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斯谢芭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女性爱情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第一部成名作《远离尘嚣》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小说描写了宗法社会与资本主义的较量,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自负、虚荣的女农场主芭斯谢芭的爱情观变化。小说以女主人公和三个男人的爱情历程为主线,她的爱情观也从最初肤浅的爱慕虚荣逐渐变得成熟而稳定,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这部小说也反映了哈代早期受宿命论影响的爱情观。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女性形象 爱情观
  一 哈代的生活背景对女性爱情观的影响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横跨两个世纪,是英国乡土小说家、诗人,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由于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因此他的文学作品对下层人民贫穷不幸的生活充满同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入侵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影响,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他的作品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也为20世纪的英国文学开拓了道路。他的小说以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刻画细腻、写作风格独特等特点,对英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哈代的成名作《远离尘嚣》写于1874年,是他早期的悲剧性小说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是哈代文学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为他以后的系列悲剧小说创作拉开了序幕。正是从这部小说开始,作者的创作超越了纯粹的田园小说,开始将目光从单纯的田园风光转向错综复杂的人生。“远离尘嚣”这个书名出自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的诗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表达了哈代留恋田园牧歌式生活,远离工业文明的理想。而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的爱恨情仇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实在不是一个远离尘嚣的穷乡僻壤中应该发生的事情,这说明在工业文明的侵蚀之下没有人可以真正的远离尘嚣。
  不同的作品能够反映作者的爱情观。和威廉·莎士比亚笔下欢乐的喜剧性爱情不同,哈代描写的爱情是悲剧性质的。但哈代的悲观主义并不意味着悲观厌世和绝望,相反,它明显地包含着一种对完美和光明前途的寻求,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在他笔下,恋爱是悲剧的前奏,结婚是悲剧的开始。但哈代把悲剧的根源归因于命运的安排,没有更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才是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源。虽然芭斯谢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男权社会对抗,但她并没有完全挣脱命运的安排。在《远离尘嚣》中,芭斯谢芭在她的三个追求者眼中是不同的。他们把女性当做物体占为己有。奥克、托伊和波德伍德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对于芭斯谢芭的存在所进行的攻击、包围和消解。
  《远离尘嚣》情节曲折,刻画了一个美丽、能干而又爱慕虚荣的女人——芭丝谢芭的爱情历程。小说一开始,农夫奥克爱上了来姑妈家做客的芭斯谢芭,但芭斯谢芭明确表示不爱他。后来她继承了叔叔的遗产,成为一名年轻能干的女农场主。情人节时,她恶作剧地给邻居的农场主波德伍德送了张贺卡,在贺卡上写着“娶我吧”。正是这张贺卡给她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当骄傲的波德伍德真的爱上她,向她求婚时,她拒绝了,因为她觉得自己不爱他。农夫奥克破产后,意外地来到芭斯谢芭的农场当了一名牧羊人。他依然深爱着芭斯谢芭,但由于两者地位的悬殊,他只能把对她的爱藏在心里。工作中,他把农场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看作芭斯谢芭的保护神,不计回报地守在她身旁。芭斯谢芭在工作中和精神上很依赖奥克,她很需要奥克这样忠诚的人来帮她打理农场,但她从没想过要嫁给他。中士托伊用自己的甜言蜜语和娴熟的剑术征服了芭斯谢芭,可惜在婚后她才发现托伊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最后,芭斯谢芭终于意识到一直默默陪在自己身边的农夫奥克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真诚的奥克终于赢得了美丽的芭斯谢芭的爱情。
  二 芭斯谢芭爱情观、婚姻观的形成
  整部小说贯穿着奥克对芭斯谢芭的爱情故事展开,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观也在生活的磨练中逐渐发生变化。现实主义者哈代认为,芭斯谢芭的性格,和物质条件的改变以及人的道德水平有直接联系。小说中芭斯谢芭是一个性格颇为复杂的女性,她美丽任性却又感性十足。当上农场主后,她便忘掉了其他人的贫苦和不幸。她对奥克的态度也在变化,她虽然不接受他的爱情,但又离不开他,因为他是农场上技术最娴熟的牧羊人。而芭斯希芭对花花公子托伊的爱慕,充分暴露了她的虚荣、浅薄与人生经验的不足。
  和芭斯谢芭相比,奥克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一个人,他身上几乎汇聚了所有人的美德。和芭斯谢芭的初次见面及她在林间倒骑在马背上给农夫奥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芭斯谢芭却一口拒绝了他的追求。她觉得自己不爱他,还没做好结婚的准备,她比奥克受的教育多,奥克应该娶个有钱的老婆。他只好答应会把爱藏在心里,再也不会提结婚的事情。
  奥克破产后,偶然一次救火,在芭斯谢芭的农场当了一名牧羊人,默默地帮她照料羊群。奥克精心照顾农场,目睹了芭斯谢芭和波德伍德、托伊的感情纠葛以及农场里发生的一系列变故。在此过程中,芭斯谢芭没有意识到,无论是在农场里,还是在精神上,她越来越依赖忠诚而又能干的奥克,这也为小说最后圆满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芭斯谢芭和奥克的感情是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那么她和波德伍德的感情纠葛则开始于一个无聊的玩笑。她自认为她的美丽征服了集市上所有的人,但只有农场主波德伍德对她视而不见,这让她倍感失落。情人节那天,她匿名给波德伍德寄了张卡片,上面写道“娶我吧”。她没想到,正是这张贺卡,唤起了波德伍德尘封的情感,也开始了对芭斯谢芭锲而不舍的追求。这让芭斯谢芭不知所措,也让波德伍德的生活从此陷入一片混乱。当托伊不辞而别后,波德伍德好像又看到了和芭斯谢芭结婚的希望,芭斯谢芭也同意七年后如果确认了托伊死亡后再结婚,但正是她的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和托伊的归来再次让波德伍德彻底绝望,最后因失手打死了托伊而被终身监禁。   和托伊的相识让芭斯谢芭尝到了爱慕虚荣的苦果。中士托伊长相英俊、出身高贵、能说会道,极会讨芭斯谢芭的欢心。他赞叹芭斯谢芭的美丽,让她耳目一新。芭斯谢芭嫁给托伊很有戏剧性,因为嫉妒托伊会娶别人,她不顾奥克和波德伍德的反对,和托伊仓促结了婚。婚后托伊懒惰、好赌的恶劣品质暴露无遗,而芬妮的出现更让两人本已飘摇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爱情观的变化历程,作者借此想告诉我们,生活是复杂的,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性格会受到很多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作者在这部小说里能够描写出人物复杂的、矛盾的性格也代表着他的早期创作开始走向成熟。
  三 哈代受宿命论影响下的女性爱情观
  哈代创作时期正是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时期,封建宗法制的社会秩序正逐渐被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商业化替代,平静的乡村田园风光遭到破坏,哈代在感情上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产生了哈代式的宿命论。这也对哈代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婚姻爱情观有了很大影响。
  哈代的很多小说都涉及到恋爱婚姻问题,因此,研究哈代的作品,就必须要研究他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在维多利亚时代,婚约一旦确立,就意味着夫妻关系的确立,任何人都没有解除婚约的自由,否则就是对上帝的不尊敬。对当时社会的这种婚姻观,哈代是深恶痛绝的,在他看来,法律、宗教、舆论、习俗对爱情和婚姻的制约和干涉是不能容忍的。如果爱情之火已经熄灭,婚姻就成了一副精神镣铐,只有离婚,才能解脱。他主张用一种松散、灵活的婚姻制度取而代之。作者也极力歌颂普通人朴素的爱情。和其他人物相比,农夫奥克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人物,他几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踏实、勤劳能干、正直善良、稳重沉稳、对爱情忠贞不渝。他爱芭斯谢芭,爱她的优点,也清楚她的缺点。他对芭斯谢芭的爱情贯穿小说始终,他希望他爱的人幸福,他为爱而爱,不求回报。从第一次求爱遭到拒绝后,他遵守诺言,再也没有表达过对女主人公的爱。但读者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他对爱芭斯谢芭默默的爱恋,作者让他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否则读者也会为他感到惋惜。
  作者总是把主人公的命运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大自然通常都被描写成人类难以抗拒的力量。《远离尘嚣》看似沿袭了很俗的故事情节: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但作者把几个主人公的命运放在与社会和自然相抗衡的大背景下,冥冥中他们似乎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如奥克的羊群摔下悬崖,他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他因为救火和芭斯谢芭再度重逢;芭斯谢芭仅仅因为托伊告诉她如果她不同意结婚的话,他可能会变心,就出于嫉妒和托伊结婚了;当两人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芬妮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人无法控制的因素为以后的不幸埋下了伏笔。这些冲突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反映了在和自然的冲突中人力的渺小。
  和芭斯谢芭急于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可相比,奥克坚持自己的尊严和做事情的原则。他斥责那些背后说女主人坏话的人,但从不去奉承她,取悦她。当芭斯谢芭把她的苦恼告诉他,征求他的意见,他会为了她好,真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哈代在这里把牧羊人奥克塑造成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为爱而爱,不求回报;小说中,他一直在芭斯谢芭身后远远地爱着她,帮助她,成为她生活中和精神上的依靠。在他破产的时候,他不是担心自己的经济损失,而是庆幸之前没有和芭斯谢芭结婚,否则她的生活太悲惨了。每次芭斯谢芭遇到困难,奥克的出现总会使困难迎刃而解。特别是在火场救火和暴风雨来临前两次场景,奥克奋不顾身地抢救农场的财产,他仿佛就是芭斯谢芭的农场保护神。
  哈代作为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作家,经历了“妇女解放运动”,他对女性解放的态度,历来存在很大争议。在19世纪下半叶,女性的地位是低于男性的,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哈代的小说很关注女性形象,女性的爱情和命运成为他小说的主题,构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叙述主体和抒情结构。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通常是突破附庸角色,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评判价值的“女性意识”,重新界定了女性形象,这无疑对英国当时的主流文化来说是很大的突破。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哈代杰出的艺术成就。
  哈代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对小说中人物的爱情观也有很大影响,小说中流露出人类无法摆脱命运摆布的无可奈克的、强烈的宿命论思想。在哈代看来,无论什么性别,悲剧因素是普遍存在的。哈代塑造的芭斯谢芭栩栩如生,但这个人物也引起很大争议。有人认为她性格轻浮,对待爱情不严肃,而最终自食恶果;也有人认为,经过不幸和苦难的洗礼,芭斯谢芭从一个任性、虚荣的姑娘,变成了一个聪明的、富有同情心的女人。这也说明,哈代在塑造人物时,并没有赞扬和贬低人物形象,他更多关注的是人物的性格和性格的变化,性格的复杂性和深邃性,而他塑造这些人物的价值就在于反映了19世纪的社会风貌。
  哈代的作品中不可捉摸的命运和巧合事件常常为芭斯谢芭的爱情观发展做了很多铺垫。芭斯谢芭在掷硬币以决定把情人节匿名卡寄给谁的时候,她根本没想到这看似随便的举动会把她的生活几乎推进悲剧的深渊。托伊失踪一年多后突然重新出现更是带有戏剧化色彩,让悲剧达到高潮。人的命运瞬息万变,威斯伯里死了一个人,奥克的一条狗把一群羊赶进了石灰池,这些倒霉事情都被男主人公赶上了。但叔叔的去世使芭斯谢芭突然成了遗产继承人,而奥克破产后只好出去打工。芭斯谢芭牧场上突然点燃的一场大火,让奥克救下了麦子,一对本已分开的的男女又走到了一起。变幻莫测、无从把握的命运和作为人的本能和感情之表现的爱情,是哈代小说的两大主题。
  四 芭斯谢芭的女性主义意识
  受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影响,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开始出去工作,女性主义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她们也开始初步有了女性意识。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作家也努力通过文学作品来揭示性别歧视,唤醒广大被压迫妇女的意识,鼓励她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社会的文化和性别差异。这点在芭斯谢芭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她在小说中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不理会世俗的目光,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维多利亚时期仍然是一个父权社会,妇女被认为低人一等。尽管芭斯谢芭很精明能干,但最初却很难得到男人们的认可。农场里工人的和周围的邻居们都对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农场主能否管理好农场持否定和观望态度。维多利亚时期的主流观点认为,男人是女性命运的主宰,而女人依附于男人而存在。追寻属于自己的感情使芭斯谢芭的个性特点更加典型,这从她对爱情和婚姻的选择上也能够看出来。她有三个追求者:奥克、波德伍德以及托伊。奥克是一个老实、本分、破产了的小农场主,波德伍德是一个富有且受人尊重的农场主,而托伊是一个伯爵的儿子。按照世俗的婚姻观念,波德伍德是芭斯谢芭最好的人选,但她却从自己的情感出发选择了托伊,这也显示了在她性格中不同于其他女性的地方。潜意识里,她试图超越社会传统去寻找一种独立的女性生活。她没有答应奥克和波德伍德的求婚,因为她不想成为他们所希望的贤妻良母。他们的观点以及生活方式都代表了世俗势力的观点,而这恰恰又是芭斯谢芭所反对的。而托伊不同于奥克和波德伍德,他来自资本主义社会圈子。芭斯谢芭选择了和托伊的婚姻,这实际上是对该文化的一种选择和认可。
  哈代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通常都和她们周围别人贫困的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年青女人芭斯谢芭管理着一家大农场,受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和控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和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女性要想摆脱这种控制,通常以失败告终,作者哈代对这些女性的深切同情。
  总的来说,芭斯谢芭作为一个乡村女孩,能够做到经济独立,继承和经营一个大农场,在管家逃走以后,自己亲自接管管家事宜,逐渐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和认可。她敢于不顾周围人的反对嫁给托伊,追寻自己所想要的幸福。从这两方面来说,她是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是,她的婚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幸福,她是一个失败者,她的大胆追求无法超越她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局限。但她敢于追寻幸福的过程同时也是她爱情观逐渐成熟的一个过程。她一直想摆脱男权社会的控制,尽管这在她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逐渐淡化,但她性格中的这一特点在维多利亚时期是很难能可贵的。从这一点来说,芭斯谢芭的爱情观转变实际上是其从理想化走向成熟的过程,并不能算是失败。
  五 结语
  作为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系列小说中的一部,《远离尘嚣》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优美的田园风光描写和浓郁的悲剧色彩。小说始终围绕女主人公芭斯谢芭追求爱情的过程,从中折射出她的女性艺术的觉醒和逐渐成熟的爱情婚姻观,也反映了作者哈代早期受宿命论影响的爱情观。正是从这部小说开始,哈代摆脱了以前田园牧歌式的浪漫爱情主题,开始关注女性感情和生活,转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批判,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思索空间。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明朗恬静,而又透露出悲剧的情调。在哈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完全抛弃了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更清楚地认识到旧的宗法制社会必然会灭亡。《远离尘嚣》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领略文学的魅力的同时,也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这也正是很多读者喜爱这部小说的主要原因。
  注: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FWX017。
  参考文献:
  [1] Rutland,W.R.Thomas Hardy:A Study of His Writings and Background[M].New York,1962.
  [2] 李华田、杜峰、余继英:《托马斯·哈代作品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托马斯·哈代:《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嚣〉:英汉对照》,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6年版。
  [4] 聂珍钊:《论哈代小说悲剧主题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5] 吴迪:《哈代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继红,洛阳理工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作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部署,这一方面表明,实
十一月对葡萄酒来说,似乎像是对孩子们至关重要的青春期,因为十二月,他们将来到“人生”的新阶段:离开橡木桶装瓶,抑或继续在橡木桶里成长。马丁·路德说:“啤酒是人造的,但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增加粮食生产的策略首为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次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辅以补充农业劳动力。此种战略既符合当时我国农业现状,更是战时的一种必然需求。不过,在面积增产因土地的有限性而不断下降之时,国民政府逐渐加重了单位面积增产的力度,惟因各种条件限制,效果不甚显著。
《建筑师》杂志·2016“天作奖”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评审活动于2016年11月2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举办,评审活动由评委会主席、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
民间投资增幅大幅下滑,不利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民营企业兴则中国经济兴,一旦民营经济失去活力,中国将面临不可承受之痛。民营企业兴则中国经济兴,一旦民
作文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展示学生个性特色的最好途径。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作文有它内在的规律,我们可以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把一篇作文从构思到成文的心理过程分成
安装于汉沽变电站调相机车间的焊接补强吊车桥架,原系通州电厂拆迁下来的变形严重、准备报废的铆接桁架。经十多年的使用,这台经焊接补强的铆接桁架情况一直很好,实际工作荷
钢门窗是用薄钢板或微型钢管加工成的空芯钢门窗。在制作、运输、保管和安装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弊病,影响使用,需要进行修理。1.开关不灵活常发生在阳台一侧,由于门窗口和
吊装外形不规则的构件时,为了迅速地找好平衡,可以在吊钩上挂一个动滑轮,让钢丝绳穿过滑轮。起吊时,当构件刚刚离开地面,轻轻地上下摆动构件,滑轮就会趋向 When lifting ir
期刊
第二节简支单跨梁的计算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中常遇到这种简支单跨梁,如图15所示。这种梁的截面形式很多,见图16,其中常用的是矩型和T型。简支单跨梁的最小高度为l/(12),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