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违规上楼入户充电何时休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樓道停放电动车,夺命只需100秒。”这样的警示语,如今在许多城市小区中可以见到。
  作为一种快捷交通工具,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及电动摩托车等便民交通工具)以其绿色、实用等特点广受居民青睐,然而,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电动车却因存放、充电不当而事故频发。
  人身安全是大事。电动车上楼入户、飞线充电为何屡禁不止?充电痛点该如何纾解?

电动车上楼入户事故频发社区物业只能规劝不能惩戒


  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一小区业主推着电动车进入电梯后起火,导致电梯内5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包括一名仅有5个月大的婴儿。一时间,该事件再度引起了公众对电动车上楼入户的担忧与焦虑。
  网上流传的监控画面令人触目惊心——涉事电动车进入电梯后瞬间爆发火花,随即冒出滚滚浓烟,3秒钟后浓烟便将电梯里的人吞没。
  成都发生的这桩惨剧并非个例。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数据,全国每年约发生2 000起电动车火灾;在2020年全国36起引发的较大火灾中,有11起已查明系电动自行车引起,占总数的30.6%。还有一个数据值得留意,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 000万辆,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
  消防部门数据表明,上述火灾事故中,九成事故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超一半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时。也就是说,电动车火灾的频发与其保有量越来越多有关,同时与一些厂家的产品质量差有关。但关系最大的,还是存放充电不当。
  在消防救援人员眼中,电动车上楼入户无疑是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
  “电动车一旦在电梯内起火,爆燃瞬间会有800 ℃以上的高温,加上空间狭小,烟气纵向蔓延的速度可达6~8米/秒。”消防救援人员表示。
  不仅如此,火灾发生后,高温还伴随着毒烟,对人体伤害极大。由于电梯结构的特殊性,消防人员扑救难度也很大。
  从政策层面来看,相关部门早已意识到了电动车上楼入户的危害。
  早在2017年底,《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就对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进行了规定,要求“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等。

  到了2018年6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组织清理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现象;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置集中停放场所和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控制设施。
  而后,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条例加强对于电动车的管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禁止电动车上楼”的监督和管理仍然达不到政策要求。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对于电动车的管理,主要责任方是谁?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在管理过程中,物业公司是首要责任方,但由于物业公司是经济体,没有执法权,因此只能规劝。
  “我们不能强制,也不能罚款,只能进行劝阻。我们的物业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入楼排查,发现有违规停放现象后,会将情况反映给社区,由社区的人来处理。市民可以直接拨打12345举报电话或通过有效途径举报。”北京市金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

安全管理要“阻”也要“疏”充电难、贵、不安全是关键问题


  只能规劝、不能惩戒,带来的结果是一些心存侥幸的居民仍然我行我素,顶危而“上”。为了堵住“顽固分子”,一些城市奇思妙想,给电梯装上了智慧“阻车系统”。
  在福建省厦门市大洲国际龙郡小区,电动车刚被推入电梯,电梯就敏锐识别,并立即发声警报,而且电梯门始终保持开启状态,关闭按键“失灵”,直至电动车离开电梯,电梯才恢复正常运行。
  同样的做法也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沙顶社区星海花园小区,该小区于2021年5月中旬试点上线电动车阻车入梯上楼报警系统,通过AI识别出进入电梯的电动车,在发出声光警报的同时启动阻梯程序。

  “汽车违规停车会被贴罚单,如果电动车的停放管理也能做到有惩罚措施,那么应该能更有效地避免悲剧的发生。”来自上海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说。
  在电动车的安全管理中,“阻”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应弄清楚居民不规范停放充电的原因,以此来“疏”。
  通常来讲,一辆普通电动车充满电后平均能行驶30~50千米,随着电池的损耗,行驶的里程会越来越短。以此可判断的是,车主只有保持着平均每两天充电一次的频率,才能满足日常出行需要。
  不少车主表示,他们知道私拉乱接电线会存在安全隐患,但是由于电动车自身较重,充电车位供给量不足等原因,不规范充电实属“迫不得已”。
  “我很乐意将电动车放到车库里去集中安全充电,可我所住的是老旧小区,充电配套设施并不健全。”电动车是安徽省合肥市市民江女士的主要交通工具,她说由于小区内充电不方便,她一般会把电动车放在单位充电。
  新小区在充电设施布置方面表现尚可,但老旧小区问题突出。在北京市几个老旧小区,当被问到是否有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时,得到的均是否定答案。欣慰的是,面对老旧小区充电场地不足的问题,一些城市已经进行了相关有益探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祥和社区的居民发现,小区里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玩意儿”。
  “祥和社区内的小区多为老旧小区,过去小区居民拉线充电的较多,但是一起起因电动车飞线充电造成的严重事故不仅使财产损失,更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祥和社区党委书记孙莉娟说。
  据孙莉娟介绍,为了进一步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祥和社区广泛征集民意,通过改造车棚,联合物业公司在辖区小区内加装了充电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眼下关于电动车充电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多停留在住宅小区层面的讨论。规划人士认为,医院、学校、商场、集贸市场、步行街、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人员流动较集中的场所,也应当在规划建设阶段按照标准同步配套规划建设非机动车停放设施。
  除了充电场地缺少和设施匮乏外,传统投币式充电设备不安全也是居民不愿集中充电的重要原因。
  “投币式充电设备无任何监控手段,一旦付费,无法停止。而且在正常充电进行中,如果插头被其他人拔掉,就会出现‘自己花钱别人充电’的问题。”安徽省马鞍山市市民张先生坦言。
  一名充电桩设备运营人员表示,传统投币式充电带来的问题是,电池充满状态下继续充电会减少电池寿命。“目前电动车市场上大部分是铅酸电池,生产此类电池会造成重污染。”
  此外,居民违规充电也与其觉得集中充电“不经济”有很大关系。小区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采取按月付费模式,每辆每月40~60元不等,包括存放和充电费用。一些经济条件不佳的居民觉得贵,怀着侥幸心理冒着风险想“省笔钱”。

多城市探索解决方案引入智能化设备需多方配合


  为了满足居民安全和经济并存的充电需要,一些城市经过探索给出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是:引入智能化充电设备。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万达中央华城小区,地下停车场内南侧的墙面上安装了一个配电器,下面是一排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插座,旁边贴的通告上有详细的使用方法和收费标准。
  “为了保障住户充电安全,小区在地下室开辟了一些专门用于电动车充电的区域。”负责该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说,从车主进入小区开始,就有保安规劝和协调,让住户将电动车集中停放。

  谈及智能充电桩的使用体验,马鞍山市市民张先生点赞道:“App可查找附近充电站位置,手机远程控制通断电、实时查看充电时长以及线上支付,非常方便。”马鞍山市智能充电设备不仅能方便居民,对电动车的集中管理人员也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

  老刘是电动车车库的老板。过去,夜间监管工作很是烦琐。不过,新型智能电动充电桩亮相后,他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不少。
  “以前夜间总是要来查看车辆的充电情况,就怕出现过载、短路和漏电的情况;新款智能充电设备入驻后,电动车未充满的情况下即使出现意外断电,也不需要进行额外操作,来电时会自动续充直到充满自停。”老刘说。
  除了马鞍山市,目前智能充电桩已在不少城市上线,设备普及指日可待。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虽然智能化设备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但智能充电桩进小区并非一路平坦。充电桩运营人员表示,每一处站点的落地与维护都要面对社区、物业、居民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推进难度不小。
  “有充电桩企业来社区谈过,但这其中都掺杂着物业方、场地方、居民业主、充电桩企业多方不同的利益、权益诉求,尤其涉及到引进之后谁来运营管理的问题,因此我们比较谨慎。”相关人员表示。
  呼和浩特市日富物业总经理李海俊说,公司从充电桩厂家购入了智能充电设备,并于小区公共区域集中摆放,可以同时充30~50辆电动车,充一次电仅需1元。

  “其实对我们来说,经济收益很微薄,但是做这件事能方便小区物业管理,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这都是潜在的社会与市场效益。”李海俊说。
  李海俊建议,物业公司应积极与业委会沟通,加快小区充电桩安装进程,相关部门也要完善流程,加快审批。不少城市已经开始动真格,开展电动车违规充电专项整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正视的是,小区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管理确实是一个难题,既需要小区物业、业委会的积极作为,更需要广大业主的积极配合。
  车主如何做好个人电动车充电安全管理?
  消防人士表示,电动车充电需要遵循“四不要”原则:充电地点不要在楼梯间、走道或室内,要选择小区的集中充电区域进行充电;不要私自改装电动车电池、改动电气线路、拆除限速装置;充电时间不要过长,勤检查电池,发现老化要及时更换;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劣质充电器,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电动车和充电器。
  此外,要经常检查电动车的电路插接点,防止接触不牢引起接触点打火、发热,避免线路老化造成线路短路事故;尽量避免在雨天、积水路段行驶,以防止电机进水导致充电时短路起火。
其他文献
开启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序幕rn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中文版第17卷第4期发表了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开启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序幕.这篇跨越
期刊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一句古诗,描绘出了稻米丰收时蔚为壮观的景象。在这片讲究饮食文化的土地上,以秦岭淮河为线,千百年的耕种历史,为中国人画出了“北吃粮面,南食稻米”的主食图谱。  其中,南方人更是将稻米这类食材运用到极致,不仅将米粑粑、肠粉、米豆腐这些以米为原料制作的小吃推向全国,还将大米通过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柔韧弹牙的米粉,掀起全国吃粉热潮。  南方擅制米粉的省份很多,廣西
为了提升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化工安全工程》教学质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式。实践表明:工科教育模式改革下,化工安全工程类课程教
“90后”女生刘露蕊,两年前辞掉了高薪工作,带着5个相识多年的好友、4只狗,跑到北京郊区的山谷里,徒手建造了一个名为“HOBO”的农场。农场位于密云区的唐家寨村,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山谷里。  现在,6人全部辞掉了北京的全职工作,搬到农场生活。每个人做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有人做饭,有人翻地,有人负责运营……  刘露蕊说:“做了农场之后,变穷也变开心了。这里更像是一个大的样板间,每个人想表达的东西都聚
饱览天山风光rn赛里木湖: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rn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天山的断陷盆地中,因为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
期刊
传统的工厂模式的教育体系下,由于时间、空间、技术等多个因素的限制,学习者很难在传统的课堂上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之前的种种
微电子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应首先透彻剖析当前微电子专业工程教育中所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有意、有机、有效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内容的教授中。以集成无源器件和工艺
不断深入的高等教育改革工作和迅速发展的“工业4.0”与智能制造技术等客观因素迫使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进行大幅调整,进而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能
2021年5月22日,一个突发的噩耗引起了全网关注,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172人参赛,21人遇难。这起悲剧的关键,是个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词:失温。到底什么是失温?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跑步这种越跑越热的运动,还会失温?失温后为什么参赛者无法自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户外运动感兴趣,意外情况也频频发生,失温又被称为户外运动的头号杀手。  也许你觉得失温离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失温死亡还
在大众口语中,下水泛指畜类动物胸腔和腹腔的内脏,因各地的风俗及饮食习惯不同,有时又被称为杂货、杂碎。过去杀猪宰羊,在放过血之后,便把牲畜放置于案板,或倒挂于木架上开膛破肚。案板或木架下放一只大盆或水桶,盛满水,屠夫把心、肝、肚、肺、肠等内脏件件丢进去,接着再拆节卸肉。牲畜的下水因为常有异味且很难清洗,在古代漫长的饮食历史中,都属于上不得台面的下品,达官贵人一般不会接触,只会出现在吃不起肉的穷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