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他人做嫁衣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动物学是20世纪中叶从动物学、畜牧兽医学等学科中脱颖而出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实验动物不是一般动物,它已从动物学、畜牧兽医学研究的一般概念上的动物中分化出来,是经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清楚、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用于科学实验、教学、检定及药品、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实验动物同设备、信息、试剂一样,是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不可缺乏的基本要素。
  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许多生命现象的发现,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阐明,都是通过动物实验而实现的。所以说,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撑学科,如今,随着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以及实验动物学作为其支撑条件的重要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验动物学研究和发展的目的是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服务,是为他人做嫁衣。而他—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主任郑振辉,就是一个甘愿为他人做嫁衣的人。
  郑振辉在我国实验动物学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这不仅是因为近年来他主编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参加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科研课题、经常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以及他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讲授的研究生课程《医学实验动物学》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还由于他在实验动物部门尤其是医学院校实验动物部门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
  一身浓浓的书卷气,说起话来脸上还带着略显腼腆的微笑,这就是郑振辉。
  说起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的缘分,他陷入了回忆。
  1983年,郑振辉大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当时国家科委确定的四个国家级实验动物中心之一的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之后,中日友好医院成立实验动物研究室,在社会上公开招聘负责人,他又到了中日友好医院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在那里他由一名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实验动物专业人才、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任实验动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在国内实验动物学界小有名气。
  2001年,受北京大学医学部委托,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准备代管其实验动物科学部,公司带头人王小珂研究员希望郑振辉能够到维通利华公司共同创业。当时正在国外工作的郑振辉,在维通利华公司领导人格魅力和实验动物产业化事业的吸引下,怀着与大家一起干实事、办企业的想法,决定回国。
  2001年12月,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代管北京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郑振辉担任维通利华公司副总经理并负责北京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的管理工作。
  郑振辉根据作为高校内的实验动物部的工作特点,首先提出了“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岗位职责的基本定位,主动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支持”的口号,并最终落实为“以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为中心,确保提供优质足量实验动物,确保提供全方位动物实验服务”的工作宗旨。为了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他还攻读了MBA课程。
  在工作中,郑振辉坚持人性化管理理念,注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现、发挥个人所长,团结大家一道实现工作目标。他说,在管理方面,他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建立秩序、营造氛围和配置资源。
  通过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他们的工作很快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受到了学校和行业管理部门的表扬和奖励,实现了多赢的局面,并且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真正起到了学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有力支撑条件的作用。
  看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这种托管模式的成功运作,南京医科大学在2009年也与维通利华公司签署了对其实验动物中心的代管协议。郑振辉又担负着双方的重托,兼任了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通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也很快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郑振辉告诉我们,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在医药、化工、农业、轻工、环保、航天、商检等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安全评价、效果验证和新技术方法的探索也都离不开使用实验动物。然而多年来,动物实验一直存在争议。有迹象表明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可能呈减少趋势。
  “虽然科学研究已经找到一些可以替代动物实验的试验方法。比如利用计算机模拟,或者在培养出来的组织、细胞中进行实验。当然,针对不同物质,可否替代以及替代的方法都是不同的。不过,如果是新研发的一种化学物质,或者找到旧有物质的新用途,可能仍需要动物实验。”
  “必要的动物实验是需要的,但应该考虑尽量少用动物,能用非动物实验方法替代的绝不使用动物来做实验,实在不能替代的就尽量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尽可能的减轻动物的痛苦,给予良好的福利。”郑振辉说。
  最后,郑振辉告诉我们,他最高兴的是听到或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利用他们提供的良好支撑条件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取得成绩。是的,他是一个甘愿为他人做嫁衣的人。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伊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成为重中之重。然而,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国防建设,都急需大量煤、铁、有色金属作为原料、燃料,经常是“无米下锅”。毛主席曾指出:“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  搞好地质工作,人才是关键。1952年,中央决定“高等教育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于是,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应运而生。  同年,22岁的翟裕生
来自韩国首尔大学的Jun Cho及其同事,在环境恐惧条件作用后应用了小鼠海马体的核糖体特征分析及RNA测序。他们对实验组小鼠的海马和对照组小鼠的海马进行了分析,时间点为条件作用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4小时。根据核糖体分析数据,研究人员在那些受过训练的小鼠中寻找有着不同表达的基因,并总共发现了104个这样的基因,结果表明,ESR1可能在调整学习后的基因调节网络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韩丹翔,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2006年到2014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后四年的时间里担任助理研究,2014年9月回国。目前,已经在Plant Cell、Plant Journ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引用次数超过500次;受邀为《藻类学培养手册》撰写部分章节。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
专家简介:  蔡文川,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从业多年,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宇航局重要项目计划书撰写,致力于航天器姿态自适应鲁棒控制、容错控制、实时无人战车跟踪协同控制、智能编队协同策略等研究。2010年回国后,陆续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原“973”“863”计划项目等,切合国家高速铁路安全检测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需求,转型基于光纤传感与视频识别的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的反复告诫如同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这几年来,中兴事件、华为事件,以及愈演愈烈的西方国家对于我国科技企业的打压,愈发证明了总书记的判断和真知灼见。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正在全面加剧,而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背后,实质上是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强硬较量。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和“天问一号”深空探测器发射成功令人瞩目。这
一天24小时,你是怎么度过的?  做实验、看文献、找资料、写项目,与专家和学生一起讨论、谋发展,努力探寻与人骨相近、更为贴合的骨植入体……如此紧张的行程,就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研究员邓怡每日的“必修课”。  作为一名与“骨”打交道的科研工作者,邓怡长期聚焦于人类重大疾病,研发用于疾病诊治的生物材料及其多功能适配表/界面,目前他已围绕医用特种高分子、生物异质结、全水相生物材料、干细胞成骨分化等多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自发回旋电子排序  Nature封面:研究团队所用方法的艺术示意图,该方法让圆偏振光照射1T-TiSe2的同时将其冷却在临界温度以下,从而优先形成一个手性畴。Nature杂志第779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自发回旋电子排序研究。手性是自然界材料的一个常见属性。对某些材料来说,电子可以自发地重新排列,让原来的非手性结构具有手性。这种回旋排序被称为胆固醇液晶的量子
胶原蛋白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人们曾经从7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检测出胶原纤维;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开始用动物皮制胶,我国西汉以前开始利用动物皮熬制中药;1935年人们初步确定了胶原的三螺旋结构,1945年后欧洲出现水解胶原产品,1980年后胶原蛋白肽吸收和功效的研究日益增多。到了21世纪,生物材料蓬勃发展,胶原逐渐被用于组织工程和组织医学,又渐渐拓展至干细胞转化、细胞培养、药物控释和医
随着集低损耗、大带宽、高稳定性、抗电磁干扰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光纤问世以来,光纤频率传输技术在现代科技和基础应用等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高精度时间频率技术在国防军事、深空探测、国民经济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众多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而随着原子钟,光钟的发展,频率标准的不断提高,基于卫星实现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方式(如卫星双向比对或GPS载波相位测量)已经不能满
集成电路的发明,引爆了智能电子产品的潮流;巨磁阻材料的发现,促使了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蓝光LED的出现,开辟了照明的新纪元……循着2000年、2007年、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脉络,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材料学科的每一次进步,推动着科技时代的进程。  近十几年,先进材料研究成果密集涌现,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材料革命的时代。石墨烯是当前最神奇的材料之一,是最薄、最坚韧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