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_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对高糖培养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肾脏保护作用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GMC常规培养分为4组:正常糖对照组(D-葡萄糖5.5 mmol/L,NG组)、甘露醇组(甘露醇20 mmol/L,MG组)、高糖组(D-葡萄糖30 mmol/L,HG组)、高糖+贝那普利干预组(D-葡萄糖30 mmol/L+贝那普利10 μmol/L,ACEI组).于实验开始后3h、6h、12h、24 h、48 h、72 h分别收获4组细胞,应用RT-PCR法、Western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GMC中ILK、α-SMA的表达.结果 高糖环境下GMC中ILK、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 0.05),ILK在48 h达到最高(P<0.05),α-SMA在72 h达到最高(P<0.01).贝那普利干预后上述指标较高糖组表达水平下降,但未能恢复至正常糖对照组水平.同时间点甘露醇组ILK mRNA和蛋白水平与正常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甘露醇组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糖对照组(均P<0.05).结论 贝那普利可能通过降低ILK和α-SMA的异常表达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纤维化进程和高糖介导的系膜细胞表型转化.系膜细胞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型转化可能同时存在渗透浓度依赖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成人正常肾脏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MRI)特点,以及与部分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80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非肾脏病患者.DTI-MR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SE-EPI)以及阵列空间敏感度编码技术(ASSET).测量双侧肾脏皮髓质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辐射弥散率(RD),第1、2、3特征向量值(λ1、λ2、λ3)和各向异性分数(FA).
目的 调查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CAPD,且并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236例次腹膜透出液培养结果,统计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36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中腹膜透出液培养阳性185例次,
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MHD患者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D)组及普通血液透析(HD)组各30例,治疗12个月.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及心脏超声,同时检测同期患者透前的血清FGF-23、钙、磷、25(OH)D3、甲状旁腺激素
目前国内外对终末期肾病(ESRD)伴晚期肝硬化(HC)患者选择何种透析方式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比较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对此类患者的疗效,探讨较理想的透析方法.一、对象与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肾内科行HD或PD治疗的ESRD伴晚期H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开始透析至死亡或至2012年8月31日),排除糖尿病、严重心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共30例入选.PD用Bax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环境问题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业领域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也在加剧,不断加剧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城镇居民的生存空间,并限制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以及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污水處理厂中污水处理设是核心装置,相关设备的安装水平,对于污水处理厂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诱导的磷酸钙晶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影响.方法 尿毒症患者血清在37℃下孵育3d,超速离心法从尿毒症血清中分离磷酸钙晶体和无晶体血清,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分析晶体的形态及化学特征.体外培养HASMCs,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尿毒症血清组、磷酸钙晶体组和无晶体血清组.茜素红染色及甲氧酚酞络合酮法检测HASMCs钙化结节的形成及细胞内钙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突变在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从50例HBV-GN患者及6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对照组)中采集静脉血,提取DNA测定HBV DNA含量并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HBV DNA的X基因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定50例HBV-GN患者24h尿蛋白量.结果 (1)HBV-GN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及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 研究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转归情况.方法 收集本中心2004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确诊为HSPN并行肾穿刺活检的205例患者临床、病理及治疗后转归资料,根据不同条件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3±16)岁,病程中均有紫癜样皮疹,其中腹型51例(25%)、关节型38例(18.5%).肾脏表现均有镜下血尿,尿蛋白总量≤1 g/24 h者67例(32.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将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厄贝沙坦组(n=10).后者术前2d开始给厄贝沙坦,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例1 女,58岁,2010年初下肢水肿,服泼尼松60 mg/d,2个月无效,3月初入院.查体:慢性病容,消瘦,BP 110/75mm Hg,上腹压痛,肾区叩痛,腰骶下肢水肿.辅助检查:尿蛋白量6.5 g/24 h,TP 43.7 g/L,Alb 17.8 g/L,Cho ll.1mmol/L,TG 2.8 mmol/L,LDL 6.9 mmol/L,IgG 4.1 g/L,Ca2+1.8 mmo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