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之音r——谈波兰当代版画家克里斯托弗·诺维茨基的美柔汀艺术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柔汀作为版画创作的手段之一为人熟知,这一版画技法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作为对于古典油画作品的复制手段出现的,通过在铜制版面上利用繁复的工序刻画出细腻柔美的多层次色调,进而利用多个版面的套色叠印,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完美地复制再现,同时因为版画复数性的特质,令独幅性质的油画变作多印数、不同尺寸的版画,使得普通市民阶层得以收藏,非常有利于艺术图像的传播和普及.随着时代的推移,19世纪左右,原创性版画的概念兴起,美柔汀版画也渐渐地脱离了纯粹的复制性功能,成为近现代版画艺术家们进行艺术表达的特殊手段之一,当时在世界上涌现出了较多的美柔汀艺术家.同时,因为不同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点,这些来自不同文化系统的美柔汀作品也呈现了各种各样的状态.本文以美裔波兰艺术家克里斯托弗·诺维茨基的作品为个案,通过对于他的代表性作品的解读,品析美柔汀版画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2010年德国艺术史家格尔德·布卢姆和哲学家约翰·哈特勒提出了“黑现代主义”的概念.它表述了21世纪后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批判性艺术风潮:一方面是对国际现代主义所代表的抽象表现和几何风格的模仿;另一方面抛弃了现代主义的政治乌托邦和进步论,取而代之的则是现代化所造成的各种灾难.而我们可以将范勃2016年起的一系列“去视觉化”的作品理解为一种“黑现代主义”式的批判,特别是他2020年创作的《同温层》.
如何实现艺术自治是一世界级难题,难点在于艺术自身缺乏抵御政治、商业资本等外部强力侵蚀的能力.在中国,艺术自治的第一波声浪伴随着改革开放大势而起.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艺术自治依然未能实现.本文以写实主义中国绘画为切入点,分析其作为中国绘画价值主体难以实现自治的原因,进而深入整个艺术体系推动自治所面临的方法论困境,探讨当下推动艺术自治的现实路径.
“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公共体育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校公共体育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的增强,也促进着学生体育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个人全方位的综合发展.文章就“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公共体育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构建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于2000年之后在许多的自述文字中,我即一再强调“宇宙的大能量”是我创作中源源不绝的灵感来源.但此“宇宙大能量”所指的不仅仅只是宇宙中银河星体运行的造化之力.rn我创作时的灵感皆源自于宇宙间浑然大化、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生命力,而我将之称为“精”的力量.然后我回返宇宙本源,引“炁”之流动,对万事万物的存有样态进行一种形而上的现象学思考,表现出宇宙中无所不在的生命力、自然的造化之功则是“炁”生机与泉源之所在.
期刊
在西方社会,日本美术的传播与接受在三次文化风潮变迁中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在“中国趣味”期间,日本美术潜藏在中国美术的基质中,孕育着原始的胎动;在“日本趣味”时期,日本美术已经成为西方对于东方文化理解的主体承载者;“日本主义”的到来,则标志着西方对日本美术的接受从肤浅与猎奇的“发现与挪用”期走向了以“吸收与创造”为特征的成熟期.然而,不应以一种二元对立的视角将“中国趣味”与“日本主义”完全割裂开来,而应将其视为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在其间,中国美术由于始终与日本美术维持着一种张力关系从而激发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中国画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审美特征,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视觉状态和文化立场.今天的中国画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更是表现出多元化与复杂性.一直以来,中国画发展的时代性,莫过于认识和处理中西绘画关系,以获得创作的新思路.中国画的发展一方面在立足民族主体审美的立场,发掘自身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则以包容的心态有意或无意地吸收西方造型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更集中于从东西方绘画对比的立场,探讨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画的时代审美价值思考,从而坚定其创作新思路,并发掘中国画在国际大环境中的审美文化自信.
萧勤老师的故事要从一个无休止的“圆”说起——这“圆”既是他艺术世界混沌初开之“缘起”,是他与创作结下的不解之“缘”,更是他的精神之旅在迂回曲折中渐趋于光明和圆满的象征.中国人自古对“圆”就有着一种缱绻的想象与执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萧勤的八十六年,光阴荏苒,他既在跌宕起伏中饱尝风霜,亦于静定沉思间沉淀出豁达智慧.
期刊
经过近半年的筹划和联络,在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国际交流处的协作下,2021年4月13日,“云端——天津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线上系列论坛”在天津美术学院志成路校区实验艺术学院展览中心揭开帷幕.rn自现代艺术开始,艺术不再服务于宗教,不再是为了装饰或审美,艺术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拓展边界,这种基于创造、创新的方式,似乎已成为艺术的唯一目的.因此,基于材质上的拓展、语言上的拓展、情感上的拓展、空间上的拓展、精神维度的拓展,使得今天的艺术,展现出无限的样式和可能性.因此我们以“艺术的边界”作为“云
期刊
作为抽象表现主义重要代表、魏玛包豪斯学校任课教师,保罗·克利与中国绘画和工艺美术之间的关联值得我们关注.一方面,中国古代诗画一体的模式为克利绘画提供了词语(主题内涵)和形象的内部转换,推动他以身体为基础的审美空间的发展,传统漆器、瓷器则为其构图与色彩的革新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克利对于中国现当代乃至亚洲美术的影响也十分突出,中国现代画家赵无极和朱德群、日本当代建筑师安藤忠雄对克利的绘画空间观念进行了学习,展示了东西现代艺术发展背后对于形式美及其内在生命动力的共同看重.
《山海经》被誉为上古奇书,其内容包罗万象.本文以书中各种神怪异兽为例,试从数字象征的角度分析其中所融入的中国传统数字观念.旨在探索并挖掘《山海经》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