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乃兵家常事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则似曾相识的报道:几个初中学生打一场篮球比赛,在激烈的赛事中难免发生一些身体对抗。 赛后,获胜的一方特意在败者面前炫耀、嘲讽。血气方刚的少年终于忍受不了了,从书包中掏出一把小刀刺向胜方的背……
  胜者多了一道伤痕,败者蒙上挥不去的阴影。仅仅是一场比赛,对双方却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输赢只是一时的结果,只能证明一时的强弱。胜者狂妄自大,沾沾自喜;败者心生妒忌,恼羞嗔怒。一场悲剧由此诞生。
  失败其实并不可怕,世上有谁能常胜不败呢?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定是经历过无数坎坷。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吴国大败越国,越国几近灭亡。越王勾践并没有放弃,卧薪尝胆十余年,终败吴王;拿破仑第一次发动政变就失败,被流放到一个偏远岛屿上,他仍不甘心,再次密谋,经过多年策划,第二次政变成功,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无数英雄在历经失败的打击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最终才有所成就。
  项羽破釜沉舟,大破巨鹿,自封西楚霸王,实乃一代英雄。反观刘邦原是一个地痞流氓,靠反秦起家。楚汉争霸时期,刘邦面对项羽,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他没有气馁,广招贤士,虚心纳谏,最终大败项羽。而项羽却因一次的失败感到羞愧,自言無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边自刎,把天下拱手让出。如果项羽也能像刘邦一样以失败为动力,也许就会是另一种结局吧。
  胜利确实令人欣喜,但我们不能沉迷其中。要一直谨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卢思道儿时聪慧过人,看了他诗的人无一不赞叹,于是他便自满,不再读书。许久以后,卢思道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十篇文章,献给著名学者刘松,想证明自己的才华。他进入刘松的书房,先生正聚精会神地写碑文。卢思道走上前,发现碑文上的典故自己一概不知,便愈发感到羞愧,这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愚钝。
  失败好比黑夜,成功则如白昼。失败时自卑,只会深陷无尽黑暗;成功时自满,享受片刻的光辉之后便会堕落。只有不自弃,才能脱离深渊;不傲慢,才能如太阳一般永恒闪耀。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网络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佛系”似乎成了新的潮流,“佛系少年”“佛系人生”等词语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毫无竞争的概念,内心平和安宁的生活才是真理。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从古至今,“佛系”的现象普遍存在。隐逸山林的隐士是“佛系的”,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骄奢淫逸的昏君是“佛系的”,他们贪图享乐,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现在,“佛系”摇身一变,成了人们不愿奋斗
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我们知道猿猴是人类的祖先。猿猴进化的数种分支中,包括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尼安德特人逐渐走向了灭亡,智人却活下来了。对他们大脑构造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他们迥异的命运。早期智人的小脑更大,记忆能力与认知能力更强,更善于思考。而尼安德特人的枕叶更大,因此他们更依赖于感官信息。头颅构造的差异,决定了尼安德特人更关注物质,最终走向灭亡;而智人则更关注精神与
为了美化教室,同学们从家里搬来了三盆花,有韭菜莲,月季花和万年青。我把他们分别放在三个窗台上,班里立刻增添了几分生机,有几名同学还轮流给花浇水施肥。  可没过几天,万年青开始枯萎了,我走近一看,几乎每片叶子上都刻有“李胜民”三字,有的叶子中间漏着洞,有的叶子成了半个,有的连枝也掉下了。李胜民是谁?班里的“名人”,智力水平上游,成绩中游,纪律末游。上课听讲溜号,手里总摆弄东西,哪怕一张小小纸片,他也
近年来,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网红”成为了新闻中的热词。许多年轻人十分向往“主播”的生活,梦想着自己可以跻身“人气主播”之列。在一次采访中,一些小学生明确表示,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游戏主播。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心如明镜,坚持自我,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坚持自我者,方能深入耕耘,铸就大业。古今中外,无数坚持自我者,成就了一段段传奇。纵举世皆浊,使众人皆醉,屈原仍深思高举,九死未悔。他始终不渝地坚持
诚信是一座通往成功的桥,倘若充满了欺骗,那么永远到不了桥的那头;诚信是两个可爱小孩的指头,一旦拉过勾,那么就不再反悔;诚信是一朵珍贵的花儿,只要用心浇灌,那么就可以收获芬芳;诚信还是一把沟通的钥匙,如果丢了这把钥匙,那么就无法开启真心。 以诚信为本,坚持本心,方能坦荡于天地间,近可独善己身,远可兼济天下。  “人无信不立”,以诚信为本,它是我们当今必不可少的第二“身份证”,拥有诚信便是拥有了一笔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快手、抖音等小视频app的蓬勃发展,许多平凡的人得以展示自我,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网红”,网红时代也随之到来。不过,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网红”的认识需要一个理性的过程,“网红”的异质性,使其注定是一把双刃剑。  许多记者调查时发现,一些中小学生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万众瞩目的网红,在一笑而过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梦想成为“网
在信息化时代,一个人每天的生活都被精确地记录着,他的思想活动和行为习惯都有“据”可寻,仿佛将这些数据注入另一个生命体中,一个复刻人就能够就此诞生。智能手环记录着每日行踪,支付宝记录了每一笔细微的交易活动,淘宝记录着日常需求的偏好类型,微信等软件记录了每一天的社交活动,每一次点开一个对话框想要和对方说话时,都能看到上一次聊天的内容,情绪和态度随之复刻和延续。长此以往,用时下流行的“工具人”来描述拥有
小的时候,很多人都盼望着长大,以为长大了就不受老师及家长的管束,以为长大了就可以随心所欲,就可以做很多小时候做不到的事……慢慢地你却发现长大后能交心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你变得越来越孤独,或者越来越沉默。中学时代的你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幻想,所以高考后试着碰一碰它的觸角,然而让你没有想到的是短暂的甜蜜之后竟然是猝不及防的灼伤,让你的世界兵荒马乱了好长一段时间,那场暴雨来的酣畅淋漓,你却在这段时间一病不起
时代的车轮缓缓滚动到了2020年,与我们的青春并肩而立。面对着时代给青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应像过去历史长河中前辈所做的一样,在青春中奋斗,谱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奋斗是青年的立身之本。漫漫求学路,初入职场,成家立业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面对不同的挑战。我们唯有去奋斗、去拼搏,方可超越自我,做时代的弄潮儿。畏手畏脚、碌碌无为之徒,在面对压力与竞争时则踌躇不前,瞻
从2018年开始,江蘇小学语文教材全部改版了部编教材,一时间,语文要素成了课堂教学的热门,在重思维的课堂模式下,原来苏教版教材提倡的朗读训练似乎明显地减少了,其实,语文课堂朗读的训练会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文本的共鸣,从而也有效地启发了学生思维。就以三年级上册15课《搭船的鸟》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