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我是一棵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往高山,只因为它的伟岸挺拔;向往大河,只因为它的激流澎湃;向往蓝天,只因为它的高远澄澈;向往大地,只因为它的宽厚无私。万物皆有其生命的精彩,哪怕一棵小草,也能装点出一个明媚的春天。可是我,只想选择站着,站成一棵不老的树。
  岁月无声,悄然滑过。大学毕业时指导老师的叮嘱还时时回响在耳边:“终有一天,洁白的粉尘飘落在鬓间,会将缕缕青丝染成银发,但你要站着,站成一棵树。”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在几十双晶莹剔透的眼睛里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学生们坐在那,只有我站着。我必须挺起脊梁,站成他们心中的一棵树。从那一刻起,我暗暗的立下誓言,在奉竟之旅,让工作精彩起来,哪怕只是朴朴通通,哪怕有风有云亦或有雨。做自我介绍,我只说了一句话,“我可能不是最优秀的老师,但我要通过我的努力,让你们成为最优秀的学生。”这句话引来了学生们半信半疑的目光,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抱以热烈的掌声。我第一次尝到了甜蜜的滋味,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教育需要热爱和执著。当一个个课间来临时,学生们围在身旁七嘴八舌的闲谈,那情形真象一棵阴翳的大树上,枝枝杈杈落满了快乐的鸟雀。我微笑着,倾听着他们朴实而又天真的话语,在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捕捉到了可爱的信息,顿时,一串串美妙的词汇在脑海中闪现出来,我知道,自己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他们。
  因为如此,我不忍心看到一个因为家庭变故而受影响的孩子,成绩直线下滑,我把他带回家,无怨无悔的给他补习功课,陪他灯下夜读。每当万家灯火已经熄灭,我又冒着大雨,或踏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的送他回家,这样一直坚持了一个学期。邻居看在眼里,戏谑的说:“家里孩子长得挺快啊,都上初中啦!”
  因为如此,我痛心在“非典”的重要时期,父母为了赚钱外出,丢下孩子无人照管,我把他带回家,半个月的时间,任劳任怨的给他做饭,负责他的饮食起居。当他躺在温暖的床上打着熟睡的鼾声时,我蹑手蹑脚的取走他枕边的书,帮他掖上被子。因为如此,我多少次在放学后和休息时间,敲开学生的家门,不论学生家住的多远多偏僻。一次,冬季,为了与家长沟通情况,寻求合力,去一个班里住的最远的一个学生家,他家住在一个山沟里,而且是在半山坡上,出租车是到不了的,所以只好乘摩的。由于积雪覆盖,车轮碾压,路面很滑,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会随着司机倒下,把自己的身体和命运交予大地,还好,总算安全到了学生家,家长非常感动,对孩子的教育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还有多少次用笨拙的双手为淘气的孩子修上扯坏的拉链;又有多少次领着生病的学生看医生,满头大汗的奔走于学校和医院之间。人都有明亮的眼睛,这些,都被孩子和家长静静的看在眼里,默默地记在心上。
  因为如此,我多少次自掏腰包,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交上必要的费用;多少次买来米面、豆油,送到困难孩子的家里;多少次给孩子提供免费的学习用品,已经记不清了。
  “爱出者爱返。”我以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那个我义务补习功课的孩子顺利的考上了省重点高中,每个月末回家,他都要来看看我,不管多忙,也不管天气多么恶劣。那个“非典”时期我照顾的孩子没有耽误一天的功课,他的父母在端午节那天,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学校,非逼着我马上尝尝。教师节,半夜时分接到短信,是一个考上军校的学生发来的教师节问候,“老师,辛苦了,我们平时要求非常严,手机都收上去了,今天好不容易找到领导说情,拿出手机,给您发条短信,祝您教师节快乐!”毕业的学生在大街上不期而遇的灿烂的笑脸,时常收到的问候短信,节日时听到的温馨的话语,没有半分功利,没有一丝虚伪。太多了,学生和家长以淳朴的方式回抱了我,而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
  教育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心灵用充分的信念和勇气化成执著的脚步,最深刻的爱就会凝聚成一小束火焰去点亮严冬的寂静,点亮铺天盖地的冰雪和由表及里的真情。爱的教育,爱的哲学,适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更适用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
  我记得这样一句话,既然你选择了做一片白云,你就要把洁白的魂魄终身系在心里,把你的自由意志化做莽莽乾坤里的一片风景,以无愧于头顶上那一片天空的信赖,无愧于脚下那一片土地的支撑。
  现在,我选择了做一棵树,那苍翠的生命怎能悄然流逝呢?它应似山涧中流淌出动涓涓细流,在平凡与等待中,浅吟低唱,品味汇入江河过程的喜悦;它应似草原上万马般奔腾、追逐,展示才华,驰骋中有一段壮丽的行程。让树荫下那些乖巧的花草,围绕在周围,幸福快乐的成长。
  我不会抱怨自己不够出色、不够成功,因为我相信,拥有酷爱和执著,即使一枚绿叶,也能够倾倒整个季节;即使芝麻谷子的小事,也能做到眉眼分明、水秀山清。也许有一天,我将两鬓染霜,但我还是要站着,站成一棵不老的树。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三十二中学117000)
其他文献
科学家颜宁被人称为“最美科学家”,她却对此不以为然。在颜宁看来,最美的是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如果非要跟自己联系起来,还可以加上人生之美和生活之美。  颜宁的人生确实是美的,她未满30岁时就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和博导,在2012年1月,她又成为霍华德·休斯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得主之一。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时,从事过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在2007年10月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后,“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实
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习题的分层性、灵活性、趣味性等角度,通过增设归纳——对比型习题,开设开放型习题,开展实践探究型习题等设计,进一步促进有效习题的实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习题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05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
活力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语文教学追求活力,那么怎样才算活呢?刘国正先生说:“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几位老师的观点,来谈谈我的见解。  一、通过吟哦讽诵,唤起学生想象  课文的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
摘要:课堂有效性的提出对于激发一线教师提高自身课堂驾驭能力有很好的触动。笔者就近期开设的一堂交流课着手,探讨公开课中教师的“形式主义”教学与学生的错位反馈之间的断层,以及常态课中急功近利的现象。探究原因,寻找措施,使之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价值、态度观与知识、能力的较好契合。  关键词:教学有效;学生主体性;教学偏差;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1921年,林语堂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当时,林语堂经常给一些杂志和报纸投寄文学作品。在莱比锡当地,有一个名叫勒夫的杂志编辑非常欣赏林语堂,几乎每一期杂志都会发表林语堂的作品,而林语堂也都把稿子投寄给他,两人合作得非常默契。  有一次,林語堂收到了一封来自那家杂志社的来信,但署名并不是勒夫,而是一位名叫洛巴特的人,他在信中说:“我是一名新编辑,我在德累斯顿城的一张报纸上看到你的文章,我非常喜欢,所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卖三明治的小店,生意非常火爆。因此,老板决定再招聘一个店员,以解决店内人手不足的问题。  招聘启事一发出,就有不少人前来应聘。最后,老板只留下了两个小伙子,准备试用一个月后,再留下表现最好的那一个。这两个小伙子年龄差不多,只是性格迥然不同,威廉性格内向,杰克却很机灵,很会讨老板的欢心。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从感情上来说,老板很想留下杰克
摘要:在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各学校的教育重点,而学生社团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使得社团在各个学校的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笔者以高中社团亲身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以某大学附中为例,尝试分析在高中社团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关于未来高中社团发展的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高中社团;发展;建议与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
你的面前摆放着一杯咖啡,想喝的念头刚冒出来,你的手就已经把咖啡准确无误地送到了嘴边。那么,是谁给手下达了指令,让你端起了咖啡?人们普遍认为是大脑,但最近的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  对科学家来说,这种轻而易举的行为是很有意思的。早在19世纪,就有众多科研人员热衷于该项研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两个德国科学家。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尝试了非常多的办法,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采取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电击猕
有一次,国际珠宝设计雕刻大师陈世英的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盛大的晚宴。朋友恳请陈世英去时戴一件珠宝在身上。陈世英问:“艺术品可以吗?”好友答:“没问题。”  那天晚宴,大家看到陈世英戴了一支自己20年前创作的、颇有特色的艺术品戒指。戒指的一面是骷髅头,另一面则是有型、有血、有肉的假人头。朋友好奇地问他:“这样戴是什么意思?”  陈世英说:“这个戒指代表的是‘生’与‘死’。但是,生就代表真,死就代表假吗
摘要:历史题材的诗歌可以用于辅助历史教学。只要我们愿意去挖掘,诗歌宝库里面蕴含史料的诗歌作品俯拾即是。笔者将这些诗歌粗略分为注解型、史料型、史评型几种类型。  关键词:文史不分;类型;注解型;史料型;史评型;挖掘  历史题材的诗歌对历史教学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有个鲜明的特点——文史不分,大凡史家即为文匠,文匠十之八九博古通今。司马迁的《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巨著,又是一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