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主要从探究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出发,阐述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现状,分析目前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运用的价值和重要性,探究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开展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有助于社会培养出全方面的技术型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计算机;混合式教学;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48-02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应更加重视。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身心以及年龄正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并且对职业规划也相对比较迷茫,心中的期望却特别高,由此一来,计算机必修课程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探究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应用的优势,从而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具备更加专业的技术以及知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以及现状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并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做好课堂引导者的身份,并且让学生以及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前混合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而中职院校学生的群体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学生的年龄都不大,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正处于青春迷茫期,对自己并没有精准的定位,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也较少,对于职业规划方面的限制也比较大,因此有学生觉得自己在中职教育期间就是在混日子、浪费时间,这样的思想观念比较普遍。其次,虽然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教学当中已经得到了推广,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中职院校还在运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授课,从而导致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受限。最后,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计算机基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功底,有的学生基础薄弱,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导致教学内容的实施难以得到统一,从而就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导致混合式教学的开展面临阻碍。不仅如此,在混合式教学当中会涉及网络在线教学,如果学生不具备极高的自控能力,那么很容易被网络世界所吸引。
二、目前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开展的重要性
(一)符合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从年龄层面来说,已经具备成年人的思维以及行为习惯。所以说,在学习上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性以及主动性。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开展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网络产品的运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与当前的混合式教学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混合式教学的设备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之间有很大的关系,设备具有独特的操作系统以及操作步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混合式教学当中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素养对混合式教学可以起辅助性作用。
(二)符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
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学会独立运用计算机,在计算机运用当中可以处理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当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符合当前的课程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也有帮助。
三、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运用的价值
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互联网平台当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是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选择。
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建混合式学习的机会,从而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进一步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明确线下学习目标,通过对线上教学的运用创建学习过程,从而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学习资源的结合就是将教材当中所学习的理论内容与网络平台当中的不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学习的内容得以完善,促进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展;学习环境的融合,打破虚拟和现实环境之间的隔阂,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学习,从而更好地为计算机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学习方式的融合,运用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使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有效地掌握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优势,从而为学生创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学习环境。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创建了全新的平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为学生设计计算机操作的任务,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在线上教学当中创建小组成员互动,从而通过不同学生思维之间的融合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让学生深刻地明白了团队合作的意义;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长远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并为社会培养出技术型的应用人才。 四、探究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开展的有效措施
(一)前端分析
为了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课程涉及的要素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成为混合式教学开展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三方面:(1)学生主体,应当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围绕主题应用合适的教学方式。(2)课程目标,应当将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并从能力、知识与情感不同层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3)课程内容,中职的计算机教材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基础等内容,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板块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从而促进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的软硬件是主要支撑。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进相关的智能技术,创建学习平台、优化平台功能,从而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创建有利的学习条件;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完善,从而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1)环境设计,即课堂环境、实验环境以及网络学习环境。如在有关办公软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还可以在网络平台当中选择合适的微课作为学生线上学习的载体,发挥出网络平台的辅助作用,从而创建一流的混合式学习平台。(2)活动设计,教师应当围绕线上、线下开展相关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从而完成教学的设计,为学生线下线上结合提供有力的支撑;学生可以根据教学所下达的学习任务进行线上交流与线下合作。(3)支持设计,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提供情感引导,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速地适应当前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三)实施方式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实施应紧紧围绕培养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主要分为四个层面:(1)课堂讲授,在混合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并结合计算机课程当中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突破教学当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促进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2)在线学习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登录网络学习平台,从而得到更加多元化以及新颖的内容,并完成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检测,形成良好的效果,最大化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3)实践学习,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在混合式教学当中根据教学的特点以及课程对学习提出的需求开展有效的在线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4)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以及线下学习模式创建学习小组,并且为学生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明白合作学习的意义。
五、结语
总之,从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所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就是实践。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为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红霞.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J].电子世界,2019(22):97-98.
[2]闾小燕.混合式学习模式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學设计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5):70-72.
[3]武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8):214-215.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计算机;混合式教学;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48-02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应更加重视。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身心以及年龄正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并且对职业规划也相对比较迷茫,心中的期望却特别高,由此一来,计算机必修课程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探究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应用的优势,从而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具备更加专业的技术以及知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以及现状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并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做好课堂引导者的身份,并且让学生以及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前混合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而中职院校学生的群体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学生的年龄都不大,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正处于青春迷茫期,对自己并没有精准的定位,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也较少,对于职业规划方面的限制也比较大,因此有学生觉得自己在中职教育期间就是在混日子、浪费时间,这样的思想观念比较普遍。其次,虽然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教学当中已经得到了推广,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中职院校还在运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授课,从而导致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受限。最后,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计算机基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功底,有的学生基础薄弱,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导致教学内容的实施难以得到统一,从而就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导致混合式教学的开展面临阻碍。不仅如此,在混合式教学当中会涉及网络在线教学,如果学生不具备极高的自控能力,那么很容易被网络世界所吸引。
二、目前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开展的重要性
(一)符合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从年龄层面来说,已经具备成年人的思维以及行为习惯。所以说,在学习上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性以及主动性。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开展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网络产品的运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与当前的混合式教学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混合式教学的设备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之间有很大的关系,设备具有独特的操作系统以及操作步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混合式教学当中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素养对混合式教学可以起辅助性作用。
(二)符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
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学会独立运用计算机,在计算机运用当中可以处理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当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符合当前的课程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也有帮助。
三、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运用的价值
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互联网平台当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是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选择。
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建混合式学习的机会,从而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进一步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明确线下学习目标,通过对线上教学的运用创建学习过程,从而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学习资源的结合就是将教材当中所学习的理论内容与网络平台当中的不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学习的内容得以完善,促进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展;学习环境的融合,打破虚拟和现实环境之间的隔阂,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学习,从而更好地为计算机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学习方式的融合,运用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使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有效地掌握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优势,从而为学生创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学习环境。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创建了全新的平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为学生设计计算机操作的任务,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在线上教学当中创建小组成员互动,从而通过不同学生思维之间的融合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让学生深刻地明白了团队合作的意义;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长远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并为社会培养出技术型的应用人才。 四、探究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开展的有效措施
(一)前端分析
为了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课程涉及的要素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成为混合式教学开展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三方面:(1)学生主体,应当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围绕主题应用合适的教学方式。(2)课程目标,应当将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并从能力、知识与情感不同层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3)课程内容,中职的计算机教材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基础等内容,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板块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从而促进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的软硬件是主要支撑。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进相关的智能技术,创建学习平台、优化平台功能,从而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创建有利的学习条件;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完善,从而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1)环境设计,即课堂环境、实验环境以及网络学习环境。如在有关办公软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还可以在网络平台当中选择合适的微课作为学生线上学习的载体,发挥出网络平台的辅助作用,从而创建一流的混合式学习平台。(2)活动设计,教师应当围绕线上、线下开展相关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从而完成教学的设计,为学生线下线上结合提供有力的支撑;学生可以根据教学所下达的学习任务进行线上交流与线下合作。(3)支持设计,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提供情感引导,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速地适应当前混合式教学的模式。
(三)实施方式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实施应紧紧围绕培养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主要分为四个层面:(1)课堂讲授,在混合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并结合计算机课程当中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突破教学当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促进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2)在线学习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登录网络学习平台,从而得到更加多元化以及新颖的内容,并完成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检测,形成良好的效果,最大化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3)实践学习,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在混合式教学当中根据教学的特点以及课程对学习提出的需求开展有效的在线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4)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以及线下学习模式创建学习小组,并且为学生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明白合作学习的意义。
五、结语
总之,从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所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就是实践。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为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红霞.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J].电子世界,2019(22):97-98.
[2]闾小燕.混合式学习模式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學设计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5):70-72.
[3]武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8):214-215.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