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泪水的幸福体验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1987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水”家族的一员,我戴上了泪水的头衔。
  奶奶告诉我:“泪水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家族里,你可以看到胜利者的喜悦,也可以看到失败者的痛苦,可以看到小孩的天真,可以看到父辈的仁慈。”妈妈为我打扮好,轻轻地说:“你将成为一名登山者的眼泪,慢慢地去体会生命的绚丽吧!”我居住到登山者的眼圈内已经许多日了,可他好像把我忘了,我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他也只是在日记里发泄。奶奶说失落的人会流眼泪,他为什么这样与众不同呢?
  一直躲在家里锻炼的他,今天终于背上行囊上路了。一路上他暗暗地对自己说:“我要活得精彩!”我不知道对一位登山者来说,怎样的人生才算得上精彩。开始登山了。这是一座崎岖险峻的高山。一路上我见到了溪水、雨水,也看到了我们家族的好友——汗水。在他的努力下,不少困难都踩在了脚下,登上半山腰,我眼前的地势更加险峻,不过景致也越发壮观。我暗暗庆幸自己的选择。
  快到山顶的时候,他踩到一块碎石,猛地滑下十几米,我的心一阵紧张。只见他拼命地抓着登山绳,整个人像一片树叶悬挂在半空中。我开始在他眼中打转,可都被他顶了回去,我只好顺着他的意思,慢慢爬回原处。他的双手开始涨红,青筋绽开,嘴唇也慢慢被咬破。我默默地祈祷着。我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我流出来,便意味着他的失败。登山者渐渐恢复了平静,鼓起了勇气。他的脚慢慢地踩到了一个支点,身体一点一点往上移,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在生与死的那一刻,他没有放弃。最后,毅力与求生的勇气让他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巔,登山者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双手高举,呼喊着。我也为他高兴,为他感动。渐渐地,我实在控制不住,情不自禁地流到了他的脸庞上。他激动地用手捧着我高喊道:“我的生活将更加精彩!”
  【简评】
  安徽省的这篇童话作文,堪称历年来不可多得的满分作文。谁会想到,水的家族会有“泪水”这么一位特殊的成员呢?极具悬念感的开篇,让文章有了落笔惊人的效果。大家更不会想到,泪水在登山者的身上还能演绎出这么一段精彩的故事。直到结尾时考生才让笔锋一转,猛然解开迷惑,引出了这滴泪水的激动之情。如此别开生面的故事,谁不喜欢?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只一句话,孔乙己的个性形象便立体呈现。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中一位特立独行的教授,作家汪曾祺对自己的老师观察得非常仔细。金教授一进课堂就会说“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这位金教授无儿无女,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似乎,表现一个人的个性也不算难,
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他博览群书,精通音律,是一位集婉约派之大成的词人。他的词讲究声律,“词韵清蔚”。《苏幕遮·燎沉香》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上片写夏日清晨景象,由内而外,层次清晰,色彩明丽。“燎沉香,消溽暑”写的是静境。“溽暑”,突出天气的潮湿闷热,也暗表心境的抑郁。词人在房间内燃起沉香,以安神清心。由“燎”“消”二字,我们可约略猜出作者昨夜睡得并不安稳。这两句为下旬暗埋伏笔。“鸟雀
【摘要】《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其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述,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加以反映,深刻显示出当时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迫害,揭示出封建社会中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鲁迅的《祝福》中,所谓的“祝福”并没有表现出祝福应有的积极性,其所提出的祝福实质上是一种寒冷的“祝福”,具有一定的讽刺性。本人在阅读《祝福》的基础上,对《祝福》中寒冷的“祝福”进行分析,揭示出小说的深层思想。  【关键
黄鹤楼下。  夕阳浮在江上,把江水照得一片通红。秋风瑟瑟,吹动着两人的发梢。  “你又要走了。”李白平静地说,但眼里流露出了不舍。夕阳把他的脸照得有些发黑。  “还会回来的……”孟浩然拍了拍李白的肩膀。  李白闭上了眼睛。明明是百花齐放、芳满人间的三月,为何要在这样美好的时节选择离别?而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离他而去,前往扬州……  李白叹了口气。  “不要那么难过。”孟浩然笑着说,“到
中午,天气真热,连空气也似乎发烫,走在柏油路上一脚就能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虽然是静静地坐在家里,但好似置身于桑拿室,整个身体都被热浪裹挟着,真对“心静自然凉”产生了怀疑。“唉,要是能下阵雨就好了!”我默默地祈祷着。  老天爷好像明白我的心思,就在我望眼欲穿的时候,骤然间天色暗了下来,随即满天的乌云像打翻的墨汁,黑沉沉地压下来,整个城市变得漆黑一团,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狂风“呼呼”地吼着,
盼望已久的周二终于来到了。上完最后一节课,我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因为我们今天的“自己动手”活动要包饺子了。洗干净了手,饺子要开包喽!我们小组先把一长条面揪成小面团,然后做了分工:拌馅儿的,擀皮的,包饺子的。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只见李鑫拿起擀面杖,动作飞快,生怕比别人落后。一会儿工夫,就听她在喊:“擀好了,擀好了!”只是当我拿起她擀的皮时,却见一边薄,一边厚,这简直就是“驴下坡”嘛!我记得妈妈说
我在文学研究所工作了30多年,文学评论看了不知多少,自己也写了一些。但是总觉得很多评论虽然冠名“文学”,却与文学离得很远,总是从理论到理论,在概念上兜圈子,压根儿就没有进入文学本身。然而,最近从2010年12月20日《文艺报》上读到陈忠实的评论《精彩到堪为经典的细节》,则不禁拍案叫絕,感到这才是真正的深谙文学底蕴的评论。  文章不长,评论的是董淑珍的《槲叶山路六十年》,单刀直入,谈了该书的三个精彩
地球上,有着比汉堡上的芝麻粒多得多的人类——而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喽。虽说我是个塌鼻子,柿饼脸,除了眼睛大的要“夺眶而出”,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特别之处的平凡姑娘。可就是因为我这水汪汪的大眼睛,惹来了许多外号——大眼鱼、大眼妹、大眼泡……这些绰号的诞生不仅有老爸老妈一起坑女儿,同学的戏谑,还有学校老师的杰作。不过,这些却丝毫不影响我的乐天做派,更不影响我生活得有滋有味儿——  “夏蝉冬雪,不过轮回……”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妈妈从花鸟虫鱼市场买回来一盆玫瑰石斛。  听名字还蛮可爱,只是长得好难看。它有四支肉质茎,有粗的,有细的。每支茎都有七到九节。这其中有两支老茎看起来干瘪细小,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两支嫩茎泛着绿油油的光泽,分节处还有一层细小的白色薄膜。石斛光秃秃的,茎上连一片叶子也没有。  仔细观察后,我发现栽种石斛的泥土有些与众不同!它们既不是培养土,也不是一般的泥土
前段时间,我学了一篇课文叫《金蝉脱壳》,我很好奇,蝉真的是那样脱壳的吗?我决定对“金蝉脱壳”进行一番深入研究。  周六下午,我和爸爸决定去公园捉蝉。左转转,右转转,终于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只蝉,刚爬到和我头那么高。爸爸托着我,一伸手,哈哈,捉住了。虽然在我手中有点不安,但还是被我牢牢地扣在了手心。回家后,我把它放在阳台上妈妈养的一棵小果树上,等待着它脱壳。  早上刚醒来,我就去看看这只蝉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