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鼻窦炎(CRS)是指病程在12周以上的鼻、鼻窦黏膜炎性疾病,此病好发于21 ~30 岁青年人群,发病后患者多表现出黏脓性/黏性鼻涕、鼻塞等症状[1].根据细胞的浸润方式可将C RS 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ECRS )和非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NECRS).ECRS相较于NECRS而言具有症状重、伴发症(如哮喘、嗅觉障碍等)风险高、治疗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等特点,因此对临床治疗工作造成相应困难.目前临床尚未明确C RS 具体病因、发病机制,分析可能与鼻腔解剖结构(如鼻中隔偏曲、窦口鼻道复合体等)、细菌感染、免疫因素、纤毛功能障碍、组织重塑、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变态反应等有关[2 ].C RS 可发生于单一鼻窦或双侧鼻窦,其中以双侧发病较为常见,发病后相关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生理健康,还将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影响其心理状态,因此及时明确临床针对C RS的有效治疗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取舍治疗方案已成为现阶段医学领域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