更深刻的东西,会促使语言和精神走向丰妙。
  
  四、情境创设,领悟语言规律,让思维更广阔
  叶澜老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语言文字是凝固的,但其背后的画面却是流动的。凭借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把凝固的文字还原成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产生一种如见其人、身临其境的状态,让感悟更灵活,思维更广阔。教学“海伦·凯勒”,为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看一位教师设计的情境:“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梅特林克夫人”。这是一位名人对海伦·凯勒的评价,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觉得海伦是怎样的一个()的海伦·凯勒?从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语言离不开理性化的诠释,更离不开感性的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把握语言组合和运用的规律,这是培养学生驾驭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语言情境的创设和剖析,可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实验园”和语言感悟的“语言场”。
  五、情境创设,促进知识延伸,让把握更深远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些最简单的字词之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时可以通过情境设疑体会词语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领略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促进知识的生长,利用“空白点”、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使之成为“发展点”“创新点”。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感悟更深刻、把握更深远。“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只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可作为学生接触名著的一个切入点,为引向深入一位教师以“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设计如下情境:
  同学们,《水浒传》中人物众多,单梁山好汉就有108位,个个性格迥异,个性鲜明。林冲棒打洪教头,不同的人见此情景,会有不同的反应,“哈哈大笑”的含义也不会相同,大胆想象一下这里“众人”可能有哪些人,如果梁山其他好汉到此,他们见此情景可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化了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语言实践机会,增强学生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情境创设为课堂注入了生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变得敢说,敢想。牛顿说,“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要让学生活动的深刻,看得更远,情境创设只是一种手段,只有教师不断努力,提供更高的平台,还需融入更多的手段。学生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活动更深刻”。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石庄小学)
其他文献
阐述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就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提出若干建议。农村职业教育科学的、理性的、本位的发展方向。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职教育需要、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是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教育特色师资的内涵,针对目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择业形势已由供方市场变为需方市场,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困难进
扶困助学工作关系到学生公平、全面的发展,关系到学院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因此,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一贯重视和加强扶因助学工作。通过开设“绿色通道”、
绿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突变、减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功效,以及对人体抗癌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茶多酚今后的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
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是农业大市,笔者从承德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必要性及比较优势条件,提出了"强化一项基础,推行二种生产模式,培育
对不同变形量的冷锻AZ31镁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退火。通过对其组织的研究和静态再结晶动力学的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JMAK方程对其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和退火时间的关
营养信息传播是健康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大众营养教育活动中.其传播的途径主要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2类,各有其优缺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应着重抓住四个环节,实施四项工程.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新技术制作的新型高效高频高压直流电源.该电源工作频率高达150KHZ,电路同时采用了恒压斩波、恒流斩波和桥式斩波三级电路.高压电源的主变压器骨架,采用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