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兰州市作为中国的几何中心和甘肃省省会城市,位于地理要冲,区位空间特殊,因此对其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兰州市近年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人均消费性支出及其结构,以及各收入等级人群的消费性支出构成等的调查研究,从中掌握兰州市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来促进兰州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兰州市、收入、消费、调查、研究、认识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现状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干旱多灾的贫困省份。兰州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2.68万人,非农业人口202.77人,是甘肃省省会,位于祖国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仍停留在社会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阶段。城市工业企业力量弱小,商业水平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农村的发展一直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2】。
近年来,在我国实行经济转型时期,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全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在此大势头下,兰州市经济逐步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84元,比上年增长10.20%,表现了良好的上升趋势。城镇居民作为消费的主力军,研究兰州市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兰州市居民收入调查研究
1、兰州市居民收入构成调查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构成为有工薪收入(包含工资及补贴收入、其他劳动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包含了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知识产权收入、其他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赡养收入、捐赠收入等一些收入)几部分。在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占63.20%、33.93%、2.30%、0.57%【1】,可知工薪收入占收入的主要部分,转移性收入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2、兰州市居民家庭分组收入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差距已成为一条“鸿沟”。
居民收入在总体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其内部分配差异也呈逐步拉大之势。当前社会财富的拥有呈倒“金字塔”结构,处于塔顶的群体拥有社会财富远远大于处于塔底群体拥有的社会财富,2010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中高收入户平均收入为29468.57元,低收入户平均收入为6322.29元【1】。
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9418元增加到2010年的14062元,增加了4644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898元增加到2010年的4587元,增加了1689元,年均增长12.2%。预计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达到15890元和5229元,分别增长12.9%和14%。
3、近三年来平均每户家庭收入变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总收入由2008年的12319.04元增长到2010年的15228.14元,其增幅23.61%,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11676.67元到2010年14061.84元,增幅为20.42%,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增幅分别20.11%、-27.82% 、130.82%、 36.55%【1】。可见,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增幅最大,经营性净收入呈负增长趋势。
三、兰州市居民消费性支出的调查研究
1、兰州市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部分所占比重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支出情况,家庭总支出主要构成为有消费支出(包含服务性消费支出),购房与建房支出(包含购房、建房),转移性支出(包含缴纳的个人收入税、捐赠支出、购买彩票、赡养支出、各种非储蓄型保险支出、其他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几部分。在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中,消费支出、购房与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占81.21%,0.05%,10.85%,0.04%,7.85%,可知在兰州市居民家庭支出中,消费支出占据主体地位。
2、兰州市人均消费性支出调查
2010年兰州市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0930.39元、3686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3461元、1549元。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目前兰州市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城镇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稳中有升。但由于收入分布不均,不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旺盛消费需求但购买力不足,消费潜力难以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拥有强盛购买力的高收入群体,觉得其消费需求已基本实现,购买力大量以储蓄和金融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3】。
3、近三年来平均每户家庭支出变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总支出由2008年的10765.59元增长到2010年的13459.1元,其增幅25.01%,消费支出由2008年9033.7元到2010年10930.39元,增幅为21%,购房与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幅分别-74.76%、27.6%、2952.60%、88.94%。可见,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支出中财产性支出增幅最大,购房与建房支出呈负增长趋势。
4、兰州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调查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或地区越穷,其國民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近年来,兰州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其消费形态呈现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档不断升级,消费领域不断扩展的新局面。
随着收入日益增长,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正由传统的居家消费向高质量的享乐型消费转变。根据省统计部门公布的《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状况研究》显示,兰州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兰州老百姓花在“食”上的钱所占比例即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已由1980年的57.4%下降为2010年的38.83%;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买房、买车和旅游渐成时尚,网上购物逐渐走入居民家庭。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逐步向宽裕享受型消费迈进。
四、对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的认识
根据前文中对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率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2年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151.42元,,2010年已达到15228.14元,增长了2.48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由5064.22元增加到13459.1元,增长了2.66倍,。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大。可见,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也加大,使得兰州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快速增长,又好又快的发展。
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相对贫困,40-50%为温饱,30-40%为宽裕,20-30为相对富裕,20%以下则为绝对富裕"。与恩格尔定律所揭示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不断下降,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变化轨迹【4】。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83%,呈下降的趋势。在这种下降趋势下,兰州市政府应该研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加快发展,提高广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引导了居民进行合理的消费,从而使得恩格尔系数继续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更高。
3、消费支出结构趋于合理
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吃穿用住行等各方面消费支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且改变了以吃、穿为主的单一格局。而代之以住、用、行和文化教育、旅游等发展和享受方面的多元化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基本生活资料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的层次发生变化,享受型、发展型生活资料的比重逐渐上升【2】。
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8月国务院通过设立兰州新区的方案,将兰州新区升格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使老城、新区都能协调推进,同步发展,此举加强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使得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有一定的提高,消费支出结构更加合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2010年兰州市统计年鉴
夏淼、贾洪文.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北人口.2004
于萌.兰州市居民社会分层与消费行为关系的探讨[J]. 2007
高阳.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J]. 2009
作者简介:
邱艺(1990-),女,汉族,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经济学
关键词:兰州市、收入、消费、调查、研究、认识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现状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干旱多灾的贫困省份。兰州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2.68万人,非农业人口202.77人,是甘肃省省会,位于祖国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仍停留在社会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阶段。城市工业企业力量弱小,商业水平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农村的发展一直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2】。
近年来,在我国实行经济转型时期,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全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在此大势头下,兰州市经济逐步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84元,比上年增长10.20%,表现了良好的上升趋势。城镇居民作为消费的主力军,研究兰州市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兰州市居民收入调查研究
1、兰州市居民收入构成调查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构成为有工薪收入(包含工资及补贴收入、其他劳动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包含了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知识产权收入、其他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或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赡养收入、捐赠收入等一些收入)几部分。在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占63.20%、33.93%、2.30%、0.57%【1】,可知工薪收入占收入的主要部分,转移性收入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2、兰州市居民家庭分组收入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差距已成为一条“鸿沟”。
居民收入在总体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其内部分配差异也呈逐步拉大之势。当前社会财富的拥有呈倒“金字塔”结构,处于塔顶的群体拥有社会财富远远大于处于塔底群体拥有的社会财富,2010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中高收入户平均收入为29468.57元,低收入户平均收入为6322.29元【1】。
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9418元增加到2010年的14062元,增加了4644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898元增加到2010年的4587元,增加了1689元,年均增长12.2%。预计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达到15890元和5229元,分别增长12.9%和14%。
3、近三年来平均每户家庭收入变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总收入由2008年的12319.04元增长到2010年的15228.14元,其增幅23.61%,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11676.67元到2010年14061.84元,增幅为20.42%,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增幅分别20.11%、-27.82% 、130.82%、 36.55%【1】。可见,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增幅最大,经营性净收入呈负增长趋势。
三、兰州市居民消费性支出的调查研究
1、兰州市居民消费性支出构成部分所占比重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支出情况,家庭总支出主要构成为有消费支出(包含服务性消费支出),购房与建房支出(包含购房、建房),转移性支出(包含缴纳的个人收入税、捐赠支出、购买彩票、赡养支出、各种非储蓄型保险支出、其他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几部分。在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中,消费支出、购房与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占81.21%,0.05%,10.85%,0.04%,7.85%,可知在兰州市居民家庭支出中,消费支出占据主体地位。
2、兰州市人均消费性支出调查
2010年兰州市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0930.39元、3686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3461元、1549元。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目前兰州市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城镇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稳中有升。但由于收入分布不均,不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旺盛消费需求但购买力不足,消费潜力难以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拥有强盛购买力的高收入群体,觉得其消费需求已基本实现,购买力大量以储蓄和金融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3】。
3、近三年来平均每户家庭支出变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总支出由2008年的10765.59元增长到2010年的13459.1元,其增幅25.01%,消费支出由2008年9033.7元到2010年10930.39元,增幅为21%,购房与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幅分别-74.76%、27.6%、2952.60%、88.94%。可见,近三年来兰州市平均每户家庭支出中财产性支出增幅最大,购房与建房支出呈负增长趋势。
4、兰州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调查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或地区越穷,其國民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近年来,兰州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其消费形态呈现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档不断升级,消费领域不断扩展的新局面。
随着收入日益增长,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正由传统的居家消费向高质量的享乐型消费转变。根据省统计部门公布的《兰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状况研究》显示,兰州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兰州老百姓花在“食”上的钱所占比例即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已由1980年的57.4%下降为2010年的38.83%;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买房、买车和旅游渐成时尚,网上购物逐渐走入居民家庭。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逐步向宽裕享受型消费迈进。
四、对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的认识
根据前文中对兰州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率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002年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151.42元,,2010年已达到15228.14元,增长了2.48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由5064.22元增加到13459.1元,增长了2.66倍,。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大。可见,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也加大,使得兰州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快速增长,又好又快的发展。
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相对贫困,40-50%为温饱,30-40%为宽裕,20-30为相对富裕,20%以下则为绝对富裕"。与恩格尔定律所揭示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不断下降,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变化轨迹【4】。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了解到,兰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83%,呈下降的趋势。在这种下降趋势下,兰州市政府应该研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经济加快发展,提高广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引导了居民进行合理的消费,从而使得恩格尔系数继续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更高。
3、消费支出结构趋于合理
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吃穿用住行等各方面消费支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且改变了以吃、穿为主的单一格局。而代之以住、用、行和文化教育、旅游等发展和享受方面的多元化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基本生活资料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消费需求的层次发生变化,享受型、发展型生活资料的比重逐渐上升【2】。
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8月国务院通过设立兰州新区的方案,将兰州新区升格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使老城、新区都能协调推进,同步发展,此举加强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使得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有一定的提高,消费支出结构更加合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2010年兰州市统计年鉴
夏淼、贾洪文.甘肃省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北人口.2004
于萌.兰州市居民社会分层与消费行为关系的探讨[J]. 2007
高阳.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J]. 2009
作者简介:
邱艺(1990-),女,汉族,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