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渐渐明白许多事没有人要求你去做,只是你觉得必须去做,才会迈过良心这道坎。
我出生在鲁北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村里的学校只有小学一年级。所以读到二年级时,我就要到离家几里之外的镇上去上学。家里的农活多,妹妹们也小,爹娘根本不可能抽出时间接送我。天刚蒙蒙亮时,我就跟着同村高年级的孩子徒步往学校赶,我腿短,常常跑得气喘吁吁。
午饭吃的是从家里带的馒头,虽不至于挨饿,但学校伙房里只用两角钱就可买到的热菜,却是我那时最奢侈的享受。特别是到了冬天,带来的干粮冻得硬邦邦的,有时啃着啃着,眼泪就珠子般滚下来。班主任商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中午就拉着我去她家里吃饭,她家里有两个孩子,日子也不宽裕。经常去吃,我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肚子一饿,实在抗拒不了老师家里香香的饭菜。这一吃就是两年,直到四年级时,我自己可以骑车回家。
小学毕业时,我曾流着泪对商老师说:“老师,谢谢您!老师,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您的。”商老师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傻孩子,别放在心上,只不过多放把米,这些小事是我应该做的。”
初登讲台,是在家乡的小镇上实习,读书时的老师们大多没有退休。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初次走进办公室时,内心涌动着的太多紧张和莫名激动。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曹老师就是我的实习指导老师。从课堂的观摩,到教案的撰写;从课堂中重点的把握,到难点的突破;从上课的准备,到班级管理的注意事项,曹老师和其他老师们都对我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真的,在由学生到老师身份转变的迷茫岁月里,老师们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实习结束时,我和老师们一一道别,再三感谢。两鬓斑白的恩师笑着说:“孩子,没什么可感谢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时光荏苒,2014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时,班里有一位口吃的男生,因为口吃的原因,他形成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课堂上的他从来不会主动回答问题,有时叫起他,他也只是低头不语,或小声地嗫嚅。其他学生会偷偷地窃笑,此时的他会把头低低地抵在课桌上,一言不发。说实话,口吃这种毛病很难短时间内改变,鼓励有时也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为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不敢在他身上花太多时间。课堂上的他越来越落寞,课下也只是孤单的身影。很多次我反复问自己,这个孩子我真的要放弃了吗?作为老师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我多么希望看到他的笑容,在他的青葱岁月里不应该有如此沉重的回忆!最后我和他约定,每天抽空给我读五分钟的短文。或许在课堂,或许在办公室,或许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会见到我们的身影:他在专注地读,我微笑地倾听。坚持了几个月,他活泼了很多,课堂上会举手要求回答问题,表达虽然还不是很顺畅,但我和学生们会报以真诚热烈的掌声。
那年秋菊在枝头摇曳的教师节,他送了我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大大的“谢谢!”我微笑,轻轻对他说:“孩子,你真的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老师,真的谢谢您”,他泪眼蒙。
“你真的不用谢我”,我希望这句话他能早日听懂。人这一世,相处时间最长的,不是父母妻儿,亲戚朋友,而是自己,是自己与自己良心的默默审视。有些事只有做了,才能迈过良心这道坎,对于接受者来说,固然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但对于施者来说,不过是一颗善良心灵的本能反应,不过是应该做的。
莎翁笔下的鲍西娅面对贪婪冷酷的夏洛克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人有太多的时候需要静静地审视自己,自己与自己的对视,才会让心变得柔软,才会知道有太多事是你应该做的。
孩子,你真的不用谢我!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市无棣县第二实验学校)
我出生在鲁北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村里的学校只有小学一年级。所以读到二年级时,我就要到离家几里之外的镇上去上学。家里的农活多,妹妹们也小,爹娘根本不可能抽出时间接送我。天刚蒙蒙亮时,我就跟着同村高年级的孩子徒步往学校赶,我腿短,常常跑得气喘吁吁。
午饭吃的是从家里带的馒头,虽不至于挨饿,但学校伙房里只用两角钱就可买到的热菜,却是我那时最奢侈的享受。特别是到了冬天,带来的干粮冻得硬邦邦的,有时啃着啃着,眼泪就珠子般滚下来。班主任商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中午就拉着我去她家里吃饭,她家里有两个孩子,日子也不宽裕。经常去吃,我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肚子一饿,实在抗拒不了老师家里香香的饭菜。这一吃就是两年,直到四年级时,我自己可以骑车回家。
小学毕业时,我曾流着泪对商老师说:“老师,谢谢您!老师,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您的。”商老师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傻孩子,别放在心上,只不过多放把米,这些小事是我应该做的。”
初登讲台,是在家乡的小镇上实习,读书时的老师们大多没有退休。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初次走进办公室时,内心涌动着的太多紧张和莫名激动。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曹老师就是我的实习指导老师。从课堂的观摩,到教案的撰写;从课堂中重点的把握,到难点的突破;从上课的准备,到班级管理的注意事项,曹老师和其他老师们都对我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真的,在由学生到老师身份转变的迷茫岁月里,老师们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实习结束时,我和老师们一一道别,再三感谢。两鬓斑白的恩师笑着说:“孩子,没什么可感谢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时光荏苒,2014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时,班里有一位口吃的男生,因为口吃的原因,他形成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课堂上的他从来不会主动回答问题,有时叫起他,他也只是低头不语,或小声地嗫嚅。其他学生会偷偷地窃笑,此时的他会把头低低地抵在课桌上,一言不发。说实话,口吃这种毛病很难短时间内改变,鼓励有时也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为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不敢在他身上花太多时间。课堂上的他越来越落寞,课下也只是孤单的身影。很多次我反复问自己,这个孩子我真的要放弃了吗?作为老师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我多么希望看到他的笑容,在他的青葱岁月里不应该有如此沉重的回忆!最后我和他约定,每天抽空给我读五分钟的短文。或许在课堂,或许在办公室,或许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会见到我们的身影:他在专注地读,我微笑地倾听。坚持了几个月,他活泼了很多,课堂上会举手要求回答问题,表达虽然还不是很顺畅,但我和学生们会报以真诚热烈的掌声。
那年秋菊在枝头摇曳的教师节,他送了我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大大的“谢谢!”我微笑,轻轻对他说:“孩子,你真的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老师,真的谢谢您”,他泪眼蒙。
“你真的不用谢我”,我希望这句话他能早日听懂。人这一世,相处时间最长的,不是父母妻儿,亲戚朋友,而是自己,是自己与自己良心的默默审视。有些事只有做了,才能迈过良心这道坎,对于接受者来说,固然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但对于施者来说,不过是一颗善良心灵的本能反应,不过是应该做的。
莎翁笔下的鲍西娅面对贪婪冷酷的夏洛克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人有太多的时候需要静静地审视自己,自己与自己的对视,才会让心变得柔软,才会知道有太多事是你应该做的。
孩子,你真的不用谢我!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市无棣县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