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变革 践行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sh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变革体育教育教学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020年12月19日,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委员会承办,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协办,中国教研网、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支持的“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暨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变革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举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范卿泽,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党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龙晓梅,南岸区教育委员会工会主席唐文,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杨旭红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重庆市部分学校体育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强化学校体育立德树人”为主题,呈现了包括专家讲座、教学课例展示、学术沙龙研讨等形式多样的内容,以更好地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创新思路。
  开幕式上,南岸区教委副主任、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尹厚霖分享了学校体育工作经验及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多元办学品质,讲好立德树人的二外故事。
  会上,吴键作题为“提高站位、强化使命、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方向与阶段性方略”讲座,他从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方向、发展阶段及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设计、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10个问题,引发与会人员诸多思考。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杨涛作题为“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与体育教育”讲座,他从当下学校体育与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等方面阐述了个人观点;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李采丰作题为“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构建策略”讲座,他结合重庆市体育基地建设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路径。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等教育研究所体育教研员屈明作题为“促进教研基地建设 提高体育教研水平”讲座,他结合重庆市学校体育改革情况,阐述了体育基地建设的任务目标、路径策略及成果分享等內容,全面展示了重庆市学校体育改革所取得的各项成果。
  为更好地落实学校体育改革理念,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操作,本次活动还组织了现场观摩课。重庆第八中学、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2位体育教师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分别呈现了课例。《篮球——传切配合》一课,执教教师通过“姚明号”水手出海演练的故事情境,以“寻宝”“护宝”“传宝”“争宝”“夺宝”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初中生勇于探索的心理,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赛中学、赛中练。《篮球——复习常见的违例与犯规性质判断并运用》一课,执教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游戏、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等方法,在游戏中巩固篮球裁判技术动作、提高临场执法水平,从而掌握裁判规则。吴键、杨涛、广东省体育教研员肖建忠、贵州省体育教研员侯国民、四川省体育教研员谭步军、天津市体育教研员熊会安等专家,在肯定课例深入落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屈明作为学术沙龙主持人,主持了“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学体育课堂变革学术沙龙”活动,杨涛、肖建忠、侯国民、谭步军、熊会安等专家围绕新时代体育改革等话题,探讨了新时代学校体育课堂的创新理念及教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的方法、路径等问题,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思考。
  相信在重庆教科所的带领下,重庆市学校体育将会开创更为成熟的学校体育改革之路,为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受限于学科主义思维习惯,我国体育课程结构分割明显,衔接意识相对薄弱,构建更具衔接性和整体性的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势在必然。从国际视野看,世界各国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在体育课程衔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以美国、英国、芬兰、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体育课程衔接的策略、方式与支持系统,以期为我国构建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有所裨益。  一、淡化体育分科思维,凸显体育课程规划的衔接
篮球规则对篮球技术动作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带球走规则修改后,移动中接球和结束运球持球时中枢脚的确立发生了改变,因此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动作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则变化后新的动作和方法,在实践中合理运用,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练主动性都起到了积极效果。  一、带球走规则的变化  2017年国际篮联对篮球规则进行修改并于同年的10月1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一些重要的考试,如高考、中考等纷纷进行了时间或内容上的调整。据悉,4月9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返校开学时间及部分教育考试安排确定》,宣布“取消”中考体育统一测试,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入总分;4月16日浙江省教育厅宣布取消2020年中考體育测试,体育分不计入中考总分,这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是否应该取消中考体育统考测试的讨论。  一些
一、青少年足球的项目特点和营养补充需求  现代足球作为一种以体能、技术、技巧为基础,技战术为主导的高强度、高对抗型团队球类项目,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足球的不断发展,日常训练更加频繁,比赛节奏更加激烈。因此,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很多“武装到牙齿”的准备,合理的营养补充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1.体能储备要求较高,对碳水化合物需求旺盛  足球运动以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为特
教学比赛是教师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是磨砺、提升自己的一个成长的过程,过程中离不开名师的指导与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帮助以及年轻教师的陪伴。如何利用好教学比赛这个平台,建设好教研团队,理顺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发展目标并形成合力,助推不同层面成员的业务成长十分重要。笔者结合参与相关教学比赛活动过程的经历,从团队合力的形成、团队成员的携手成长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建好一个团队
“超重学生”协调性差、反应慢、运动能力低,导致其在课堂中的目标达成度不足,产生自卑情绪,使其参与体育练习兴趣“超低”。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多种策略,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为“超重”学生的练习兴趣“增重”。  一、降低动作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仰卧起坐练习时,一名肥胖学生两手托头,做了两三个后再也起不来,多次尝试后依旧是徒劳,于是他直接就躺在了垫子上,静静地等待着一分钟练习时间的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人饥饿时胃黏膜中会产生一种激素,它对于人的食欲有重要影响。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这种激素还对大脑中负责学习区域内的神经细胞有影响。动物试验表明,这种激素能显著促进实验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科学家解释说,这种激素在胃黏膜中产生后借助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反应,诸如激发脑垂体中许多不同的生长因子等,而这又将引起大脑其他区域内的连锁反应,从而起到改善大脑功能的
有幸拜读了王金艳、王梅老师撰写的《彩色毛巾在体育教学中的多重“角色”》一文,第一感觉是案例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充分展现出了体育教学精准设计、灵活运用的特点。同时,更加赞叹上课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巧妙创新的能力,把一条普通的毛巾运用得巧妙自如,让课堂“生龙活虎”。  一、一物多用,激发兴趣  辅助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构成部分,恰如其分地使用,可以帮助体育教师解决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预防新型肺炎,要尽量减少外出,以避免接触到外界潜在的传染源,但闭门不出并不意味着整天待在家中看电视、写作业、看电脑。钟南山院士指出:疫情面前,积极防护与强身健体同等重要,多运动能提高免疫力。为此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设计实施了“菜单式”居家体育锻炼方案,旨在指导学生和家长科学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普遍喜爱和欢迎。  一、内容设计要合理  “菜单式”居家体育锻炼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强调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笔者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近八个年头,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得心应手,伴随着自己初为人父的经历,逐渐悟得为什么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平时最让我们头疼的“体育弱势生”,他们可能是我们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也可能是我们教育生涯中匆匆的过客,但却是父母和整个家庭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