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育与美育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教育中,教师应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内在美,展示物理知识的美学特征,不仅追求教育形式的美,更应刻意追求教育思想内在的美,才能真正达到寓美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培养出科学与艺术双翼齐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物理教育 美育
  说到物理,可能会有些人觉得深奥、枯燥、抽象,属于理科而与艺术无关。其实早在1988年杨振宁的《美和理论物理学》中就提出:物理学具有“物理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科学中存在美, 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现在有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统一美”“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等等,对物理学的这种种美学评估,只是涉入角度或提法上的不同,本质上都是揭示科学真与科学美的辩证关系。诚如李政道博士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艺术与科学双翼齐备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在物理教育中进行美育,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正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果教师能在教育教学中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内在美,展示物理知识的美学特征,不仅给学生以美感,而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一、略举物理学的美学特征
  (一)多样统一美
  行篇一律和杂乱无章的东西都不能给人以美感,只有把千姿百态的物理现象同统一的理论加以概括和解释,才能给人以美感。 牛顿力学把地上的和天上的运动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把电现象、磁现象和光现象统一起来,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概念把粒子运动和波动统一起来,能量概念沟通了力热、电、磁、光、原子等领域等等。这些例子无不显示着多样性的统一的美。
  (二)和谐奇异美
  和谐性是指配合适当、协调、匀称的意思。物理学的和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如匀速运动、简谐运动、共振等。奇异性指从平常现象中引出不平常的道理等。
  (三)简洁明快美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和质能方程E=mc2,以简单的数学形式概括了极其深刻而丰富的内容。
  (四)有序性和守恒性
  在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中,找出它们共同具有的不变的因素或特征,就具有守恒性的美。物理学中如质量守恒、电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等,均是变化现象中某些物理量的守恒。
  (五)功能性
  物理理论的应用越广泛,精确度越高,预见的现象被后来证实的越多,这种征服自然的巨大功能也会使人产生美感。
  二、美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及教学体会
  首先,美育促进学生感知、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美是以感性的、直觉的形象为人感知的。有人认为人的大脑的左半部以抽象思维为主,右半部以形象思维为主,审美教育对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平衡、协调很有益处。许多科学家都十分喜爱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中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美的形象可以给其以深刻的印象,可以引发学生的科学想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维。如以光学为例:有杨万里的“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毛泽东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等诗句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漫反射、折射等观象。又如牛顿由落体运动想到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想到月球运动,由月球运动想到行星运动,从而想到了万有引力。这一连串的联想都是由落体运动的直觉引发的。
  其次,美育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审美能力以认知能力为基础,促进认知向纵深发展。学生有爱美的共性,物理学所探讨的和谐的宇宙也确实处处充满美,但并非每个学生都能领悟,也并非每个学生的悟性都一致。物理教育中的美育应根据学科教育目标,结合学生审美心理特点,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活泼气氛,增强情趣,使学生提升境界,和谐关系,陶冶心灵,开发智能。
  物理教育中的美育,并不是要求物理教师把物理课上成美育课,而是要求物理教师注重美育的渗透,在物理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适时地展示研究对象和物理现象的美,发掘物理思想、理论框架、物理规律、表述方法的美,不仅仅追求教育形式的美,更应刻意追求教育思想内在的美,才能培养出科学与艺术双翼齐备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健康和谐发展的双翼,科学家需要艺术家的灵动与智慧,艺术家也需要科学家的严谨与务实。在物理教育的方方面面中都充满了美学因素,发现、体验、并充分运用这些美学因素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词】自由作文 课外作文 多向对话 结合  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
【摘 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目标。有效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高中语文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了铺垫。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 有效性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文学习旨在提高语言能力,体验语言富含的文化知识。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转为“指导式”的过程。如何使学生在新课改中培养起对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讲课要精要,使学生充分参与  1. 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怕学生自己找不到准确答案,对
【摘 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如何提高实效性,是大多初中物理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四条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实效性  一、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随着对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求随之提高,要求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物理教学改革的突破
英语学科中的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石,正如数学中的数字一样,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单词量逐渐加大。因此,一提起记单词,大多数的学习者谈“词”色变,加上当代初中生身上所具有的一些消极因素,他们更怕记单词。他们能不能成功地突破“单词关”,是他们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怎样才能有助于他们顺利过关呢?笔者认为:  一、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
【摘 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生物学的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很多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如艾滋病、非典、克隆绵羊等都与生物学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生物知识,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激发 学习兴趣 挖掘资源 学以致用  生物学科可以说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科学,知识对象均来自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