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罐疗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呃逆俗称打嗝,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由膈肌痉挛收缩而引起,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但也有持续时间较长的,成为顽固性呃逆。引起呃逆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生气后使肝气犯胃;②饮食过急,或饮食时说话嬉笑,凉气冲胃:③过食生冷使胃中寒冷:④病久脾胃阳虚:⑤病后胃阴不足等。均会使胃气上逆发生此症。伴有阳虚胃痛者拔罐后可服姜汁水以温中驱寒;肝气犯胃,胃阴不足者,可喝煮萝卜汤、喝红薯粥、糯米汤,红枣粥等。
  罐疗穴位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膻中穴位于胸部,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天枢穴位于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脐下1.5寸。
  温馨提示
  民间有早吃姜开胃,晚吃姜烂肺之说,故晚上不宜喝姜汁水。
  罐疗保健法
  将少许润滑油涂抹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走罐,以皮肤微红为度;然后做基本疗法5~10分钟。
  配膻中、中脘、章门、天枢、公孙、气海、内关、足三里穴,留罐5~10分钟。
  温馨提示
  呃逆的治疗原则以“理气降逆”为主。李女士因情志所伤,呃逆不止,病有8年之久;罐诊后发现其“肺”晦紫色瞬间退为枣红色、“心”呈枣红色、“脾”呈红色、“胃”呈白色、“肝”血虚、“下焦”呈白色;其脏腑映象表现为肝气横逆、肝脾不和、上实下虚。故采用疏肝降逆为主的治疗原则,用走罐加基本疗法,配中脘、膻中、章门、足三里、涌泉等穴交替使用。罐疗1次后呃逆现象立减,3个疗程后痊愈。全家人皆大欢喜。此类患者,行罐后,放屁多,属正常。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