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修复后关节囊的临床意义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修复后关节囊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6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70例,采用经后外侧入路。其中研究组88例术中保留后关节囊,术后联合外旋肌缝合至大转子后缘;对照组82例采取切除后关节囊暴露髋关节,术后仅缝合外旋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6月Harris评分、术后3月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3月内髋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
其他文献
在涡扇发动机高压转子转速控制中,由于控制器硬件电路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各种干扰对控制的影响,从而导致控制系统的平衡点偏离原来的位置,而在经典PID控制中不能对各种干扰及时补偿。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由"安排过渡过程"的装置、"提取输出量微分信号"的装置(扩张状态观测器)和误差反馈控制律三部分组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扩张状态观测器下的闭环系统可对状态估计进行校正,在误差反馈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