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神奇的四大部洲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游记》的一开篇,作者吴承恩便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其实,吴承恩所给我们展现的这个世界并非他自己的凭空捏造,以四大部洲划分天下,正是印度佛教中对于宇宙世界的一种想象。关于这种四大部洲的想象,在佛教的很多经典当中都有记载。在《长阿含经》中对于四大部洲的认识主要是这样的: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着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
  因此,吴承恩便是用了这种佛教中对于世界的想象来作为《西游记》的宇宙世界观。可是,作者毕竟不是遁入了空门的出家人,尽管他可能对于这类佛教经典有所了解,但在《西游记》里,吴承恩对于四大部洲的描写也有着诸多的误笔。
  首先是东胜神洲,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一回中介绍完四大部洲之后,起笔便是:“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这就是孙悟空的出生之地。孙悟空生长的地方正是这个传说中的东胜神洲。那么这个洲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长阿含经》上是这样描述的:在须弥山东。其土东狭西广。形如半月。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长八肘。人寿二百五十岁。(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肘以一尺八寸为一肘。)因此,大家知道孙悟空的脸为什么是半月形了吧!
  接下来,作者写道,美猴王为了求长生,要离开自己生活了三五百年的花果山,漂洋过海去学道修仙。佛经上说东胜神洲的人寿二百五十岁,这帮猴子在水帘洞里竟然过了三五百年,可见已经是寿命至极了。然而,美猴王还是不满足,一心要摆脱六道轮回,练就长生不死。美猴王让小猴们为他做了个木筏,他于是“果独自登筏,尽力撐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
  吴承恩在这里却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如果按照佛经上所说,东胜神洲在须弥山的东边,南瞻部洲在须弥山的南边,那么南瞻部洲无论如何都应该在东胜神洲的南面。美猴王竟然划着木筏到了西北岸,怎么可能会是南瞻部洲地界,明明就是到了北俱芦洲。可见作者的方向早已是南辕北辙了。
  《西游记》以南瞻部洲为东土大唐的所在地,号称东土,却在世界中心的南边,这几乎又把人搞懵圈了。既然吴承恩大导演是这么安排的,那么我们也只能按照导演的安排往下继续。当美猴王在南瞻部洲学会了穿人的衣服,讲人的语言,学人的礼仪,串长城、游小县,折腾了八九年之后,来到了西洋大海,准备从这里再次登船渡海,前往西牛贺洲。
  在《西游记》里,吴承恩将“四大部洲”安排为玉皇大帝管辖下的世界,将佛祖如来封做西牛贺洲的总管,唐僧取经就向那里去取。可见在唐僧取经之前,孙悟空已经去过一次西牛贺洲,保唐僧西去显然是第二次。这就不得不让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美猴王已经到过了一次西牛贺洲,并且是渡海而去,为什么到唐僧这里海却没有了?
  有人做过这样的假设,在孙悟空去西牛贺洲的时候,喜马拉雅山脉还没有形成,南亚次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还隔着一片汪洋。因此,美猴王到了这里只能撑船渡海。等到孙悟空学成归来,又在天上待了若干年(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再因为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这么几千上万年的时间过去了,南亚次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耸起了世界屋脊。等到猴王保唐僧西去的时候,这里就已经见不到海洋了。可假设终归是假设,作为洋洋洒洒上千万字的一部神话小说,如果都像孙悟空一样漂洋过海,又怎么会有那些降妖除魔的精彩故事呢?
  当然,在《西游记》里,如来佛祖对于 “四大部洲”有着自己的评价。《西游记》第八回中写道,佛祖在某年的七月十五举行了一场盂兰盆会。在这次会上,佛祖告诉下面众神:“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但是,在佛经上的记载却与《西游记》中佛祖所说的大相径庭。《长阿含经》上说,东胜神洲有三事殊胜:土地极广、极大、极妙。南瞻部洲的人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西牛贺洲也有殊胜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北俱芦洲有种种美妙的山林、金银器物等,并且为大众共同所拥有,没有抢夺、争执,更没有盗贼、恶人、斗争的事。居民寿足千岁,命终之后,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于四洲中果报最为殊胜,但是由于没有佛出世,因此是学佛的八难之一。
  明明是大同世界的北俱芦洲在佛祖的眼里却是好杀生的;勇猛强记,能修梵行,还出过佛的南瞻部洲在佛祖的眼里却是是非恶海。反倒是各种妖魔横行,出过孙悟空这样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东胜神洲敬天礼地,心爽气平;自己身为总管的西牛贺洲完全成了极乐世界。到了第九十八回,唐僧跪在佛前求经时,如来说:“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半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
  因而在我看来,吴承恩在描写“四大部洲”时,故意贬低南瞻部洲而抬高西牛贺洲,也正说明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认为儒学走向了没落,并且开始寻找向西方学习的途径。很快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带来了他们所绘制的世界地图,以科学的地理学概念彻底颠覆了佛教中关于“四大部洲”的想象。
其他文献
我读大学时,我爸几乎不打电话,有一天突然他打了电话过来,当时接电话的我特激動:『爸,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我爸回:『咦,怎么是你?哦!打错了!』然后就挂了……挂了……  初中报名注册,是我爸送我的。他讓我看行李,他去看我分到哪班。找了半天,满头大汗地来跟我说:『怎么没你名字,是不是没考上。』我吓到,急忙跑去看。我的名字就在第一位,我指着跟他说:『这不是我吗?』爸爸认真地看着:『原来你叫这个名
木心曾说过:“能做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木心在十九岁的时候,以养病为由独自上莫干山,一个人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中,在两大箱书的陪伴下专心读书写文章。白昼天光一窗,入夜矿烛一支。从盛夏到寒冬,他撰写了三大篇论文——《哈姆·雷特泛论》《伊卡洛斯诠注》《奥菲斯精义》,却不为发表,不求成名。木心一生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在颠沛流离中依然葆有一颗金刚不坏之心。木心不求名不求位,换来的是一辈子的“不合时宜
朋友送我一枚木瓜,置于案上,满室生香。  成熟的木瓜呈明媚的亮黄色,与梨不同,它的表皮有一层丰厚的油脂,触手温润光滑。更难得的是它有一种浓烈的芬芳,放在室内果香怡人,它的香气带有一种奶油般的香甜。《诗经·卫风》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可见远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栽种木瓜的行为,在当时木瓜是与琼玉相提并论的美好事物,当日洛阳城内掷果盈车想必也有木瓜的身影。  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香文化,所用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提起《语文报》,相信很多读者都不陌生,可能顺手就从书桌里拿出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学生校园文学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邱华栋、段华、洪烛、毛梦溪、江小鱼、雷霆、安武林等《语文报》重点中学生作者,因写作特长未参加高考直接保送上了武大、北大、南开、吉大等中国名牌大学,一时传为佳话。许多文学大家提起《语文报》,仍一往情深。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了“校园文学伯乐”任彦钧老师担任客座主编。任彦钧老师是语文
江南梅熟的七月,夜雨潇潇不歇  北国的人看了一场  生命里最盛大的雨季  他们不知  这场雨其实是穿越千年而来  点点滴滴,从古下到今  它落在蒋捷寥落的一生里  它落在晏几道相思的琴弦上  它打湿东坡的竹杖芒鞋  它浸润放翁的楼头杏花  它勾起容若的一往情深  它淹没李煜的流水长恨  它漫过白娘子的金山寺  也涨过李商隐的巴山秋池  它在綿绵不绝的长夜里  泅出心上的一点氤氲  原来这几千年不停
当我们读不懂“雨雪霏霏”,当我们读懂了它却不明所以,无法说出它的美,这便是没有把握门道。顾随先生所做的,正是通过寻常所知的文本,打破阅读中不知其所以然的障碍,带领我们一起探寻中国经典的原境界。他幽默明白的比喻,敏锐精辟的见解,恰如这炎炎夏日的一场飞雪,直令人灵台清明,豁然开朗。  ◇柳絮因风还是盐撒空中?  中学时代和下雪有关的课文,有两篇最有意思,讲的都是东晋人的故事。一是王徽之雪夜访戴,从今天
每次出门前收拾行李,总会犹豫带不带书,带几本書。由于至今没有学会很流畅地在多媒体上进行阅读,有可能的前提下,纸质书籍总是我的不二选择。    纸质书籍的弊端显而易见,太重、占地,在我毫无负重能力的情况下,在旅途中带书,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尚记得大学报到那天,行李中除了衣服和日用品,其余是二十几本旧书,引得同舍女生尽骇然,留下“此人必定饱读诗书”的错觉。其实那几乎是我的全部身家,守财奴似的搬到学校,无
在这個信息化的时代,《文苑》编辑部一直还保留着最原始也是最温暖的与读者互动的方式——写信。先来给大家看看我们收到的各种美丽的信件~  有一天,编辑部收到一封很特别的来信,小编看过以后沉默了很久,心中似有一泓泉水慢慢渗出,清冽、甘甜。原来,是你长久而执着的陪伴,让我们走得更远。这封信的主人与《文苑·经典美文》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听小编慢慢道来~  @李康:很难想象,我爱了一本杂志十二年,说出来都觉得
通观以家国天下著称的杜诗,咏物是一个独特的门类,如写马、雁、鸥、猿、鸡、黄鱼、燕子、促织等等。其中尤以马为多,如《房兵曹胡马》、《瘦马行》、《病马》、《天育骠骑图》等,文字之下,深有寄托。《房兵曹胡马》是其早期诗作中十分精彩的一首五律: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無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首联叙述马的品种——来自胡地的大宛汗血宝马。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