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的巧用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某年月日,我步入某年级某班教室,班主任老师正在严厉训话,原因大略是某男生在前一节课的时候和某女生字条交流数次,两位学生一时怕受责罚,不肯承认有这样的事情,班主任遂大发雷霆。
  等到我上课的时候,女生已经泣不成声,连那个男生也萎顿于课桌,其他学生一个个噤若寒蝉,全无往日课前的活泼灵动气氛。我觉得这种气氛不适合开始上课,决定使用一点小 “伎俩”,创造一点课堂氛围。
  简单问礼之后,我踱步到学生中间,深沉凝视两人,徐徐吟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飞星传”三字我故意加了重音,正好暗合传字条的事情,班上有部分学生立刻明白,笑了起来,其他不明白的学生赶忙询问,你一言我一语,寒冰般的教室立刻热闹起来。
  我漫步走到那个女同学座位边,继续吟诵道:“银汉迢迢暗度……”一个“暗”字,特意加了重音,暗示他们是暗中偷偷传字条。很多明白的同学都憋着嗓子一边笑一边发出“嗯……”的感叹声。那个女同学也破涕为笑,男同学则咧着嘴,一边傻笑一边摇头。
  我也微笑着一边点头,一边回到讲台,装作一脸无奈,摊着双手说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啊,何必急在上课的时候呢?”男生忙红着脸解释:“啊呀,老师,我们只不过交流一些……”我忙打断他的话,笑着说:“那你承认上课传过字条喽?”男生愕然,等缓过神来之后,只得挥着手说:“好好,承认承认,再不承认要倒霉了。”
  下课之后,我把两位同学请到班主任那里,经过40分钟的心理调节,两人都从容地承认了错误。班主任经过40分钟后,也平息了愤怒,冷静地撤回了对他们的批评。
  如此吟诵《鹊桥仙》固然非少游公所许,但是偶尔巧设迷局,虽比不得王国维大师“三种境界”的妙解,却也能收获有意思的好处。
  
  【理性分析】
  
  德育,自然有很多实施的手段,但是我相信,在学校内,最为主要的实施手段,还是与学生进行各种交流。从上面这件教育趣事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一点提示。
  交流的方式、态度是一种辩证的矛盾,也是课程文化构建的基础所在。我们已经知道,过去那种简单的责骂,不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手段,但是矫枉过正,完全忽视了“严厉”,也是一种极端。很多老师以为对学生的惩罚批评会影响教育的效果,或者起反作用,其实适度地批评并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教师不必惮于对学生提出合理的批评。教育部新近下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掌握好严厉与温和,直接与间接等等辩证的关系。班主任直接的严厉批评,的确有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可能,但是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班主任必须采取必要手段,实现对不良风气的抑制。
  这种辩证的高一层次,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的互补。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如果没有班主任之前严厉的训斥,两个学生不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的小伎俩就完全成了课堂上学生放松的玩笑,毫无教育作用。反之,没有我的间接批评,班主任之前的训导,可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分析,班主任的批评是直接惩罚的作用,我的教育行为,旨在引导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暗示他们,承认问题之后,班主任将弱化对他们的惩罚批评,可看作起到“负强化”作用。
  再进一步讲,这种“教师—学生—教师”互动而构成的交流,经过体验、积淀、影响和系统归纳之后,就将逐步形成某种课程文化。后现代主义的课程文化思想认为,课程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附庸产品,也不是通过“文化分析”去选择社会文化作为学校的课程或教学内容,而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对知识和经验的共同学习和体验过程。本文上述的案例,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和自律性,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课程文化观念。
  交流不能凭空进行,需要寻找一些交流的渠道,或者可以称之为“交流的依托”,有了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交流变得更加自然和生动,用老师们的俗话说就是“叫来学生,有话可说”。这种依托可以是平时的违纪记录,可以是一段时间的成绩变化,当然也可以是一些别的东西。有了“交流的依托”以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各种教学、思考和批判活动,实现经验论上的文化构建。
  在这次即兴的课堂交流中,秦观的《鹊桥仙》客串了一下“依托”的角色,使得师生互动显得亲切、幽默,但是在朦胧的典故中隐约蕴含着尖厉的批判,可谓“直指人心”。
  此另有一例,堪为类比。
  我班问题学生费某,长期存在不交作业、上课睡觉两大问题,多次教育,时有反复,消耗精力甚巨,效果却始终游离于似是而非之间。但这其中,令他比较有改观的一次教育,就是我借助了档案室老师提供的一份毕业生顾某的学籍档案复印件。顾某有与费某相似的入学经历,中考分数在年级中排名相当靠前,但是三年学习极不自珍,以至于仅考取专科。将这份简单的复印件在费同学面前一放,他的眼神立刻不一样了。随后,凡是费某旧病复发的时候,我往往提醒他“你又该做顾某第二了”,这种反复刺激的行为主义的方法虽然比较机械并多少有一点残忍,但是经过长期的直接强化,只要听到“顾某”二字,费同学就会双眉紧锁,撑起困倦的眼皮,认真听课。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创新。这话说得很好,但是我想它的后面半句应该改动一下: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实践。作为重要教育手段的师生交流,就是一种教育实践,如何将实践上升为艺术的层次,这就必须在大量的实践中随时反思。
  
  【一点建议】
  
  撇开复杂的教育学理论,本文想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提一个建议:教师应该在学生踏进办公室以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过多在意某次交流的目的,而是更多地思考自己应当表现出来的态度,包括用什么口气,是从容的,还是急促的;措词如何,是严厉的,还是平静的;营造什么样的气氛,是民主交流的,幽默轻松的,还是紧张得让学生透不过气来的?好比书法家之所谓“意在笔先”,任何书法家在创作之前总需要酝酿一番,一笔一划,担夫让道。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艺术创造的态度,把与学生的交流变成真正的艺术实践。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责任编辑/赵 煦
其他文献
从智能手机上发出的指令,车辆将自动停放到指定停车位,这个超未来的科技场景,将在不久后实现。由博世和梅赛德斯-奔驰共同开发的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准备在斯图加特机场投入试点商业运营。  作為全球首款搭载了SAE-4级自动代客泊车技术的量产车,在“智能停车辅助系统”预安装软件支持下,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能够接收智能手机命令从而自行驾驶到预留的停车位。但是,这项技术的实现仍依赖于具备适当基础设施的车库
曾经,我也是一名幸福的教师:我为批阅到学生精彩的作业而激动,为聆听到学生的独特发言而欣喜,为上了一节自己满意的课而兴奋,为学生、为自己在各项竞赛中获奖而高兴……然而现在,当我每天埋头于学生的作业,翻来覆去讲我熟悉的课,单调而乏味,幸福已离我远去。  偶然间,读到肖川教授所著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我颇受启发,似乎知道该如何去寻找失落的幸福了。  在书中,肖川教授告诉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幸
清晨我照例到阳台给花浇水,赫然发现角落里已经干枯了二十多天的发财树竟发出了两个绿豆般大小的嫩芽,那芽儿紧紧卷在一起,点亮了清晨的阳台。看着这迟来的小芽,我不由想到了班里的后进生,他们不就像这盆看似枯萎的发财树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才能使他们“枯木逢春”呢?  一、相信你能行:  给后进生成长的空间  孩子智力水平普遍存在差异,而学校教育很多时候又以考试成绩这个单一标准来衡量学生,很容
2016年11月30日,上汽大众斯柯达凭借在售后服务品质上的优异表现和在售后服务模式上的不断创新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2016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品质服务奖”。佳绩的背后,是上汽大众斯柯达十年如一日,践行对客户“真心呵护”这一服务承诺的恒心与毅力。  差异服务,呵护如影随形  作为以服务见长的百年品牌,斯柯达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秉承服务至上的原则,将“Human Touch”服务品牌引
《教育规划纲要》一周年进行时  编者按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教育规划纲要》。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已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教育规划纲要高度认同,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人民群众充满期待,贯彻落实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初见成效。本期刊出该组笔谈,以帮助各地各校全面了解情况,总结交流经验,更好地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本刊将继
UNI-T的概念车气质来自于它的名字以及全新的设计理念。首先说名字,UNI是长安最新的一个车型序列,中文名为“引力”,听上去就很科幻,而UNI-T则是UNI系列的第一款量产车型。再说它的外观造型,概念车的气质主要集中在两个位置,一个是前脸的无边界格栅设计,一个就是车尾上部的分体式尾翼设计。无边界格栅由150颗间距不同的菱形块构成,面对它总会有一种它们好像随时可以不断变换阵型的错觉,似曾相识的感觉则
从2001 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可谓是一路攀升,从第一年的170 辆,到2019 年8.7 万辆的年销量,保时捷在中国的保有量目前已经有47 万辆。那么如何能为这47 万车主的日常用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也是保时捷一直以来在不断努力的方向。  众所周知,作为整车进口的豪华品牌车型,保时捷不能像国产车型一样在国内“就地取材”为车型更换配件,车上的每一个零件都与整车一样,需要
说到班级文化建设,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说到班级文化建设涉及的各种关系,很多人也自然地将重心放在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上。而在班级文化中处于隐性地位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却很少被人重视。但正是这种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家校联系,却成了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制胜法宝。  说到与我们班学生家长的关系,我只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幸福”!  可能大家会很惊讶,我何以会用幸福一
成功的欲望人皆有之,对成功的体验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在精神上的最高需求。许多有事业心的校长,都把当一个成功的校长作为人生中最高的目标追求。影响校长成功的因素除了自身素质之外,还有许多外在因素,我的体会是,校长的成功得益于“四人帮”!  “名人”引领。什么叫名人?通俗地讲,就是能给我们指点迷津的大师级的人物。但这种人在我们的身边可能并不多见。但也没必要气馁,因为许多教育大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产广汽丰田凯美瑞轿车,搭载2AZ-FE发动机和U250E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3万km。用户反映该车进入车库大角度转弯时,发动机舱内发出“吭、吭”的异响。为此该车曾做过四轮定位和大梁矫正,但故障依旧。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试车,发现故障现象与用户所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考虑到该车在此之前所做过的检修,以及当时正值北方的冬季,维修人员做出了大胆的假定一一故障是由差速器工作异常所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