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扫盲”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扫盲教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从内容到形式,发生着不断的改变。本文通过对国家和吉林省现行扫盲教材的分析,试图根据教材内容和成人学习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网络远程教学的扫盲课件,从而为扫盲工作的研究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扫盲课件 课件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40-01
一、研究背景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现在的8.72%。虽然如此,我国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文盲总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可见我国的扫盲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扫盲类学习资源以纸质的教材为主。显然,这类学习资源对于文盲是不适合自学的。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在给教育、教学带来实质性改变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将其与扫盲课程整合,从而为扫盲工作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二、概念解析
信息技术环境是以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应用主体而创设的动态发展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扫盲课件是指根据扫盲大纲的要求,再经过扫盲教学目标的确定、扫盲教学内容及扫盲对象学习特点分析后,加以制作的可用于网络授课的多媒体课程软件。
三、课件设计原则
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共性及扫盲课件设计的特性,来探讨适合于网络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一)依据脱盲目标,制定课节目标
扫盲课件每节课的目标都要依据《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的个人脱盲标准来严格制定,并且结合当地在扫盲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实际情况,根据《扫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材料编写指导纲要》来制定扫盲课件的具体课节目标。
基于此,笔者所在的工作组通过实践调研,结合吉林省文盲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出课程的目标为:1.对不识字和识字少的人进行识字教育,使其具有初步的读、写、算能力。汉字至少会写950个等;2.会四则运算,会用计算器,了解利润、利息、折扣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会计算面积、体积和稀释配比等;3.了解卫生知识、保健知识、膳食搭配、心理健康、急救常识、电脑及网络的基本操作常识等。
(二)依据学习特点,设计学习内容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提出因成人群体与儿童群体的人生经验、思想复杂程度以及对学习的要求均有差别。因此,对于成人的学习训练也应与儿童的区别对待。具体说来,成人的学习特点为:1.成人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2.成人学习更容易受先前经验的影响;3.成人学习需要借助不同的学习手段。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在设计扫盲课件时,需注意:1.课件的实用性。课件中的学习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能够解决学习者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要能够即学即用。2.课件的针对性。由于课件的受众群体是成人文盲,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知识都或多或少具有“先前经验”,因此在编写课件脚本时,要开门见山、直指问题,找到本节课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者最关注的问题或最容易犯错误的问题。以此引课,层层深入,从而吸引学习者的注意,直到问题解决。3.课件的多样性。课程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能够给学习者带来感官上的新颖和视觉上的享受,能够使学习者更加主动、积极地接受并且吸收知识。4.课件内容的系统连贯性。这种连贯性从横向维度上来说,扫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活中所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如读、写、数、算、知与能等;从纵向维度上来说,每一科的扫盲课程的内容还要自成体系,能够把生活中浅显实用的知识尽可能囊括进来。
(三)依据课程内容,选择制作工具
目前,制作多媒体课件软件有很多种,如author ware、flash、ppt、几何画板等。但是,扫盲课件的制作要根据课程的内容来加以选择。
扫盲课程主要包括《生活中的读与写》《生活中的数与算》和《生活中的知与能》等三门课程。由于课程要适合于网络远程教学,最终笔者选择两款制作工具:snap和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利用snap制作课件,其优点是动态展示、声音讲解与课后巩固。这种多媒体课件,非常适合于学习者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但有讲、有练,而且学习后还有习题加以巩固。而利用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可以录制课程需要向学习者展示动手操作的内容,以及将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展示给学习者,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以《计算机知识普及》课程为例,由于计算机课程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非常多,所以笔者选择了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来制作课程。课件的左上角为教师动手操作展示的部分,左下角为每节课的内容纲要,右侧为每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可以达到让学习者直观感受学习内容的目的,实现远程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扫盲课件 课件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40-01
一、研究背景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现在的8.72%。虽然如此,我国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文盲总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可见我国的扫盲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扫盲类学习资源以纸质的教材为主。显然,这类学习资源对于文盲是不适合自学的。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在给教育、教学带来实质性改变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将其与扫盲课程整合,从而为扫盲工作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二、概念解析
信息技术环境是以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应用主体而创设的动态发展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扫盲课件是指根据扫盲大纲的要求,再经过扫盲教学目标的确定、扫盲教学内容及扫盲对象学习特点分析后,加以制作的可用于网络授课的多媒体课程软件。
三、课件设计原则
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共性及扫盲课件设计的特性,来探讨适合于网络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一)依据脱盲目标,制定课节目标
扫盲课件每节课的目标都要依据《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的个人脱盲标准来严格制定,并且结合当地在扫盲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实际情况,根据《扫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材料编写指导纲要》来制定扫盲课件的具体课节目标。
基于此,笔者所在的工作组通过实践调研,结合吉林省文盲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出课程的目标为:1.对不识字和识字少的人进行识字教育,使其具有初步的读、写、算能力。汉字至少会写950个等;2.会四则运算,会用计算器,了解利润、利息、折扣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会计算面积、体积和稀释配比等;3.了解卫生知识、保健知识、膳食搭配、心理健康、急救常识、电脑及网络的基本操作常识等。
(二)依据学习特点,设计学习内容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提出因成人群体与儿童群体的人生经验、思想复杂程度以及对学习的要求均有差别。因此,对于成人的学习训练也应与儿童的区别对待。具体说来,成人的学习特点为:1.成人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2.成人学习更容易受先前经验的影响;3.成人学习需要借助不同的学习手段。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在设计扫盲课件时,需注意:1.课件的实用性。课件中的学习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能够解决学习者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要能够即学即用。2.课件的针对性。由于课件的受众群体是成人文盲,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知识都或多或少具有“先前经验”,因此在编写课件脚本时,要开门见山、直指问题,找到本节课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者最关注的问题或最容易犯错误的问题。以此引课,层层深入,从而吸引学习者的注意,直到问题解决。3.课件的多样性。课程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能够给学习者带来感官上的新颖和视觉上的享受,能够使学习者更加主动、积极地接受并且吸收知识。4.课件内容的系统连贯性。这种连贯性从横向维度上来说,扫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活中所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如读、写、数、算、知与能等;从纵向维度上来说,每一科的扫盲课程的内容还要自成体系,能够把生活中浅显实用的知识尽可能囊括进来。
(三)依据课程内容,选择制作工具
目前,制作多媒体课件软件有很多种,如author ware、flash、ppt、几何画板等。但是,扫盲课件的制作要根据课程的内容来加以选择。
扫盲课程主要包括《生活中的读与写》《生活中的数与算》和《生活中的知与能》等三门课程。由于课程要适合于网络远程教学,最终笔者选择两款制作工具:snap和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利用snap制作课件,其优点是动态展示、声音讲解与课后巩固。这种多媒体课件,非常适合于学习者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但有讲、有练,而且学习后还有习题加以巩固。而利用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可以录制课程需要向学习者展示动手操作的内容,以及将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展示给学习者,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以《计算机知识普及》课程为例,由于计算机课程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非常多,所以笔者选择了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来制作课程。课件的左上角为教师动手操作展示的部分,左下角为每节课的内容纲要,右侧为每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可以达到让学习者直观感受学习内容的目的,实现远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