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为了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和实现战略规划,对未来一定期间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以预算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规划、预计、测算和描述,同时以预算作为标准,对其执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计量、控制、调整、核算、分析、报告、考评和奖惩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目标性、指令性等特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括企业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它涉及企业内部权责关系的制度安排,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需要上下配合、全员参与。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结果的评价考核都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得到体现。预算管理活动一般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能轻易调整,具有较强的指令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企业战略制定得再好,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终不能将美好蓝图和愿景转变为现实。为了确保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首先需要在明确年度企业经营利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明确的有导向性的目标分解,将企业的年度目标分解的各个业务部门,明确各部门具体工作目标,并作为评价各部门业绩成果的依据。将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的企业年度经营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预算是企业成员行动的路线,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各成员怎样工作才能达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不同层次、不同单位之间预算信息的传递、协调可以引导企业的整体活动,能有效地避免无序的部门行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各单位均有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并且此目标也是根据企业整体年度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的。也就是说,经分解后的各部门工作目标具有向心力,是围绕着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进行落实的。因此,明确的各单位目标和职责分工,可减少具体业务过程中的隔阂和无效的内部沟通资源浪费,甚至内耗,并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三)全面预算管理是进行业绩评价的重要工具
分解后的各部门预算,不仅是确保实现企业整体年度预算的重要保障,而且可以作为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依据。企业可以将各部门实际业务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并进行详细和明确、透彻的预算差异分析,对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划清责任、评定业绩、实行奖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各部门为完成预算目标更加积极的工作。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经营中的实际运用
针对2013年生产经营环境的严峻形势,某氧化铝企业为了顺利完成企业经营目标,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遵循“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原则,定期审议公司预算编制草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根据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利润目标控制,并行使以下职责:
(一)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与月度预算的编制
根据公司管理层要求,考虑市场、设备和生产状况,编制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将年度预算指标进行分割,分割成月度预算指标,使执行的目标更加明晰。每月底将分解后的下月度预算指标下达至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再将预算指标下达至各车间、业务部门,把全面预算目标层层细分,形成科学的以制度安排工作人员的管理机制,使任何一个岗位都能做到任务清楚,各个岗位权责明确,在出现问题与故障时,便可第一时间找到相应部门进行问责,使每个员工都能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各司其职,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
(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
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将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根据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采取不同的纠偏措施进行改进,发挥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和纠偏作用。还建立了完善的业绩考评体系,明确考核部门,具体考核内容,保证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预算考核的全面实施,将预算与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的业绩考评结合起来,月初根据预算完成情况确定绩效考核结果,使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不得不对预算的整个过程给予重视和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业绩评价
公司业绩评价遵循业绩相关性原则、均衡互补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和可控性原则,业绩评价标准包括:历史标准、预算标准以及外部标准。每月初召开由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成员组织和参加的业绩对话会,要求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均须参加,财务部就分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各有关部门就其月度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重点分析,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对超额完成的进行奖励,对未达标者进行惩罚,鼓励各预算执行单位超额完成预算目标,认真对待考核结果,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结论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在迅速传播发展着。不过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还不太普遍,还存在很多认识和管理上的问题,在一些方面有待改进。加强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加大对预算监督和执行的力度,建立完善的预算考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 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刘华. 加强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学刊,2011,(2):89.
[2] 朱丽珊.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J]. 科技资讯学刊, 2009
(责任编辑:何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目标性、指令性等特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括企业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它涉及企业内部权责关系的制度安排,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需要上下配合、全员参与。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结果的评价考核都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得到体现。预算管理活动一般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能轻易调整,具有较强的指令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企业战略制定得再好,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终不能将美好蓝图和愿景转变为现实。为了确保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首先需要在明确年度企业经营利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明确的有导向性的目标分解,将企业的年度目标分解的各个业务部门,明确各部门具体工作目标,并作为评价各部门业绩成果的依据。将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的企业年度经营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预算是企业成员行动的路线,它表明了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各成员怎样工作才能达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不同层次、不同单位之间预算信息的传递、协调可以引导企业的整体活动,能有效地避免无序的部门行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各单位均有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并且此目标也是根据企业整体年度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的。也就是说,经分解后的各部门工作目标具有向心力,是围绕着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进行落实的。因此,明确的各单位目标和职责分工,可减少具体业务过程中的隔阂和无效的内部沟通资源浪费,甚至内耗,并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三)全面预算管理是进行业绩评价的重要工具
分解后的各部门预算,不仅是确保实现企业整体年度预算的重要保障,而且可以作为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依据。企业可以将各部门实际业务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并进行详细和明确、透彻的预算差异分析,对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划清责任、评定业绩、实行奖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各部门为完成预算目标更加积极的工作。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经营中的实际运用
针对2013年生产经营环境的严峻形势,某氧化铝企业为了顺利完成企业经营目标,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遵循“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原则,定期审议公司预算编制草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根据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利润目标控制,并行使以下职责:
(一)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与月度预算的编制
根据公司管理层要求,考虑市场、设备和生产状况,编制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将年度预算指标进行分割,分割成月度预算指标,使执行的目标更加明晰。每月底将分解后的下月度预算指标下达至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再将预算指标下达至各车间、业务部门,把全面预算目标层层细分,形成科学的以制度安排工作人员的管理机制,使任何一个岗位都能做到任务清楚,各个岗位权责明确,在出现问题与故障时,便可第一时间找到相应部门进行问责,使每个员工都能紧紧围绕预算目标各司其职,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
(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
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将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根据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采取不同的纠偏措施进行改进,发挥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和纠偏作用。还建立了完善的业绩考评体系,明确考核部门,具体考核内容,保证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预算考核的全面实施,将预算与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的业绩考评结合起来,月初根据预算完成情况确定绩效考核结果,使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不得不对预算的整个过程给予重视和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业绩评价
公司业绩评价遵循业绩相关性原则、均衡互补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和可控性原则,业绩评价标准包括:历史标准、预算标准以及外部标准。每月初召开由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成员组织和参加的业绩对话会,要求各分厂、二级单位和自主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均须参加,财务部就分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各有关部门就其月度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重点分析,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对超额完成的进行奖励,对未达标者进行惩罚,鼓励各预算执行单位超额完成预算目标,认真对待考核结果,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结论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在迅速传播发展着。不过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还不太普遍,还存在很多认识和管理上的问题,在一些方面有待改进。加强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加大对预算监督和执行的力度,建立完善的预算考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 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刘华. 加强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学刊,2011,(2):89.
[2] 朱丽珊.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J]. 科技资讯学刊, 2009
(责任编辑: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