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H5+H7)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三价灭活疫苗对家禽的免疫效力研究

来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估禽流感(H5+H7)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三价灭活疫苗(rBH5-11株+rBH5-12株+rBH7-2株)对家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制备的3批疫苗接种21日龄SPF鸡,并进行疫苗的效力检测及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流行株的攻毒试验;同时将该疫苗接种商品蛋鸡和鸭,进行免疫抗体持续期研究.疫苗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3批疫苗常规剂量(0.3 mL/只)分别接种SPF鸡后3周,免疫鸡血清中针对H5亚型Re-11株和Re-12株、H7亚型H7-Re2株AIV的平均HI抗体效价为7.9 log2~8.5 log2,对照组鸡血清中针对3种抗原的HI抗体均为阴性;用H5N6、H5N1和H7N9亚型AIV分别攻毒后10 d观察期内,对照鸡均全部发病死亡,所有免疫组鸡均不发病、不排毒、不死亡,获得100%的免疫保护.流行株的效力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3周,接种常规剂量(0.3 mL/只)疫苗鸡血清中针对3种抗原的平均HI抗体效价均在7.9 log2以上,使用2株H5N6亚型AIV、2株H5N1亚型AIV及1株H7N9亚型AIV和1株H7N2亚型AIV流行株攻毒后,各免疫组鸡均获得100%的免疫保护.抗体持续期试验结果显示,80日龄商品蛋鸡在接种2次疫苗(0.5 mL/只)3周至16周,血清中针对3种抗原的平均HI抗体效价均在6.8 log2以上;2周龄鸭接种2次疫苗(0.5 mL/只),在首次免疫后3周至14周,血清中针对3种抗原的平均HI抗体效价均在6 log2以上.上述结果首次表明,禽流感杆状病毒载体三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能够预防H5亚型和H7亚型禽流感(AI),商品蛋鸡和鸭按照免疫程序接种2次疫苗后能够产生持久的HI抗体.本研究为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罗伊乳杆菌DSM 17938对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抗生素暴露组(A组)和益生菌干预组(B组),每组12只.A组在出生后第2天(postnatal day 2,PND2)~PND6给予罗氏芬灌胃,2h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B组同期给予罗氏芬灌胃,2h后给予罗伊乳杆菌DSM17938灌胃.PND7及PND42,2组大鼠中各处死6只,取空肠、结肠黏膜及其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 V4区二代测序;PND42空肠、结肠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用Im
目的 对早产儿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产科分娩的174例早产儿(胎龄≤34周)为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于纠正胎龄40周时行颅脑MRI和早产儿肠道菌群检测,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无脑损伤组(136例)和脑损伤组(38例).分析无脑损伤早产儿和脑损伤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菌群物种丰富度(Chao1指数)及菌群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秩相关性法分析早产儿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Chao1指数、Sh
牙周炎的病因学研究经历了从非特异性菌斑学说、特异性菌斑学说到生态菌斑学说的转变,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多微生物协同和生态失调模型,病原体组作为疾病病因学中的新概念也逐渐引起重视,这些都提示牙周感染中牙菌斑生物膜与宿主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构建牙周微生态模型对牙周炎病因及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不同研究构建了多个体外牙周微生态模型,其建模方法和应用存在差异.本文就体外牙周微生态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为构建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SFV)CD2v蛋白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本研究将ASFV EP402R基因融合猪泛素(Ub)基因,并经密码子优化后整合至人复制缺陷性5型腺病毒(Ad5)骨架质粒,经Pac I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A细胞,拯救重组腺病毒(Ad5-CD2vUb-YH),结果显示,在转染8 d后出现典型细胞病变,且经测序鉴定显示插入片段与预期一致,表明拯救出一株重组腺病毒Ad5-CD2vUb-YH.利用Adeno-X快速滴度试剂盒测定F1~F3代Ad5-CD2vUb-YH的滴度,结果显示F1~F3
马梨形虫病(EP)是由巴贝斯虫属的驽巴贝斯虫(B.caballi)和泰勒虫属的马泰勒虫(T.equi)感染引起的蜱传马属动物疾病.为建立EP两种病原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T.equi和B.caballi 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过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T.equi和B.caballi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马疱疹病毒Ⅰ型(EHV-1),马疱疹病毒Ⅳ型(EHV-4),马流产沙门氏菌(S.abortus
胰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是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消化道微生物群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某些口腔、胃肠道和胰腺内的细菌、真菌和肝细胞病毒可能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发挥潜在的病因作用.具体机制主要包括维持炎症、调节免疫系统、影响新陈代谢和改变肿瘤的微环境.在这篇综述中,探讨了消化道微生物与胰腺癌之间的联系,探讨微生物群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并深入了解消化道微生物群在胰腺癌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 (HPV16/18)表达及阴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宫颈癌组.纳入同期于我院治疗的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CIN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年龄、绝经情况、孕次、产次、HPV16/18阳性表达、阴道菌群、饮食卫生习惯和家族遗传史)差异,并对有差异信息进行赋值,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
非洲猪瘟(ASF)于上世纪20年代首次报道于非洲的肯尼亚,后传入欧洲与南美等地.2018年8月3日首次发生于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目前全球已鉴定出至少24种基因型的ASFV ,大部分流行于非洲.基因I型ASFV曾于上世纪50~90年代流行于葡萄牙、西班牙、古巴、巴西等国家,而欧亚大陆国家主要流行2007年与格鲁吉亚疫情同源的基因II型ASFV.目前, ASF尚无商品化疫苗或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扑杀感染猪群进行防控.对其流行病学监测及流行株的病原学研究,对ASF防控及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唾液酸成分,大多数唾液酸是以与人乳低聚糖(HMOs)结合的形式存在.已有报道称唾液酸可以促进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但唾液酸的代谢机制和生物功能并不十分清晰.唾液酸作为母乳中的一种有效营养成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群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益于婴幼儿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还具有抗病毒活性,在新生儿肠道的黏膜中具有抑菌作用,能抑制微生物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此外,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保护新生儿
为了解安徽省散养鸭群中菲莱氏温扬球虫的感染情况,本实验采集安徽省不同地区散养鸭的粪便样品487份,利用基于菲莱氏温扬球虫18S rDNA的PCR方法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样品测序后经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49个菲莱氏温扬球虫阳性样品,18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及构建的进化树分析结果均表明PCR获得的序列均为菲莱氏温扬球虫18S rDNA基因序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安徽省散养鸭菲莱氏温扬球虫的感染率为10.10%(49/487),其中,4周龄~8周龄鸭的感染率(14.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