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增强会计人员岗位意识的路径探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那么岗位意识包括哪些方面呢。从总括层面来看可以包括: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以及沟通意识。其中,团队意识与协作意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而沟通意识则构成了财务人员的个人素养的一部分。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人员;岗位意识;增强
  在讨论提高财务管理效果时,同行往往聚焦于如何优化财务技术以及财务流程。对此,笔者表示赞同。但仍须指出:面对财务管理的程式化过程,在关注技术的同时还应增强财务会计人员(以下简称: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之所以提出这一论点,可归因于这样几点认识:(1)在组织资源范畴下,“人”的要素处于核心、关键的地位;(2)实践表明,财务管理活动所要求的跨部门协同,依赖于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正因如此,探讨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培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岗位意识包括哪些方面呢。从总括层面来看可以包括: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以及沟通意识。其中,团队意识与协作意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而沟通意识则构成了财务人员的个人素养的一部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财务管理的岗位分析
  在实施岗位意识培育之前,需要对财务管理的岗位特点展开分析。而岗位特点又与岗位所承担的工作内容相关联。因此,以下将围绕着: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三项内容进行岗位分析。
  (一)资金预算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资金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起到统筹单位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特别对于具有事业部型结构的组织而言,对各事业部单元的资金需求进行合理预算便成为一项棘手的问题。在经济学视阈下,受到信息不对称和财务人员有限理性的干扰,往往在统筹预算编制时会被诸多因素所影响,如因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批准事业部不合理的预算资金申请。由此,将给企业(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二)资金使用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针对资金的使用管理除了涉及到监管资金流向和流量,还须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控制。前者较好理解,而对于后者而言实则在于,单位在筹措资金时不仅将面临会计成本,同时在资金稀缺性的促使下还会形成机会成本。那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岗位的要求是什么了。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建立财务管理的跟踪机制。这就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形式和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资金分配管理下的岗位分析
  无论是盈利性单位还是非盈利性单位,都面临着对資金进行再次分配。即部分资金作为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并行于资金循环中;部分资金则作为发展积累资金,存在于企业(公司)银行帐户之中;而还留存一部分资金,作为单位职工福利津贴的储备。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需在整体视野下来考察单位的事业发展。
  二、分析基础上的岗位意识要求
  在上述岗位分析基础上,其对于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团队意识要求
  从岗位分析中不难发现,现在财务人员面对专业项目的预算审批、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缺乏专业知识支撑。如,电力单位在进行项目施工中,所面临的资金预算就存在着包括施工周期、工程物资采购、地质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现实困境,财务管理人员应建立团队意识;并相信,在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互补下(一般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人员参与),定能克服诸多专业上的障碍。
  (二)协作意识要求
  建立财务管理的跟踪机制,对于财务人员的协作意识要求很高。实践表明,针对该协作意识的要求包括:(1)提高成员间的信任度;(2)维系成员间的和谐工作关系;(3)激发成员间的互助精神等。不难看出,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驱动,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具备岗位所要求的协作意识,从而满足财务跟踪管理的机制需要。
  (三)沟通意识要求
  以电力单位为例,在组织部门职能化的情况下,各部门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这样一来,在进行预算资金申报或是利润提留上必然存在着“利己”动因。笔者并不对这种动因进行价值判断,而是强调:财务管理人员应有意识的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从而在人本原则下科学、合理、灵活的展开资金预算工作。
  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便为下文的路径构建明确了方向。
  三、要求指向下的路径构建
  在培育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模式组成
  1.岗位培训。作为常规培养模式的岗位培训,应在内容设计上进行创新。即减少以往突出岗位技能、实务的特点,须增强涉及岗位意识对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重要性的内容。同时,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可以借助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展开。
  2.团队互动。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财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同样,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的工作心得体会,以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能形成直接的知识外溢现象,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能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有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
  (二)模式实施
  1.针对年轻的财务人员。年轻财务人员可以界定为,才毕业或毕业5年以内的人员。应在岗位培训方面着重提升、优化他们的岗位意识,并将组织发展目标内化为他们努力工作的驱动力。通过充分发挥其可塑性强的优势,来培养组织的新生力量。
  2.针对具有一定资力的财务人员。职业疲劳期的负面影响,将抑制他们在意识提升方面的努力。然而,可以在团队互动中请他们向年轻人讲述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也能在讲述中激发自身的职业情感。最终,促进自身的素质优化。
  (三)模式评价
  不难发现,财务人员岗位意识属于思想领域的要件,根本无法直接量化评价。为此,可以把财务管理团队看作为评价单位。通过较长期的工作业务状况,在多方评价的基础上给予考核。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在构建路径时应遵循: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沟通意识的要求,并针对新员工和老员工分别进行岗位意识培育。之后,还应以财务管理团队为整体,评价他们在岗位意识增强方面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薛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3).
  [2]崔改灵.从会计人员素质的缺失谈重塑[J]. 管理观察,2011(34).
  [3]季荣.对高级会计人员素质再提升的思考[J]. 活力,2011(2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迎来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信息数据的传输速度更快更便捷,信息数据传输量也随之增加,传输过程更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信息数据安全与加密愈加重要,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介绍信息数据安全与加密的必要外部条件,即计算机安全和通信安全,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存储加密技术和传输加密技术;密钥管理加密技术和确认加密技术;消息摘要
在当前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的作用不断的提高,成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核心和关键手段。项目施工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巨大的作用和
推行辅导员专业化,被视为我国高校建设辅导员队伍的一条有效路径,多数研究者对其进行理论探讨。论文从辅导员专业化的概念出发,以辅导员专业化现状为研究基础,研究后发现:辅导
通过具体事例,从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内含和概念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对数学分析课程中数学概念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湘南地区2011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通过对该地区内5所高校专业设置和布点情况统计发现,其本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对接存在文科类专业设置不均衡、工学类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措施,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前医疗卫生系统中,信息系统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三水平下延主运输巷开挖后围岩变形较大,支护要求比较高。现场地应力测试及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实验表明,该巷道为典型的深井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巷道
随着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越来越多,财务管理亦是如此。本文首先分析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财务信息化在我
笔者构思的企业培训系统是将培训后的销售业绩直接与培训过程相结合,通过对培训全过程监控分析以及后续的销售绩效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来改善大连万科雨林培训体系
夏热冬冷地区现有建能耗大的问题,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的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但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北区可兼顾。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对现有建筑结构外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