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挖掘家庭习作资源的尝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我安排同学们写一篇题目叫“爸爸(妈妈),您对我真好”的作文,原来以为,父母和孩子生活超过十个年头了。应当有许多话可说,有许多事情可写。但出乎我的意料,不少学生皱着眉不知道写什么,还有的学生就匆匆地翻看作文选,找类似的题目和素材,这种临渴掘井的做法深深地启发了我。学生的生活大体是三个板块:白天在校,晚上在家,休息日可能会走出家门走出校门,于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紧扣三大板块,组织学生充分挖掘习作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主要谈谈对家庭习作资源的挖掘。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较大的观察和搜集的时空,我采用写周记的形式,每周布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进行搜集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展在一周内完成周记。每次完成周记后,安排时间全班交流,数周完成家庭系列周记。安排的主题由我和同学们讨论而定。几周后,我们分别对以下几方面的材料进行了观察搜集,然后成文。最后把周记系列装订成集,献给读者——学生和家长阅读,并让家长参与点评。其主要做法是:
  
  一、家的素描——状物作文的训练
  
  让学生对自己的家进行观察后,主动调问家长,了解有关布置的设想和意义,了解家庭布置的得与失,进而丰富文章的内容。完成周记后,同学们相互交流,分小组到同学家观察,用文字和实地进行比较,提出作文修改意见。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都努力地描述自己家的真实情况。
  
  二、搜集“古董”——表现家的变化
  
  学生往往只是从新楼越来越多了,大楼越来越高了,来认识家乡的变化,而忽略自己生活中的细节。学生回家后,可以让家长帮助搜集以前使用过的东西,再让家长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爸爸小时候上学的书包,妈妈出嫁时的服装,十几年,二十几年前用过的小板凳,老照片,爷爷骑过的老“长征”……每一件“古董”都有一件不平凡的故事。
  
  三、探询长辈——了解家人的历史
  
  可以采访爸爸妈妈,也可以由爸妈推荐采访其他亲人。学生写出的作文文字活泼,极富个性。写出了像《我知道的爸妈小时候的故事》《“长征”路上的故事》《结婚照发展史》等精彩之作。
  
  四、突发事件——爆料家庭新闻
  
  其实每个家庭时常会有新闻发生,我布置学生做一个“家庭新闻记者”,捕捉新闻,研究新闻价值,再真实地写到周记中去。然后,班级举行一个家庭新闻发布会,共享写作素材。
  
  五、爱的发现——培养感恩之心
  
  许多时候,孩子们生活在幸福之中却感受不到。我布置学生一周的时间专门观察家庭生活。可能是在餐桌上,可能是在床上,可能是上学的路上,可能是在医院里……家长到底是怎样把关爱送给你们的?结果学生写出的文字细腻感人,学生之间都互相感染了。
  
  六、家长报告——说说家长自己的故事
  
  我还请家长到班级里来,讲述关爱孩子的故事。学生们都感到,我们的每一位家长的背后都有一本书——《爱子的故事》。
  我想,家庭系列周记的训练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习作中去,在习作中探究,在探究中习作,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改变了以往老师命题学生做的状况。减少了时空的限制,“逼着写”“勉强写”变为积累之后我想表达,我能表达。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全体家庭成员的参与,减轻了学生搜集素材的困难。
  
  2.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文风。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的生活充实了,所表达、所展示的也就是自己生活的原生态,情感的原生态,做到了内外同致,知行合一。同学和家长的参与,有利于鼓励学生说实实在在的话,有利于纠正虚假的不良文风。
  
  3.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以往,老师大多是笼统地提出要求是:多观察、细观察。而周记系列有效地把观察生活切实地贯彻到一定的时空中去。由于实行带着问题观察,带着问题探究,把观察的要求具体化了,学生更易操作。再加上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引导,有利于学生观察方法的掌握,有利于观察习惯的形成,最终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其他文献
在测量数据的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人为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测得数据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基于此分析了在工程测量中测得数据的误差来源,探讨了对粗大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剔除方法。
为了解决当前温室测控系统存在的布线复杂、节点功耗大、部署不灵活、管理不便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测控系统,以CC2430为核心开发无线传感器节点,完成
高校教师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一线,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文章从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的概念入手,探讨了高校学习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一种基于C#语言控制直流稳压电源的上位机软件,该软件使值班室与实验室计算机进行远程连接并控制现场摄像头,实现对测试现场的监听,表明:远程监控软件的应用不仅提高了
【摘 要】 现如今,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已经十分常见,不仅能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也便于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为使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笔者将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果,体现信息技术对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整合分析  在初中学习时期,英语科目中的写作占有较大分值,不仅是老师的重