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信传播心理机制调查与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2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短信是当代国人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之一。在校园里,短信是重要的沟通途径。本文就此现象调查了短信在学校应用的现状和学生的心理成因,并且通过对部分调查对象的访谈了解了背后深层动因,揭示了大学生是如何看待短信的传播现象。
  关键词: 大学生 短信传播机制 心理机制
  
  1.问题的提出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的诞生。2000年,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通了短信服务。八年过去了,短信已成为一种新的沟通工具。短信传播形成“点—点”“一点—多点”的交互立体传播模式。随着短信息转发速度的提高,信息以几何级数迅速传播。
  目前,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很多大学生已成为“拇指”一族,在校园里、教室里、宿舍里,到处可以看到或忙或闲的人发短信的身影。然而,短信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种种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诚然,短信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沟通的手段,无论是表达情感还是传递信息,都比较方便。但另一方面,类似于“手机综合症”的短信泛滥也在大学生中流行甚至泛滥,使许多大学生产生了短信成瘾的现象。有人称之为“手机强迫症”或者“手机综合症”。部分大学生在某些时间总会产生短信出现的期待,如果到时没有出现,就会感觉规律被打破了,从而产生焦虑、不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对手机短信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把手机放在身边,甚至吃饭睡觉也不肯放弃,唯恐漏掉什么信息。在这两种情况下,手机不再是人们的仆人,反而是人异化成手机的俘虏。具体到大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上,短信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在无线空间中传达的短信息,有很大的比率是在校园内传送的。虽然它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更有兰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呼吁:“我们需要思想的声音,而不是手机的铃声。”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短信还将进一步发展。因为短信文化是一种年轻的文化,一种年轻人的文化。这注定了这种流行现象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那么,当代大学生是如何使用短信的呢?他们又如何看待短信在生活的作用呢?短信文化的流行与他们的心理机制有什么关系呢?出于好奇心和对真相的探索,笔者开展了大学生了短信传播心理机制的调查与分析。
  
  2.研究假设
  
  本研究出发于兴趣和文献查阅,基于心理学和传播学的框架确定了两大目的:一是了解大学生使用短信的心理机制;二是了解短信作为传播途径的优劣。并根据上述的研究目的,提出了下列两个假设:
  (1)短信传播途径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某种心理需要。
  (2)短信传播途径相对其他传播途径有其独特的优势。
  
  3.研究设计
  
  3.1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自编的问卷,根据对学生使用现状的归类,把问卷的框架分为四部分,有使用现状、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商业利用。
  3.2调查过程
  本研究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学校从大一到大四的40名学生,各个年级均选择了10名学生,并且考虑了性别和专业的平衡。因为时间、经费和精力的原因,本调查只选择了40名学生。为了弥补调查样本的不足和问卷的缺陷,选取了3名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争取进一步了解背后的深层次的心理动机。
  
  4.研究结果
  
  4.1短信高使用率
  调查显示,在总数为40人的样本中有28人选择自己每天发送的短信达到了10条以上,超过了总数的70%。这表明短信已成为大学生沟通方式的重要渠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
  4.2短信使用对象的特征
  在短信的使用对象上,有35人认为是恋人之间的联系居多,其次为朋友,与父母采用的短信联系最少。笔者认为,由于现实原因,大学恋人之间不可能整天呆在一起,处于热恋期间的少男少女最现实的途径就是通过短信互诉衷肠。而上大学后,中国的学生与家长联系相对较少。当然,这可能也与上一辈人不擅于使用短信有关。
  4.3短信传播的用途
  在短信的主要用途上,高达36人选择了是在用短信联络感情,占了样本数的90%。可见大学生特别在意与别人的联系,愿意与朋友保持较亲密的关系。其次,也有31人选择了短信是用来工作的信息沟通手段。据学校调查,有高达60%的同学有学校社会工作的经历,在社会工作上,他们利用短信来沟通信息。而选择闲聊的人仅12人。这可能表明不像多數人猜测的那样,大学生是在用短信进行无聊的沟通。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思考和情感。
  4.4短信使用的性格因素
  有32人认为内向的人更容易把短信当作沟通方式。访谈显示,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外向的人比较毛躁,而内向的人比较稳重,更容易逐字沟通。也有人存在不同意见,认为外向的人应该更多使用短信,因为外向的人交往的朋友会更多。
  4.5短信使用的年级差异
  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短信的数量会逐渐减少。访谈调查显示,大一新生会更多地与家人和原来的老朋友联系,大二学生主要是社会工作的顶梁柱,会有更多的工作短信来往。进入高年级后,大学生们的社会联系就开始相对变少,不再像刚进入学校那样新奇地参与各种活动。也有采访对象表示是没有时间用短信联系,电话的沟通更直接。
  4.6短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高达32人的选择是短信更易表达情感。访谈中也有调查对象称,用短信可以说很多日常生活中不方便说的话,传达对朋友的关心和在乎。有31人的选择是短信可以加强沟通。联系远方朋友反而成为最少选择项,可能地域限制确实会减少人际交往的联系,短信也难以发挥更多作用。
  4.7短信在传播信息中的作用
  在传递信息的作用上,多达38人选择的原因是便宜。一条短信一般为一角钱,如果选择套餐的话可以更便宜,一个电话一般的均价在两角左右。对于很少有自己收入的大学生而言,价格确实是影响最大的因子,是选择短信作为沟通途径的最大因素。有36人认为这种沟通方式比较方便。仅有24人认为这种方式是快捷的,访谈对象告诉笔者,这是因为不能确认对方马上就收到或阅读了短信。
  4.8短信在商业行为中的影响
  随着短信用途的扩大,短信也逐渐有了商业色彩。多达31人的报告称,他们经常收到促销信息。甚至有14人报告称有收到诈骗信息的记录,而收到公益信息和新闻信息却很少。这表明短信作为一种沟通方式,有较好的商业价值,但也亟待规范管理。访谈对象也报告,在商业行为中短信依然大有作为,自己如果从事相关活动的话,也会选择这一沟通方式。
  
  5.研究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发现短信作为一种传播途径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是赞成还是反对,这都已成为一种需要被正视的事实。因此,我们应引导而非限制它的应用。调查也显示了短信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便宜、便捷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沟通方式。
  在使用短信的心理机制上,可以发现短信作为表达情感的优势确实是有其不可替代性。据统计,美国1.5亿手机用户一年的短信发送总量还不到中国人一个星期的发送量。我国平均每天有9亿条短信在中国用户的拇指间传送,占了世界上的三分之一以上。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短信文化的迅速扩展呢?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倪桓的博士论文回答了这个问题。倪桓认为:短信人际交往是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合理选择。中国人在心理气质上趋于内向、隐蔽,不习惯直白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情感,在语言的使用上注重措辞的分寸和含蓄。而在美国,人们爽朗直率的个性使得大多数人更喜欢直接通电话。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别人表示问候,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事实上,短信显得更为委婉,可以说一些不方便在电话里面说的话,譬如说一些情话,一些道歉的话。短信这种传输方式,改变了人类语言一定要通过嘴巴的传统方式,利用手机点对点的直接交流,使许多不易出口的话通过手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沟通的目的。有访谈对象这样讲:“久未联系会让朋友们觉得被遗忘,而偶尔的短信联系则会让对方感觉到别人还记着他。”80后的大学生虽然更敢于表现和表达自己,但中国人传统的内敛性格还是没有根本的变化。这也正是短信在中国得以流行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契合了国人的性格特征。
  另外,短信是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当多数人在使用时,将逼迫更多的人使用,否则就会缺少沟通机会,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也会被人看作落后于时代。这也是一种从众压力。
  同时,手机一般是随身携带的,因此,收发短信随时都可以进行,操作相对简便易行,与网络沟通相比,短信沟通无疑也具有技术优势。也有访谈对象表示,短信比电话等方式更隐秘,特别是在宿舍这种群居空间,短信可以提供相对较好的私人的无形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献珩.短信——都市语言交流的新时即[J].实事求是,2004,(1).
  [2]牛军伟,王浩垒,赵俊忠.手机短信的传播与社会心理探究[J].前沿,2005,(9).
  [3]陈金桥.关注第五媒体:短信[J].互联网周刊,2004,(4).
  [4]王萌.浅析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J].理论探索,2005,(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研究重庆方言双韵母/uo/因组合音节影响产生音变来揭示这一双韵母的音系特征。为了论证这一假设,作者以30名来自重庆方言区的大学生为对象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双韵母/uo/与不同声母结合时会变音为/ue/或/o/,这些音变现象受到连音节发音规律的制约。  关键词: 重庆方言 普通话 音系差异 双韵母/uo/    1.引言    重庆方言作为四川方言的重要分支之一,
先提个问题:如果你是外星人,你所在星球的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地球人,而你打算和地球人有所接触,你会率先选择哪些国家?  出于善意的目的,应该率先选择文明程度最高的那些,交流起来障碍最小;出于恶意的目的,也应该率先打击文明程度最高的那些国家,打击他们,是实力测量,打击他们,也是战略手段,可以让别的国家群龙无首,陷入极大混乱,从而降低征服的成本。  也许真正的外星人不这么想,但科幻片里的外星人的确是这么想
摘要: “成长=经验 反思”这是波斯纳(Posner)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对黄河浪《故乡的榕树》的教学,本文作者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故乡的榕树》 专题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运用“情以物兴”、“借物抒情”的写法,从眼前的事、眼前的景,生
摘要: 本文认为,可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创设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净化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等多个渠道,优化社会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互相配合,形成多方协作的整体教育合力,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青少年优化社会环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
古人不但重视谷物,也喜食蔬菜。《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可见,在古人的饮食结构中,除了主食,蔬菜同样是不可少的。   与“五谷”相对应,古代也有“五菜”。据《黄帝内经》一书说,这“五菜”分别是葵、藿、韭、薤、葱。   葵,又名露葵、滑菜,为百菜之主。古人常食者为冬葵,秋天种植,当年即可采其苗叶为蔬。而其宿根至来年春天仍可发芽。葵味甘而无毒,又有宜脾滑肠之功效,故可备四时之馔。
摘 要: 淮南煤田是华东地区现存煤炭资源量和开发潜力最大的煤田,本文通过对淮南煤田主采煤层——13煤层的全硫含量分析,为淮南煤的利用及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淮南煤田 13煤层 全硫含量 低硫煤    1.前言  中国作为燃煤大国,尽管近年来煤炭资源的开采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世界上煤炭消费量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根据我国能源资源形势预测,到2010年,我国煤炭资源在一次
工艺美术师,1987年出生于莆田木雕雕刻世家,自幼耳闻目染,受到父辈及家族雕刻工艺的熏陶,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使李洪从小就开始学习磨研刀具及雕刻技艺,毕业后受到父亲李凤荣的用心指导和鞭策。  自2004年来,李洪多次随父一起参加国内各地举办的工艺美术专展及博览会,工艺水平造诣受到评委老师及同行前辈的表扬和赞赏,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金奖。
出版业一片萧条,童书出版领域却一路欢歌,在市场与行政的双重角力下,中国原创童书会迎来春天吗?  对童书作者席璟来说,2017是个好年。年初开始,她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柳暗花明了。一切来得猝不及防,又叫她忍不住拍手称快:就在去年9月,她还曾在家里嚎啕大哭,原创童话绘本的出版四处碰壁,付出像石头沉入海底;没想三个月不到,她一下从“有风险的新人作者”变成了几家出版社相互竞争的“抢手作者”。  同样高兴的还
摘要: 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列举例句,重点阐述了白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褐色、黄色和粉红色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颜色词 汉译 文化差异    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色彩的词都很丰富。颜色词除了表示其具体实际的色彩外,还会由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而具有不同的涵义。因为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申
摘 要: 在《写在人生边上》中,钱钟书先生于字里行间酣畅淋漓地对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丑恶现象加以无情针砭。于平静中显激越,在恬适里含泼辣,表现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可谓微尘中见大千,片言间明百意。  关键词: 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 写作风格    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初读有似懂非懂、雾里看花之感,再读则觉痛快淋漓,咀嚼回味再三,每有会意,无不拍手击节。那种惊喜、兴奋不吐不快。  《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