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物流业体系也越趋完善,调节了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平衡,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升级的地方,如传统条形码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了,而RFID智能标签应运而生,它有效克服了传统条形码的缺点,自动扫描的技术更是提高了效率,同时芯片的应用扩大了数据的承载量,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系数。本文针对RFID技术,介绍其技术原理、特点以及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企业案例探究,诚然RFID技术给予了现代物流业很大的帮助,但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关键词:RFID技术;现代智能物流;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45-01
1 RFID技术在现代智能物流应用中的内容
RFID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动化识别,主要体现在可以识别非固定物体、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别、工作过程基本不受干扰,效率很高,与现代工业、商业、物流信息等领域的发展相切合。
1.1 RFID技术的基本概述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射频信号,即经过特定的调制,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波,在空中通过特别媒介和相应连接器传播电信号,从而实现待识别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的自行识别功能。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一般由智能标签、中间器和读写器三个部分组成。
在其运行中的工作原理:被贴附智能电子标签的物體在进入到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读写器对标签进行激活并发出下一步指示的信号;标签反射微波射频信号并被读写器接收,读写器识别出该被扫描物体的相关信息。物体的文字信息通过中间器转换成适应计算机的数据信息并传入其中做进一步处理和保管,因此方便我们随时查询对象物体的信息等应用。
1.2 RFID智能标签的优点
进一步升级的RFID智能标签有着传统条形码所不具备的优越性。首先从识别的能力上,RFID智能标签在应用上可具体到每一个物体上,实现多样少量的单品识别不再是件难事,这和传统条形码的批量识别有着本质区别;再是从识读距离上,RFID智能标签识别技术只要是在写读器的可阅范围之内,就不再需要可视传输技术,这节省了技术投入的成本;从储存的容量上看,RFID智能标签的储存容量远大于传统条形码的信息量,且具有反复读写性;另一方面,RFID智能标签的使用寿命和适应环境能力强于传统条形码,这由两方的材质所决定,传统条形码的容易被撕毁掉落和污染,RFID智能标签则耐高温,防水耐磨,可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天候工作;RFID智能标签的防干扰性佳,可以穿过多种非金属材料进行识别。
1.3 环节分析
RFID技术用在生产环节上,能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以及原料、产品的识别定位,降低了错误率,节约了人工识别成本,从源头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能帮助生产人员收集、归纳和处理诸多产品信息管理,从而使得整个生产线的运作更加清晰。
在产品的配送环节中,射频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配送和拣选分配速度,降低人工配送成本。贴有RFID智能标签的商品运送到中央配送中心时,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承载的商品标签内容。系统自动核对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是否有出入,以检测出可能出现的错误,随后为最新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更新RFID标签。
运输环节上,为了防止被运输货物丢失,使得货物被指定车辆运送,把运输的货物和车辆两者都贴上RFID智能标签,同时在货物收纳点或者运输线的监测处设置RFID接收装置,把监测处检测到RFID标签的信息、位置通过物联网反馈至运输调度中心,这样一来,经销商和供应商就能够足不出户的方便查询货物所处动向。
仓库的存取货物和库存盘点离不开RFID的射频技术,将贴有RFID智能标签的货物进入仓储中心的时候,入口的RFID识读器将自动读取标签信息并完成库存盘点。收取运装货物自成一流,完成各种人工量大的业务操作且不失效率。
在销售环节中,RFID可以帮助零售商管理库存,当上架商品被消费者买走时,装有RFID识读器的货架能够时事报告该类货物的余量情况,当出现缺货时发出补货信息。以上所有环节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工成本的投入,减少因人为导致的错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关于RFID技术的一些应用
对于RFID技术在应用层方面,有着无可厚非的贡献成果,如物流自动化盘点、港口和场站集装箱分拨、用于货物的GPS定位、用于新兴物联网及车联网等。
RFID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应用普及范围不亚于RFID技术,它遍及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又一次信息产业改革浪潮。下面具体举出交通管控上的RFID的例子:
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称有自动收费的ETC系统,在装有RFID标签的车辆在距离范围内接近ECT读写器时,ETC读写器受控发出微波查询信号,安装在受查车辆固定位置的电子标签收到读写器的查询信号后,将此信号与电子标签自身的数据信息(如高速里程)反射回读卡器。这种技术无疑可以减少人为的乱收费现象,同时提高通关速度、防止堵车。这显然已是一种物联网了。
3 研究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成本和安全
电子标签的成本曾是RFID技术的硬伤,高昂的成本在最开始的时候成为不能被广泛推广的一个主要源由。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合成材料被发明出来,电子标签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阻碍RFID技术的成本瓶颈逐渐消失。此外,RFID技术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射频系统,从安装到现场配置系统的人员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上岗实训才能工作,所以技术人员成本也是一个待需解决的问题。
RFID智能标签一方面能够扩大承载信息量,时事跟踪商品的走向,另一方面其实存在安全隐私问题。每个被贴上标签的商品被消费者购买后,由于标签附属在商品上一起被顾客带走,所以即使消费者把商品带走了,零售商仍可以跟踪到信息的去向,这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个人隐私的暴露,这也是有部分人拒绝使用电子标签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徐济仁,陈家松,牛纪海.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发展.数据通信,2009(1):21~26.
[2]杜云明,周 扬.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研究.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29):54~56.
[3]付 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研究.山西科技,2009(1):23.
[4]孙光付.RFID及其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数据通信,2009(1):115~117.
收稿日期:2018-12-5
关键词:RFID技术;现代智能物流;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245-01
1 RFID技术在现代智能物流应用中的内容
RFID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动化识别,主要体现在可以识别非固定物体、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别、工作过程基本不受干扰,效率很高,与现代工业、商业、物流信息等领域的发展相切合。
1.1 RFID技术的基本概述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射频信号,即经过特定的调制,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波,在空中通过特别媒介和相应连接器传播电信号,从而实现待识别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的自行识别功能。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一般由智能标签、中间器和读写器三个部分组成。
在其运行中的工作原理:被贴附智能电子标签的物體在进入到读写器的读写区域时,读写器对标签进行激活并发出下一步指示的信号;标签反射微波射频信号并被读写器接收,读写器识别出该被扫描物体的相关信息。物体的文字信息通过中间器转换成适应计算机的数据信息并传入其中做进一步处理和保管,因此方便我们随时查询对象物体的信息等应用。
1.2 RFID智能标签的优点
进一步升级的RFID智能标签有着传统条形码所不具备的优越性。首先从识别的能力上,RFID智能标签在应用上可具体到每一个物体上,实现多样少量的单品识别不再是件难事,这和传统条形码的批量识别有着本质区别;再是从识读距离上,RFID智能标签识别技术只要是在写读器的可阅范围之内,就不再需要可视传输技术,这节省了技术投入的成本;从储存的容量上看,RFID智能标签的储存容量远大于传统条形码的信息量,且具有反复读写性;另一方面,RFID智能标签的使用寿命和适应环境能力强于传统条形码,这由两方的材质所决定,传统条形码的容易被撕毁掉落和污染,RFID智能标签则耐高温,防水耐磨,可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天候工作;RFID智能标签的防干扰性佳,可以穿过多种非金属材料进行识别。
1.3 环节分析
RFID技术用在生产环节上,能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以及原料、产品的识别定位,降低了错误率,节约了人工识别成本,从源头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能帮助生产人员收集、归纳和处理诸多产品信息管理,从而使得整个生产线的运作更加清晰。
在产品的配送环节中,射频技术极大的提高了配送和拣选分配速度,降低人工配送成本。贴有RFID智能标签的商品运送到中央配送中心时,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承载的商品标签内容。系统自动核对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是否有出入,以检测出可能出现的错误,随后为最新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更新RFID标签。
运输环节上,为了防止被运输货物丢失,使得货物被指定车辆运送,把运输的货物和车辆两者都贴上RFID智能标签,同时在货物收纳点或者运输线的监测处设置RFID接收装置,把监测处检测到RFID标签的信息、位置通过物联网反馈至运输调度中心,这样一来,经销商和供应商就能够足不出户的方便查询货物所处动向。
仓库的存取货物和库存盘点离不开RFID的射频技术,将贴有RFID智能标签的货物进入仓储中心的时候,入口的RFID识读器将自动读取标签信息并完成库存盘点。收取运装货物自成一流,完成各种人工量大的业务操作且不失效率。
在销售环节中,RFID可以帮助零售商管理库存,当上架商品被消费者买走时,装有RFID识读器的货架能够时事报告该类货物的余量情况,当出现缺货时发出补货信息。以上所有环节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工成本的投入,减少因人为导致的错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关于RFID技术的一些应用
对于RFID技术在应用层方面,有着无可厚非的贡献成果,如物流自动化盘点、港口和场站集装箱分拨、用于货物的GPS定位、用于新兴物联网及车联网等。
RFID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应用普及范围不亚于RFID技术,它遍及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又一次信息产业改革浪潮。下面具体举出交通管控上的RFID的例子:
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称有自动收费的ETC系统,在装有RFID标签的车辆在距离范围内接近ECT读写器时,ETC读写器受控发出微波查询信号,安装在受查车辆固定位置的电子标签收到读写器的查询信号后,将此信号与电子标签自身的数据信息(如高速里程)反射回读卡器。这种技术无疑可以减少人为的乱收费现象,同时提高通关速度、防止堵车。这显然已是一种物联网了。
3 研究RFID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成本和安全
电子标签的成本曾是RFID技术的硬伤,高昂的成本在最开始的时候成为不能被广泛推广的一个主要源由。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合成材料被发明出来,电子标签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阻碍RFID技术的成本瓶颈逐渐消失。此外,RFID技术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射频系统,从安装到现场配置系统的人员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上岗实训才能工作,所以技术人员成本也是一个待需解决的问题。
RFID智能标签一方面能够扩大承载信息量,时事跟踪商品的走向,另一方面其实存在安全隐私问题。每个被贴上标签的商品被消费者购买后,由于标签附属在商品上一起被顾客带走,所以即使消费者把商品带走了,零售商仍可以跟踪到信息的去向,这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个人隐私的暴露,这也是有部分人拒绝使用电子标签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徐济仁,陈家松,牛纪海.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发展.数据通信,2009(1):21~26.
[2]杜云明,周 扬.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研究.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29):54~56.
[3]付 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研究.山西科技,2009(1):23.
[4]孙光付.RFID及其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数据通信,2009(1):115~117.
收稿日期:20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