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教师要提升政治课效率,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的时候转换师生角色,同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和政治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在大多数高中生眼里,政治课是相当的枯燥和乏味的,而且和实际生活似乎没有多大的联系,什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他们来说,和他们的世界太过遥远。在奉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这一代90后的学生中,他们更加注重自己数理化抑或英语等等科目的学习,而总是把政治科目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心血来潮时也许会翻一下,大多数时候是不闻不问的。政治在高中生的世界里总是处于如此尴尬的地位,这也许会和目前教师的教学思路或模式有关。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效率,改变目前政治课的状态,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政治课的学习中,笔者在多年的政治执教经验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理应是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成功的教学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自觉地接受知识与教育。一个人要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投入极大的热情,那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东西对他来说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教学也是这样,如果学生觉得政治课对他用处不大,那可想而知,学生投入的精力和热情是不可能多的。学生对政治的片面认识源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源于现代教学体制下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最有效的办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商品价值规律等等政治上的东西,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未免太过抽象和理论化,难以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想提高高中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提高政治学习的效率,将政治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其实,政治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从我们的衣食起居到国家大事,无不与政治有关。中国式一个官本位思想及其严重的大国,还处于官文化向法制化过度的时期。很多人都会觉得生活跟政治很遥远,其实不然,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政治载体。“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的现状,因为学生难以提高学政治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教师也没有教学的兴趣,所以,“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也就油然而生。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将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政治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比如,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根据书本上的条款讲授知识要点,而很少融会贯通生活中很多与书本知识有关的政治常识,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显得理论化、条理化。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将近期发生的国家大事融入理论知识中,从而使得理论知识更加的易懂,也使得政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的紧密联系起来,从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与兴趣。
四、师生角色转换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充当一下“老师”。比如,某些比较简单的章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教师来上课,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当主人翁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有几大优势:第一、学生来充当老师上课,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在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第二,能让学生体验到当老师的幸苦,从而在以后的课堂中珍惜老师的劳动果实;第三,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会全身心投入学习知识,从而使学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这种方法达到教学目的,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可谓是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做适当的补充。同时,这种方法也不能长期使用,因为,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有限,不能让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备课。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热情,原因在于,知识渊博的老师不会照本宣科,他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得原本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知识渊博的教师还能够顺应学生的需求,按照学生希望的方法来传授知识,从而使得整个课堂具有互动性,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提高教师的队伍素质,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
综上所述,政治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好政治课,对我们深入对社会的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政治敏感性具有极大的关系。提高高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效率,是学生学好政治学科的基础。学好政治学科对于提高全民政治觉悟、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以及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思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热情,使政治课程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在大多数高中生眼里,政治课是相当的枯燥和乏味的,而且和实际生活似乎没有多大的联系,什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他们来说,和他们的世界太过遥远。在奉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这一代90后的学生中,他们更加注重自己数理化抑或英语等等科目的学习,而总是把政治科目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心血来潮时也许会翻一下,大多数时候是不闻不问的。政治在高中生的世界里总是处于如此尴尬的地位,这也许会和目前教师的教学思路或模式有关。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效率,改变目前政治课的状态,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政治课的学习中,笔者在多年的政治执教经验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一、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看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理应是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成功的教学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自觉地接受知识与教育。一个人要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投入极大的热情,那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东西对他来说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教学也是这样,如果学生觉得政治课对他用处不大,那可想而知,学生投入的精力和热情是不可能多的。学生对政治的片面认识源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源于现代教学体制下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最有效的办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商品价值规律等等政治上的东西,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未免太过抽象和理论化,难以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想提高高中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提高政治学习的效率,将政治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其实,政治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从我们的衣食起居到国家大事,无不与政治有关。中国式一个官本位思想及其严重的大国,还处于官文化向法制化过度的时期。很多人都会觉得生活跟政治很遥远,其实不然,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政治载体。“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很多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的现状,因为学生难以提高学政治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教师也没有教学的兴趣,所以,“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也就油然而生。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将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政治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比如,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根据书本上的条款讲授知识要点,而很少融会贯通生活中很多与书本知识有关的政治常识,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显得理论化、条理化。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将近期发生的国家大事融入理论知识中,从而使得理论知识更加的易懂,也使得政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的紧密联系起来,从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与兴趣。
四、师生角色转换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充当一下“老师”。比如,某些比较简单的章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教师来上课,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当主人翁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有几大优势:第一、学生来充当老师上课,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在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第二,能让学生体验到当老师的幸苦,从而在以后的课堂中珍惜老师的劳动果实;第三,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会全身心投入学习知识,从而使学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这种方法达到教学目的,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可谓是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做适当的补充。同时,这种方法也不能长期使用,因为,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有限,不能让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备课。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热情,原因在于,知识渊博的老师不会照本宣科,他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得原本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知识渊博的教师还能够顺应学生的需求,按照学生希望的方法来传授知识,从而使得整个课堂具有互动性,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提高教师的队伍素质,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
综上所述,政治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好政治课,对我们深入对社会的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政治敏感性具有极大的关系。提高高中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效率,是学生学好政治学科的基础。学好政治学科对于提高全民政治觉悟、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以及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思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热情,使政治课程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